1984年彩色故事片
摄制:峨眉电影制片厂
编剧:姚云
导演:李亚林晏文藩
摄影:李宝琦
演员:姬晨牧(饰陈松松)雷鸣(饰陈佐)李宗华(饰方芬)方青卓(饰秦玉娟)
【故事梗概】
晨曦,沿铁路线小道上,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松松背着书包去上学,一头白鹅蹒跚地跟在后面。
在语文课上,方芬老师的作文题是:《我最难忘的》但对松松来说,记忆中只有痛苦和不幸。松松回家后,从阁楼玩具箱里捡出一张被撕碎后又粘贴好的全家福合影照片,照片上他的脸被扭歪了。松松的爸爸陈佐是火车司机,妈妈秦玉娟是医院的护士长,由于两人职业、修养、性格不合,最终离了婚,松松由爸爸陈佐抚养。爸爸经常出车,只得把松松一个人丢在家里。
有一天,松松放学后去看妈妈。秦玉娟看到儿子很高兴,带他到商场去买玩具。松松看到衣橱里有女孩的大衣和精美的洋娃娃时,他明白了:这已不是妈妈单独的家了。
晚上,陈佐看到食品和玩具,知道松松不听叮嘱去医院看了妈妈,一气之下动手打了松松,还踩碎了松松搭的小铁皮屋。
陈佐想再婚,退休工人王师傅给他介绍了个对象,但没有向对方讲清陈佐还有个孩子。见面那天,正巧松松发高烧,不能去上学,使王师傅和陈佐感到很为难。懂事的松松噙着泪水,爬上阁楼躲起来。对象走后,孩子已冻得蜷缩成一团。
松松病了。方老师来看松松,还给他喂麦乳精,孩子感受到母爱的温暖。松松想小羊有妈妈,同学们都有妈妈,自己也应该有妈妈啊!为了满足孩子的心愿,方老师特意去找秦玉娟,劝她不要让孩子失去了母爱。方老师又去批评陈佐阻止松松看妈妈是不现实的,母子之爱是一种天赋,决不能“大人闹翻,苦了孩子”。
松松失去了父母的抚爱,也失去了童年的欢乐,甚至受到有些同学的侮辱和歧视。他发狂地同讲他是孤儿的同学扭打,并嗾使白鹅追咬同学。他朝着方老师绝望地叫道:“我不是孤儿!我就不是孤儿!”
一个风雨之夜,松松到妈妈住处去找妈妈。他隔窗看到的是妈妈正同一个男人和一个女孩在一起吃饭。他扭身冲向风雨,在大雨中奔跑,最后心力交瘁,倒在了雨水里。他患了休克性急性肺炎。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松松咬着牙,用力地把爸爸妈妈的手拉到一块,虚弱而轻声地喃喃道“:回回家”然而,他终于失望地倒在了方老师的怀里,慢慢地合上了眼睛。
在小道上踽踽独行的大白鹅,曲颈向天发出单调、凄怜的叫声。可是,他的伙伴松松却再也听不见了。
【评析与欣赏】
这部影片没有使人心惊肉跳的刀光剑影,没有围绕重大政治决策的激烈斗争,而只是写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城镇里一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一些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情景,然而却是那样催人泪下,撼动人心。
聪明、活泼、可爱的孩子松松因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在饱尝了孤独、冷遇、嘲讽、歧视、粗暴、仇恨之后,得了肺炎而含恨离开了人间。看到这里,人们不禁要大声替死去了的松松发出强烈的呼喊“为什么生我!为什么生我!”
影片以小主人公松松的悲剧结局激起观众感情上的波澜,进而引起沉思:应该用什么态度对待爱情与婚姻?应该怎样关心和爱护那些家庭遭遇不幸的孩子们?每一个当爸爸、妈妈的应该明确他们对孩子,对家庭,对社会承担什么责任?影片的主题反映了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
影片题材已被许多小说、影片写过多次,并不新鲜,但是从一个较少为人所选用的新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之,就获得了一种独特的效果。这个新颖的角度就是从松松这个孩子的观点来观察父母离婚,以及整个生活所发生的变化。虽然影片中也插入了陈佐的两段回忆,以说明离婚的原因,但那只是作为松松戏的背景。影片中父母之间的争吵、离婚、母亲再婚、父亲责骂、周围人的态度,都是通过孩子的眼睛所看到的。编导选择这个角度,颇有新意,也颇有深意。它给我们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离婚不光是夫妻双方的事,也是同孩子有关的事情。它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身心的发育,有着同样甚至是更为重大的影响。孩子有权利要求父母把他作为结婚、离婚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给予考虑。影片中对陈佐、秦玉娟离婚的原因似乎处理得简单了些,但影片的主旨并不在此。它主要是指出他们的离异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为什么生我》并不是笼统地、片面地否定一切性质的离婚,并不是主张没有爱情的夫妇还要勉强凑合下去,更不是用孩子为口实掩盖夫妻间可能存在的矛盾,而是将落脚点放在反对草率离婚,反对离婚后父母对孩子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上。这是一个带有一定普遍性的,值得深思的问题。
从孩子的角度、孩子的感受去表现家庭生活中的剧变,反过来也特别有利于展现孩子那不寻常的曲折的心理历程。影片在表现父母离婚给孩子造成深重的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这一点上,的确是真实可信、深刻感人的。影片富有层次地刻划出小学生松松的心理。父母生下了松松,让他来到人间,他理应有权获得人生的幸福,然而,小松松的眼中,总是看到爸爸妈妈在激烈地争吵。他胆颤心惊地看着父亲烦躁地大步走来走去,母亲凄怜怨恨的脸色。乃至一只玻璃杯的被打碎,这些可怕而又无法理解的事情,从一开始就在孩子的心中灌注了惊恐与不安。他和父母的关系、他和同学的关系,都发生着使他畏惧的变化。他感到自己是别人的负担、累赘,但又不知该怎么办。影片中,小松松常常睁着一双充满稚气的大眼睛,观察着他周围的世界,思索着像他这样的年龄不可能思索明白的问题。他想看妈妈,却受到爸爸的责骂,他想为父母的重和做好事,但却遭到了拒绝。10岁的孩子哪里能承受这么沉重的“负荷”和压抑!他的感情遭到彻底的伤害。在这种不利于儿童心理、生理发育的生活环境中,松松的性格怎么会不发生变态?松松变得忧郁、孤独、乖戾、自卑,爱慢慢地破灭了,恨逐渐地萌生了。我们看到一个由于受不到充分阳光和热而变冷、变态的孱弱的身躯,过早地萌发了恨的心灵。他恨奚落他的同学,恨抛弃他的妈妈,恨嫌他多余的爸爸,恨一切比他幸福的孩子,甚至不愿接受方老师的爱抚。松松的小脸扭曲了,心灵结冰了。
然而松松毕竟还是个孩子。尽管他挨过打骂,受过冷落,心理被扭曲,但他不会记“仇”,即使是在弥留之际,还要实现他那短暂一生中的憾事——希望父母和解,希望有一个温暖的家,希望再照一张全家福,希望再搭起他那铁皮小屋。他的愿望是那么稚气、善良、纯真、炽热,但还是在失望中死去了。影片对松松性格刻划得十分深沉细腻,变化有致,富有层次,又脉络清晰。
用电影的形式表现心灵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一个孩子的幼稚的心灵被扭曲的历程,应当说是很困难的。而《为什么生我》充分运用了电影这一特定艺术形式提供的可能性,透过直观的物质性的生活现象,揭示了心灵创痛的突变。影片中许多地方运用隐喻象征手法,使形象洗练、含蓄,余味无穷。比如,松松珍藏着一张全家福,因为是撕碎后又被松松笨拙地拼粘起来的,松松的脸被扭曲了。这里的隐喻是很深刻的,这个扭曲,暗示了松松的悲凄、孤苦、血泪、毁灭再比如,他想爱自己的家,但家已像“落地的玻璃杯一样破碎了”,这个细节也十分形象。还有被踩坏的小铁皮屋、一只蝴蝶,都在激起和表达着松松复杂的内心活动,能使观众为之动容。尤其令人拍案的是影片中别出心裁地运用一只白鹅,点染烘托松松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影片开始,就是一只动作迟缓的白鹅伴着松松向观众走来,空荡荡的天空、默默伸向远方的铁轨,构成单调、寂寞的背景,整个画面给全剧定下了抒情而伤感的基调。而故事的结束,影片又重现开头的景色,白鹅似在寻觅呼唤,发出执拗的提问: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这只孤独的白鹅正是松松幼小寂寞的心灵的缩影。这一切,把松松难以名状的复杂感受、他的追求和痛苦、他心灵的孤寂和变态,曲折有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不能不令人同情又令人痛心。但影片没有停留在白鹅与松松表面的相似之处(如孤独),而是透过松松对白鹅变化无常的态度,在更深层次上去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奥秘。比如堤岸上一场戏,松松痴情地望着偎依在母羊身边吃奶的小羊羔,他把鹅搂在胸前,突然,又烦恼地把鹅一把推开。透过这一搂一推,显示了松松的烦恼和失望。而松松嗾使白鹅追咬同学一场戏,则让人看到一个幼稚的心灵被扭曲成如此乖戾、粗暴。至于松松抽打白鹅这场戏,更是蕴藏了丰富的内涵。这里头有松松对爸爸的怨恨、对未来的恐惧、对自己的自卑自怜。他对自己的处境极度仇恨,但又无法摆脱。一个渴望爱和同情的小心灵却不幸被绝望和仇恨所蹂躏,正在痛苦地变态。影片中演员的表演也颇有光彩,尤其是小演员姬晨牧在导演的指导下,表演得有一定深度。
总之,在我国现有的家庭伦理题材影片中,应当说《为什么生我》是有自己艺术特色的,在主题的掘进方面、在艺术手法探索方面都作了创造性的追求,取得了催人泪下、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
影片获19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三等奖、童牛奖。
(何静)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