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鱼档_电影故事梗概|评析与欣赏

1984年

摄制:珠江电影制片厂

编剧:章以武、黄锦鸿

导演:张良

摄影:韩杏元王亨里

美工:张之楚

主要演员:张天喜(饰阿龙)许瑞萍(饰葵妹)杨丽仪(饰珠珠)

黎志强(饰海仔)陈奇潮(饰于德粦)

【故事梗概】

从拘留所释放回家的待业青年阿龙徘徊在热闹的龙珠街头,看着从前的伙伴们都有了职业干得热火朝天,而自己身强力壮却无所事事,不免惆怅。女友珠珠希望他走正道,他也决心做一条真龙活出个人样来。在派出所王所长支持下,他变卖家产筹措资金,买了辆“雅马哈”牌摩托车办起了“雅马哈”鱼档。珠珠倾囊相助,海仔也投资入了伙。

要申请牌照,干部于德粦却故意刁难,他们就送礼,于见礼眼开;为了占据摊档龙口地位,他们又蛮横地挤走老卖鱼户葵伯父女。开张之初,他们只知赚钱,爱玩小聪明的海仔更是不择手段赚彩头短斤少两,惹得肥婶吵上门来。葵伯劝阿龙注意声誉,阿龙误解,想出压价方法来气葵伯。葵伯父女是老实本分的卖鱼人家,葵妹善良而美丽,是街道个体户协会的负责人,看到阿龙自谋出路,她心里很高兴,也不计较他与自己唱对台戏,她热心教他们做生意、怎样与船老板打交道;她的未婚夫阿强曾是阿龙的“大师兄”,如今却是专营五金的个体劳动模范,正是他叮嘱葵妹帮助阿龙,阿龙却不知道。

不久,海仔出售掺入过量生粉的鱼丸,招致顾客指责,还有人抖落出阿龙与海仔的前科。珠珠受不了这种耻辱丢下钱箱跑了。于德粦对阿龙过去不让他揩油怀恨在心,借机罚款没收牌照,鱼档垮了。海仔又去江边玩摆棋摊蒙人的把戏,珠珠母亲硬逼珠珠去与澳门客相亲,阿龙与珠珠彼此误会。阿龙痛苦不堪,整日骑着摩托车卖大蕉、载客

这时,葵伯父女伸出援手,盛情邀请阿龙与他的摩托车入伙搞联营,提高经济效率,让他拿大头。他们信任他,还用自己的言行教他怎样做人做生意。阿龙拼命干,汗水换来报酬,他能自食其力了。王所长和葵妹更注意引导阿龙参加“个协”活动,在一次个协青年联谊会上,他耳闻目睹阿强的变化过程,想起自己过去要钱又要面子,结果丢了钱又丢了面子的事,不禁感慨万分。散会后,王所长还送来营业执照,劝他重振旗鼓。

珠珠不满母亲的做法,仍然痴情于阿龙,但看到葵妹对阿龙很亲近,在中秋联欢会上还一块跳舞,她悲伤地离去。阿龙追到江边,向她解释。坦直的珠珠决定找葵妹问个清楚。当她得知葵妹与阿强早已相爱后,才恍然大悟,于是与阿龙尽释前嫌和好如初。阿龙又找回海仔,三人决心恢复“雅马哈”鱼档,还要与葵妹一起组建联合实体。经过这一番磨难,阿龙他们终于明白了赚钱与做人的道理。
【评析与欣赏】

曾因扮演董存瑞而闻名影坛的张良导演的别具一格的影片《“雅马哈”鱼档》,以其地道的南国热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并征服了广大观众的心,一举赢得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

当电影艺术家们发挥电影手段的特长,正忙着把镜头对准黄土高坡、西部边塞、荒村野岭,用现代意识去解读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捕捉记录无数动人的民风民俗文化形态的时候,即或有面向城市的电影,也不过是在“都市里的村庄”那古老宁静的梦境里,竭力渗透一种深沉的感动和亲切的怅惘。而张良执导的《“雅马哈”鱼档》则另开生面,它没有影坛流行的那种深沉,但其题材的新鲜活力、现代气息却给人以印象深刻的强刺激。影片首开在银幕上展现改革开放的城市生活之先河,描写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一群待业青年,如何自谋职业寻求发展,在自强自立奋斗进取中探索人生和自身价值。这是改革开放为文学提供的一个全新的题材领域,张良以一个艺术家的敏感得风气之先地抓住了这一题材,从中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蕴涵,即在全国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个体户,他们除了没有应有的社会地位,便什么都有——对生活的热望与追求(失足青年亦不例外)、聪明才智等,还格外多了一份对生活的自在与潇洒,在他们身上正悄然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消费形式、生活方式都给人以惊异的震撼:在我们沉滞的生活之外居然还有另一种洒脱的活法?!当然,张良没有回避他们固有的缺点与失误,但还是把他们推进艺术画廊为其立传,这无疑具有开拓的意义。发展个体经济、是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但中国人历来重农轻商,视赚钱为邪门歪道,被经典化的“为富不仁”意识一直迷惘着贫穷国人的思想视野。而影片却确立想要先富起来的个体户为主人公,表现他们怎样处理赚钱致富与立信做人的关系,力图从较高层次去展示广州青年们的精神风貌与性格光彩。这使影片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全国引起不小的轰动效应。

影片突出地体现了经济大潮冲击下的广州市民的生活节律,这是一种贫于理性思辨而更注重现实原则实惠效益、充满激人奋发的时代气息的感性的文化形态。阿龙开“雅马哈”鱼档,构成龙珠街各种生活矛盾的集聚点。阿龙海仔没有更高的文化修养,但生活教会了他们实用的法则经商的招数:开店重要的是位置,于是他们强占了葵伯鱼档的“龙口”地位;还低声下气讨好管理干部于德粦;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招徕顾客;又短斤少两、打鱼丸掺入过量的生粉;或杀价贱卖以挤兑同行影片生动地演示了充满着严峻竞争淘汰、具有紧张热烈活跃特征的个体户生活,而这一切又制约、强化着人们的意识与观念、改变着他们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阿龙就是因为没工作不能赚钱而被人看成“衰仔”没出息、连未婚妻也差点被“澳门客”挖走。这既是生活的压力,也是一种动力,驱使他拼命干,努力挣钱一洗前耻活出个人样,好“打的”去接珠珠。编导对影片主题的阐释并未到此打住,还不失时机地让已作为生活的主人的阿龙之流吃点苦头,使他们对生活的体验理解能更深入一些:经商不可避免地会有竞争甚至欺诈,但人们更需要的是至诚至信,唯其如此才能把稳自己的人生航船不再触礁。影片反复强调:赚钱并不难,但要赚出人格、赚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生价值。尽管这深化了主题内涵,但由于编导直奔主题的方式不够巧妙,终于难脱说教之嫌从而削弱了影片的艺术美感。

对于人物的刻划,影片基本把握住了处在转型期的经济弄潮儿的性格特
征,传达出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广州市民新旧交替的复杂心理。主人公阿龙曾经失足,于是在他立志发誓要重新做人时就背负了格外沉重的包袱,他机敏而狡黠、豪爽又执著、抓住了时机就不惜变卖家产、借债买本、投资开鱼档,他能不计小赚,薄利多销,甚至杀价招客,但他终究难免唯利是图,沾染些市井商贾的陈旧意识而做出些坑蒙拐骗的事情;其性格矛盾也体现在他对待珠珠的态度上:他以他的聪明机敏赢得了珠珠的心,他很爱珠珠,竭力要学点骑士风度、幻想“打的”来接她成亲,但又不懂得爱护她尊重她,两人稍有不合阿龙就故意气她冷落她;珠珠与“澳门客”相亲,坐“的士”逛街,阿龙骑着摩托车紧追不舍、超速行驶、赶上去与之并行,吓得坐在车里的珠珠直哭;与珠珠重归于好后,阿龙最关心的是珠珠有没有与“澳门客”单独在一起,反复盘问对方有没有动手动脚,直到珠珠指天发誓连个小手指头也没让他碰着,阿龙才放下心来。这些描写真实可信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珠珠也同样如此,穿着打扮绝对地追求新潮、十足的现代女郎样,也极力想表现新潮的洒脱,但骨子里却是老式的小心眼,尤其在爱情上充满嫉妒与猜忌,阿龙与葵妹接近,令她又是痛苦流泪又是兴师问罪。这也是一个生活化的人物。葵妹是编导作为帮助阿龙完成主题发掘的人物而设置的,意图虽好,但形象本身理念化痕迹太重,比起阿龙等人物形象就逊色多了。虽然《“雅马哈”鱼档》塑造的青年形象典型化程度还不够,可那些挂着金项链、肯干又能干、会挣钱又会花钱、玩得痛快酣畅的个体户青年们,仍然具有相当的认识价值和个性魅力。

在艺术追求上,影片十分讲究摄影的自然,逼近生活,它运用一种纪实的流动的变换视角的镜头,结合故事情节的起伏进展,展示了一派活脱脱热辣辣的南国都市人文景观和浓郁的岭南风情。随着珠珠高跟红塑拖鞋的行踪,我们踅过潮湿的石板路、穿越熙来攘往五花八门的龙珠街、拐进狭长的小巷、登上低矮的小阁楼,看到那颇具老羊城特色的家具摆设与悬挂、大漆门套趟栊门、雕花八仙桌配着高靠背太师椅;而阿龙则引着观众上成珠茶楼欣赏令人垂涎的广州风味小吃、下芳村渔栏学渔家行话观买卖行情、登音乐茶座听港台流行曲、进大三元酒家享受红西装服务员的招待,而流光溢彩的西濠夜市、车水马龙的立交桥、别有韵味的沙基艇仔粥等,通过不同角度、不同色彩的光景构成纷繁绚丽的景象,在渲染浓烈的地方氛围时,更送来一股人的时代风,摄影机还采用不固定机位,随生活流程而变换视角,镜头显得灵活自然,而大量实景偷拍方法的运用,更使影片的生活气息得到加深加强,如成珠荣楼茶客饮茶进食场面,进进出出、举手投足、交头接耳、姿态百千,或品茗细咏、或咀嚼慢咽,无不神态自然,丝毫没有面对镜头的拘谨感,也没有调度摆布的痕迹,人的生活场景和活动瞬间都十分生动。

《“雅马哈”鱼档》选择演员很有特色,所有的银幕人物广东味都很浓,没有一般影片所常有的美男倩女,但群像却神态不同、性格各异。张良为了追求影片真实自然,甚至找来一大群从未上过镜头的商业服务员、个体户、修理工等,如瘦小机灵的海仔、广东妹仔珠珠、泼辣的肥婶,以及葵伯、于德粦、阿强等角色演员,都来自基层生活,他们对观众而言是陌生的面孔,但他们自然朴实地表现出了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与人物,在这一点上又与观众达成一种默契的沟通,并引起共鸣。影片的成功证明了张良抉择的正确。

影片曾获19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
(方涛)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就是指相对于我们来说所存在的不同群体,也就相当于研究者对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进行全面的挖掘和研究,对区别于自身的文化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展示。而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他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