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_电影故事梗概|评析与欣赏

1984年彩色宽银幕故事影片(上、下集)

摄制:西安电影制片厂

编剧:路遥

导演:吴天明

摄影:陈万才杨宝石

美术:卢广才

作曲:许友夫

主要演员:周里京(饰高加林)吴玉芳(饰刘巧珍)高宝成(饰德顺爷爷)乔建华(饰张克南)李小力(饰黄亚萍)

【故事梗概】

在乡下任教的高加林,突然被大队支书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心性很强的高加林埋着头,咬着牙,拣最苦最累的活干,他这种不声不吭的行为,引起了全高家沟村的注意和关切。

二能人刘立本的二女儿巧珍,早就默默地爱着高加林,只是因为加林当教师,自己一字不识当农民,总也不敢表白。现在加林回来了,她既替加林不平,又感到幸运,那颗抑制日久的心,终于冲动了。

爱情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生机。他们一块在水井搞“卫生革命”,你来我往,互帮互爱。高加林自己也好像全然忘记了高家沟以外的世界,安心做一个农民了。

高家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加林的二叔从部队转业,担任了地区劳动局长。曾与高明楼一起谋算顶掉加林教师职务的县劳动局副局长马占胜,闻风而动,把加林调到县通讯站工作了。

高加林到县上工作却使刘巧珍对自己的爱情有不祥的预感。当人们高高兴兴欢送加林荣升的时候,巧珍哭了,她拉着加林的手说:“加林哥,你就和我一个人好”

这是爱的嘱托?还是生活的警告?

平步青云。高加林到县通讯站当上了记者。他适意、兴奋、积极、热情。表现得奋发向上而又才华出众。他的文章通过有线广播在全县的上空回响着,他自己十分惬意。

现任县广播站的播音员黄亚萍,是加林中学时的好友,她为高加林的才华倾倒了,激动了,像所有那些有些文化的现代女青年一样,她不顾同自己恋爱了几年的张克南的痛苦,不顾父母的反对,不顾道德的约束,勇敢地、热情地去追求高加林,她为自己的爱情,什么也不顾了。

尽管巧珍还是那么真挚地爱着加林,给他送狗皮褥子,给他做鞋可加林却迷恋起有文化、有抱负的黄亚萍了。他断然抛弃了刘巧珍。

温柔、善良的巧珍大病了一场,终于做出了与马拴结婚的决定,并且要用传统的旧方式举行婚礼。然而,可爱的巧珍是哭着结婚的,因为她对加林的爱是真挚的!

就在高加林忘乎所以地在省城学习深造的时候,张克南的母亲告发了加林走后门参加工作的事实。高加林被坚持原则的二叔和县委领导解职了,他不得不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高家沟村。
【评析与欣赏】

《人生》是一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好影片。它像一首意味深长的抒情诗一样,抒发着陕北高原淳朴人民的善良情怀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像一幅色彩斑斓的风俗画一样,把陕北高原的壮美雄姿及古朴淳厚的风土人情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人们从影片中不仅得到艺术的感染和享受,而且引起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回味和思索。

影片《人生》写的是本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方黄土高原城乡交叉地带的故事。一个改革开放的大变革时期已来到中国大地,党中央首先在农村实行了新的经济政策。但是,许多历史的沉积物尚未得到彻底地清理,党内的不正之风,社会流弊,封建主义的残余,愚昧落后的意识,尤其是城乡之间差别的存在,这些就给改革开放和社会前进造成了障碍和阻力。特别是偏僻的黄土高原,土地瘠薄,生产方式落后,农民祖祖辈辈辛勤劳动而无力改变它的面貌。老一辈农民死守着这块土地,认为土地就是他们的一切。但是年轻人,特别是有文化的年轻人却不甘像老一辈那样“在土山上刨挖一辈子”,他们向往现代文明,向往城市生活,对社会的变革抱有强烈的期望。这样,两代人之间就必然产生矛盾和冲突。影片《人生》的开拓意义就在于它在反映中国当代社会各种复杂矛盾的生活时,以鲜明的当代意识和开放的电影观念来审视生活,把朴实的叙事性同深沉的戏剧性相融合,冲破了电影传统的故事格局,从而使人情、乡俗、诗意、哲理等因素得以从从容容地涌现在银幕上;它以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但它不是单纯抒写高加林和刘巧珍个人的爱情悲欢,而是着力剖析新旧交错时期农村的诸般现实关系以及正在积聚着的某种变革的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所以《人生》呈现给广大观众的,是一幅独具风采的当代农村世态长卷。

影片《人生》非常贴近生活,它为观众在银幕上塑造了高加林、刘巧珍、德顺爷爷、加林爸爸妈妈以及大队支书高明楼等等一群来自生活的、鲜明的人物形象。

高加林的形象,是处在影片艺术结构的中心位置上的。影片编导是以多彩的画笔来刻划其复杂的性格和心态的。影片一开始,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职位被大队支书的儿了突然顶掉了,他那入世不深的灵魂,头一遭被浸泡于这种社会不正之风的污水里,屈辱、抑郁、愤懑,由是而导致心灵的扭曲。他的父亲,却以老一辈农民的阅世经验劝他俯首就范。这里,影片以沉重而深刻的现实主义笔墨,展现出带有深刻历史积淀的人情和乡俗、透视出新旧更替时期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氛围。高加林正是被这些人情、乡俗以及特定的现实关系推到“生活的十字路口”的。他在困境中与巧珍相爱,就含有向这种旧的人情、乡俗、习惯势力和不正之风的现实关系发出抗争和挑战的意味。他同巧珍用漂白粉在公用井台边搞“卫生革命”,他用自行车载着巧珍在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过,都显示了当代农村青年一代的生气与活力,洋溢着新旧交替时期新生活的诗情。在高加林的生活历程中,无论是由于他二叔从部队转业当了地区劳动局长后,曾经把他从民办教师位置上弄下的人,又把他弄到县城去工作,或者是张克南的母亲告他到县城工作是走后门来的,而不得不再回到农村去,他的沉浮升降,他的命运始终被他周围错综复杂的现实关系所左右。影片对高加林形象的塑造,既写了他身上的“光亮面”,也写了身上的“阴影”,对他有褒有贬,且抑且扬,呈现出这一人物灵魂深
处复杂的矛盾交织,并通过矛盾的展开凝聚着相当严峻的人生哲理。

影片《人生》塑造的刘巧珍的形象是对中国银幕的重要奉献。巧珍作为剧本构思中的人物,她并非那么完美。但是作为银幕上的人物,她是可以长留在中国电影画廊,永远闪出独特光彩的形象。巧珍美丽、善良、忠贞。她对高加林爱得近于疯狂,可以不受世风习俗的羁绊。她不顾父亲的严厉反对和邻居的嘲讽非议,甚至高加林把她抛弃后,也毫无怨尤。当高加林被清退回村时,她的姐姐准备羞辱高加林一番,她却跪劝姐姐说,你这样“就等于拿刀子剜我的心。”巧珍无法挣脱传统的制约,无力与自己的命运抗争,她只好嫁给并不相爱的人——马拴。她提出结婚仪式要按旧的传统方式办,是自暴自弃的心理反映,说明了她对追求新生活已心灰意冷。她的悲剧意味就是在以自己整个人生作出牺牲时,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束缚。刘巧珍来自中国西部农村深厚的土壤,在她身上集中反映了中国农村妇女美好的心灵和不幸的命运。真实的乡土气息,真实的表演,令人深思的人生经历,强烈地撞击着观众的心。若将高加林同刘巧珍的形象相比较,则巧珍无论在道德境界的高尚、爱情的纯真方面或者性格刻划的完整性上,显然都是高出一筹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人们的审美欣赏中,巧珍的性格更具有艺术魅力的道理。她的纯净和忠贞掩盖了她的局限和不足。刘巧珍是多少年来,既是银幕上罕见的形象,也是罕见的电影现象,即形象大于思想。这是创作者也始料不及的。

影片中的其他人物,虽然着墨不是很多,但鲜明、完整的形象都使人久久难忘。如影片中的大队支书高明楼,这个人物就很难用“好”与“坏”来判定他。他是一个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真实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他为了自己的儿子,可以用手中的职权撤下模范教师高加林,这是他可憎的一面;但在另外的是非界限明显的关口,他又能出来主持公道,如处理“卫生革命”事件,他支持了青年人的正义行为;他能看出来,村子里将来最大的能人是高加林,愿意与加林攀亲并有意撮合加林与巧珍的亲事这些,就使这个人物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了。

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民间风情,构成了这部影片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绵延起伏的黄土高原,滚滚奔流的古老黄河,夕阳余辉映照下的荒秃山坡上,白色的羊群在缓慢地流动,纵横的沟壑,古朴的山庄,鳞次栉比的窑洞,缕缕升起的炊烟。远处传来牧羊老人那高亢、苍劲而又若续若断的“信天游”——:“你晓得,天下的黄河几十几道湾”影片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到这样一个雄浑壮阔的场面,给人一种苍凉悲壮的感觉。

巧珍出嫁一场戏,通过古朴的山村婚礼,不仅使观众领略了一番陕北的民俗风情,而且把观众引入到“以乐景写哀”的意境之中,场面越热闹,人们越尽兴,越衬托出新娘子巧珍的悲哀。巧珍骑在牲口上,头上蒙着高加林送给她的红纱巾,在一片吹打乐声中,一滴滴晶莹的泪珠落在纱巾上,这怎能不给人以心灵的震颤!

古老的陕北民歌“信天游”——《望哥哥》,贯穿影片始终,多次出现在情节跌宕之际。“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望哥哥”当高加林万念俱灰地用沉重的劳动麻木自己时,巧珍用信天游唱出了对他的同情和爱怜。“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歌声唱出了巧珍始终不渝的爱情。它是那样情深意切,优美悦耳,它浑然于影片的民族风格之中,不时拨动着观众的心弦。

影片《人生》是以改革开放的大变革时代为背景的。它反映了这个时代
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这就必然形成影片主题的多义性。乍一看,是一个平平常常的爱情故事,但它的内涵却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畴。它涉及各种社会问题。诸如:消灭三大差别问题,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克服党内不正之风和社会流弊问题,当然也包括青年人如何对待爱情、婚姻问题和老一代对子的教育问题等等。因此,它的主题正如它的片名一样,它是向社会特别是向青年一代提出了一个如何看待和对待人生的大课题。

1985年,《人生》在第八届百花奖中夺魁,获最佳故事片奖。刘巧珍的扮演者吴玉芳获最佳女主角奖。作曲许友夫获同年第五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

(焦思温)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作为故事本事参与叙事

作为故事本事参与叙事   电影叙事即是用电影语言讲故事,叙事即讲故事,而故事需要“故事本事”,所谓本事即本文故事材料对象的原始事件,可以使现实中实际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也可以是推论出的作为本文故事的背景和依托的虚..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