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后_电影故事梗概|评析与欣赏

1985年彩色片

摄制: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张笑天

导演:陈家林

摄影:安治国演员:潘虹(饰婉容)姜文(饰溥仪)刘威(饰李越

亭)

【故事梗概】

中华民国初年,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寂寞与无奈中迎娶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后郭布罗·婉容。迎娶婉容不久,末代朝廷即被逐出紫禁城,溥仪携婉容与妃子文绣在天津静园过起寓公生活,但这个小朝廷也不平静,先是文绣突然出走与溥仪离婚,随后,在日本人的策划下,溥仪瞒着婉容率小朝廷“内阁”重臣偷偷离津赴东北,妄图建立“满洲国”,复辟,做儿皇上。婉容在日本人的护送下赶赴东北途中,险遭日本人强奸,幸亏卫士李越亭及时相救方幸免于难。

1932年春,溥仪携婉容在长春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开始傀儡生涯。“登基”大典上,遗老遗少们山呼万岁,三跪九叩,溥仪以为从此可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恢复满清王朝,光复祖业了,他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但是这笑容并没有持久,他很快发现他这皇上不过是个牌位,各部掌实权的均是任次长的日本人,而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受日本人给他派来的“御用挂”吉冈安直的监督。未经日本人许可甚至外出踏青的自由都没有,溥仪受了气就拿婉容出气,责打婉容,卫士李越亭义愤填膺,暗杀了当初企图强奸婉容的日本人。

婉容不甘心做傀儡皇后,又丢不下皇后的名分。而溥仪因为性无能无法安慰她一颗孤寂的心,只把她当摆设与出气筒,万般无奈之中,婉容吸起了大烟,在溥仪去日本朝见天皇期间,她与一直暗恋着她的卫士李越亭偷偷同居了。不久,她发现自己已怀有身孕,策划与李越亭外逃,过夫妻恩爱,厮守终生的平民日子,但事情很快就败露了,溥仪疯狂地责打婉容并将其打入冷宫,不久,他又迎娶了一个新摆设——祥贵人谭玉玲。

婉容的孩子生下后,被溥仪派人扔在锅炉中烧死,李越亭在“皇上”威逼下饮弹自裁。婉容听到恶耗精神失常了。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太平洋战争濒于失败的绝境,溥仪在日本“敢死队告别仪式”上鼓吹敢死队员为圣战捐躯,跟随他多年的日本侍卫处长工藤忠也在敢死队列中,他泣告溥仪:祥贵人处境危险此后不久,谭玉玲偶感风寒,日本人坚持给她治病,结果却一治不起。

溥仪为谭玉玲举行了极其隆重的葬礼,铺天盖地的白色,铺天盖地的人。疯了的婉容却以为又是迎娶她的队伍来了,她望着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狂笑起来。

【评析与欣赏】

导演陈家林善于创作“巨片”——浓烈的戏剧冲突,大起大落的人物命运,加上宏大的场面,是他的电影创作特色之一。影片《末代皇后》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这种特色。
《末代皇后》选取了清王朝最后一个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和最后一个废妃郭布罗·婉容从逊位后在天津做“寓公”,到他投靠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依靠异族侵略者力量恢复“祖宗基业”,甘当傀儡皇帝,直到婉容发疯,“新贵人”谭玉玲被日本人害死这段经历。可以说是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但影片主要不是为了表现那一段史实,不是为了表现那一段政治,而将艺术视点主要放在那种独特的社会、政治、历史背景下的几个特殊人物上,表现了溥仪、谭玉玲,特别是婉容等人身上人性的折光。这在当时的历史片创作中具有突破的意义。影片第一次从人性的角度,揭示了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皇帝,及后妃的命运,显示出现代人对历史的再认识。

影片的主人公郭布罗·婉容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皇妃,她美丽、聪慧,懂音乐,能画画,会英语,能打高尔夫球,在生活中有许多会被祖宗认为是出格的习惯。这实际上反映出20世纪初的中国,即使连宫闱禁地亦抵挡不住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了,从历史发展看,这是一种进步。这也为婉容接触西方文明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她的老师之中就有一位英国人,这都使婉容成为区别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后妃的、具有独特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的皇妃。

但是不幸的是,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妃子,却偏偏生在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她是在中国也是在全人类的封建社会都走向末路、大厦坍塌时坐上皇妃宝座的,而她在积极吸收西方文明的同时又偏偏是一个被传统文明浸润极深的人,她的丈夫权力欲很浓,位居封建社会最高权力的宝座之上,主宰天下生杀大权,却又性无能。这种历史的必然和个人因素都决定了婉容的命运只能是悲剧的,所谓的“生于末世运偏消”,一个人即使精明如婉容也不可能扭转整个历史的颓势,偏要去扭就只能以悲剧收场。

我们的主人公就在这种悲剧氛围中出场。接受过西方文明的婉容认为自己比那些遗老遗少们干练,精明,一心想扶佐溥仪,恢复祖宗基业,变废妃为真的皇妃,但在乖张、多疑的溥仪眼中她不过是带有一点洋味儿的花瓶,一切军国大事都瞒着她。影片的开始部分,通过她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解决因文绣出走给小朝廷带来的震动,表现了她的干练与才能,但这并不能改变溥仪对她的态度,他还是瞒着她,在日本人策划下偷渡东北,婉容感到前所未有的被冷落,她的权势欲受到极大损伤。随后在赴东北途中,她又惨遭凌辱,等到她当上伪满洲国的妃子已经是心力交瘁了,但她仍然勉力支持溥仪在日本侵略者的扶植下做儿皇帝、结果她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人的自由和帝妃尊严的丧失,身为贵妃她连踏青的自由都没有,甚至为此而遭到溥仪的责打,同时溥仪的性无能,又给她在生理上造成极度的苦闷,这个生理和心理上都受到压抑、这个名义上的皇妃在寂寞与无奈中先是吸起大烟,接着又与忠诚、年青、充满生命力的卫士李越亭偷情,怀孕后,她策划外逃,希图与李越亭过上几天厮守终生的平民日子,爱情使婉容出现了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清醒。但是,事情很快就败露了,婉容被打入冷宫,从此,由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后,沦为连下人都敢任意欺凌的疯子

这种对一个末代皇后的大起大落的命运的描写,就不仅仅是对某个人经历的再现或命运的关注,而是透过那一个个复杂的个体,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某些本质特征。溥仪的性无能经过艺术处理就不仅是生理的,而带有心理的色彩,带有一点象征的意味。这个自诩为“真龙天子”的末代王朝统治者,这位总想君临天下的复辟狂,不仅在政治上无能,生理上也同样无能,他的性无能在影片中实际上体现为生的无能——生存的无能。靠恢复“祖宗基业”
来延续自己的反动统治,靠异族侵略者的刺刀维持自己的反动统治,靠卖国来兴国,这本身就是生无能的表现!一个一心想君临天下的皇帝却要在异邦侵略者的挟持下圆自己的皇帝梦,这该是一个多么屈辱,苦涩的春梦!这实在是那种畸形社会产生的畸型人的畸形心理。而婉容在这种畸形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痛苦、呻吟、挣扎、憧憬和有限度的反抗也只能以悲剧告终。我们正视这块痈疽,正视这段屈辱与痼疾,就不能不对我们的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末代皇后》的全部魅力即在于此。创作者的现代意识也主要体现于此。

《末代皇后》的创作者不仅仅满足于揭示一出宫闱秘闻,而以积极的人道主义襟怀,拨去历史的尘埃给婉容、谭玉玲等蒙上的神秘感。首先把她们当做人、女人来表现,表现她们的正常的欲求,也表现她们被扭曲的不正常的欲求。写她们的性苦闷,写她们的权势欲影片中,婉容被打入冷宫后,溥仪为了防止日本人在身边安插日本女人,立即迎娶了新贵人谭玉玲。这当然又是一个新摆设、又一个牺牲品,她的命运等于婉容命运的继续,她的性格等于婉容性格的补充,她没有婉容那么有知识、也没有婉容权力欲那么强,她比婉容乖巧,顺从、活泼,因而也等于给溥仪心里注射了一支强心剂,溥仪似乎极端疼爱这个新贵人,但是,这仍然不能阻止他顺从日本人的命令,将谭玉玲推上死路。谭玉玲死后,在铺天盖地的出殡行列中逆方向走来一个更加幼小的新贵人,这种结构安排颇具象征意味,使作品具有了俯瞰历史的气魄。

《末代皇后》既揭示了悲剧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又揭示了人性的根源,这使影片在同类题材创作中深刻得多,也大气得多。

《末代皇后》中创作者用了许多富于戏剧性的动作表现人物性格,是很有光彩的,例如:太监李长安就具有典型的奴才性格:见到狼时像羊,见到羊时像狼。在天津当文绣突然告诉他,不回宫了,并要他告诉溥仪准备离婚时,他竟恐惧得当街跪下,声泪俱下地抽打自己的嘴巴,连称“奴才不敢,奴才该死”,死活不肯起来。而到后来婉容失势又疯了之后,他竟敢当众抽主子的嘴巴!封建社会制造的丑恶不只是妃、后、溥仪。

新贵人谭玉玲进宫不久,看到溥仪正领着一群人往外轰一只苍蝇,她感到很奇怪,一只苍蝇嘛,一个人即可拍死,何必劳师动众?她正要付诸行动,却被溥仪严厉制止,宫女们告诉新贵人:皇上仁慈,不忍心打死苍蝇,总是轰出去了事!但在影片中就是这个皇帝却狠狠地用皮靴踢怀孕的婉容,待婉容生下孩子后,他又命太监将孩子投入锅炉烧死,之后又将李越亭赐死,还要他于临死前写下报平安的书信,蒙骗婉容,这就丝毫也没有一丝仁慈了!这样的戏剧性描写,活灵活现地突出了溥仪残忍、阴暗、虚伪的性格,十分传神。

文绣的出走,在天津小朝廷引起轩然大波,溥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众大臣也提不出处变良策,皇上又不能抛头露面和一个妃子对簿公堂打离婚官司。束手无策之间婉容站出来快刀斩乱麻的主意由皇上下诏免去文绣妃子名位这就既避免了皇上的抛头露面又解决了和文绣的离婚问题,这种在戏剧冲突中凸现性格的方法,使人物形象显得十分鲜明。

《末代皇后》是陈家林电影创作中戏剧性与大场面和现代意识结合得最紧密的一部大作。
(春雨)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就是指相对于我们来说所存在的不同群体,也就相当于研究者对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进行全面的挖掘和研究,对区别于自身的文化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展示。而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他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