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
摄制:珠江电影制片厂
编剧:贺梦凡(执笔)张磊
导演:丁荫楠
摄影:王亨里侯咏
美术:闵宗泗
作曲:施万春
主要演员:刘文治(饰孙中山)张燕(饰宋庆龄)王延松(饰宋教仁)马鸿鹰(饰汪精卫)刘斯民(饰黄兴)王诗槐(饰陈其美)任超(饰廖仲恺)王咏歌(饰朱执信)
【故事梗概】
上集:清廷腐败、列强逞凶狂,使得神州大地破碎、民不聊生。1894年某月某日,孙文、陆皓东、王韬、宋耀发等人聚在上海一座西式洋房里,抒发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抱负雄心。烛火闪烁、目光如炬、预示着未来的燎原之火。孙文又到檀香山团结志士仁人,他们庄严宣誓:“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共鉴。”
而国内的同志积极筹备起义。1895年11月7日,起义军在广州打响了民主革命的第一枪,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1900年惠州起义又复失败。孙文流亡日本,遇挫志更坚。他领导成立了同盟会,在华侨支持下,筹集钱粮枪枝,以图再举。1911年3月29日广州起义爆发,在起义中牺牲的72位烈士,后来葬于黄花岗,受到后人景仰。革命志士的鲜血、民众起义的枪声,唤醒了广大群众,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也牵动了远在美国读书的宋庆龄的心,她深深关心着孙文的事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清宣统皇帝退位,从此结束了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统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辛亥革命。1911年12月29日孙文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人们高呼“共和万岁”!
这时,北方尚为军阀盘据,他们庇护清室依附列强。袁世凯有复辟之心,列强助袁并陈舰长江向民国政府施加压力。
民国政府向何处去?汪精卫、宋教仁谋与袁世凯议和、提出“虚位以待”。内忧外患,孙文心潮起伏,为了顾全大局、不因干戈再起而涂炭百姓,他于1912年2月15日毅然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东渡扶桑
下集:建立共和是人心所向,而袁世凯等军阀却逆历史潮流而动,妄图扼杀革命。1913年3月国会选举,国民党大获全胜。宋教仁准备北上组阁。在上海火车站,黄兴、陈其美、廖仲恺等人为其送行。突然一声枪响,宋教仁倒于血泊之中。后查明,是袁世凯派人所为。
孙文流亡日本,仍然继续谋求革命成功。在艰难的日子里,宋庆龄专程赴东京,为他当秘书。从此,他俩甘苦与共,为革命奔波。
1914年7月,孙文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称“这是第三次革命”。到会30多人激奋不已,立下誓约。但黄兴不同意盖指模,他掏出金怀表说:“把这个卖了,给同志们做活动经费吧!”
孙文与宋庆龄之间感情渐深。宋母倪桂珍看出女儿心事,由于年龄悬殊
关系便劝说庆龄,但宋庆龄已下定了嫁给孙文的决心。
1917年7月,孙文归国后即率海军从上海南下护法,在吴淞口外与朱执信、廖仲恺、陈炯明一起检阅部队,孙文认为革命需要一支军队,陈炯明表示:我愿组建一支直接听命于先生的军队。
组军之议既成,陈炯明、朱执信、蒋介石成为粤军高级将领,在福建漳州练兵。1920年6月,陈炯明提出回师广州,由于粤军饷械困难,孙文典押自己上海的房子,才使部队抵达广州。后来,孙文决定兴师北伐,而陈炯明已怀贰心,叛变革命,竟下令炮轰总统府。孙文夜登永丰舰。革命又一次面临危机。
共产党人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与孙文会面提出重要建议,导致以后孙文改组国民党,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开始国共第一次合作,并建立黄埔军校,使民主革命走向了新高潮。不久,冯玉祥“北京政变”成功,电请孙文北上主持国事。孙文抱病前往北京,被成千上万群众拥戴着走向前方
【评析与欣赏】
在前辈及其令人目眩的成就面前,文学艺术家们只有两条路可走而别无选择:要么卑躬屈膝亦步亦趋顶礼膜拜,要么超越历史不断地给人以惊喜的艺术发现然后修正他们对于过去的看法。人类的艺术史实际上就是这样一部摹仿与创造变奏的不断奋进的历史。珠影1983年拍的《廖仲恺》曾以生动真实地再现历史与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而为历史人物传记片树起一根标杆,给人以新奇与振奋;到1986年摄制的《孙中山》则以极其写意的历史表现飞越了这一标尺,将对历史人物传记片的突破拉升到新的艺术高度。
再现过去史实的铺陈,对丁荫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个性地表现历史。这就使得历史与艺术有了本质的区别。于是,丁荫楠在关于近代革命的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捭阖纵横一番之后,毅然跃过历史设置的种种藩篱,走向精神的自由飞扬,大胆地忽略了孙中山一生漫长浩瀚的经历的时空连贯性,舍弃了层面真实而注重挖掘重大历史事件巨大的悲剧性情感内涵,由此导致了历史在影片中呈现出被刻意组合的情势。
孙中山一生为实现驱逐鞑虏实现共和的伟大政治抱负,曾经在国内领导和发动过多次武装起义。丁荫楠在对孙中山悲壮的一生一一检索之后,只选择了能够对历史人物构成最强烈的心理情绪影响的“广州起义”、“惠州起义”、“镇南起义”、“黄花岗起义”和四位挚友宋教仁、黄兴、陈其美、朱执信的牺牲作为影片的叙事框架,并以极强的创作主体意识对历史进行了独到的叙说。丁荫楠曾把这种历史影片的创作美学原则用自己的话表述得简明易懂:“如果你不熟悉这段历史,请不要按照历史去看这部影片;假若你熟悉这段历史,那就请你当作历史去看,因为这就是历史。”因此,在影片中,具体的历史的繁枝末节被推置于幕后,在不悖谬于历史事实的大前提下,更注重向历史氛围历史精神的真实靠拢。对于四次起义的详细过程都一概略去不交待,而是被创作者主体意识提炼聚合为精美绝伦的史诗性场面:尤其是描述惠州起义和黄花岗起义两节。在表现惠州起义时,丁荫楠充分调动了造型色彩音乐音响等艺术手段,造成一种充满理想主义的奋战牺牲的诗意。起义军的英猛冲杀与清军的布阵射击交错快速组接,镜头运动幅度的增大加强了这一场面的力度和节奏,再配上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喊杀声、急促强烈的
音乐,立刻烘托出一种短兵相接艰苦鏖战的气氛,结尾时几处轻烟尸横遍野的大俯拍具有雕塑般的力度感,把悲壮情绪推向了一个场面高潮。黄花岗起义,则更注重色彩的造型功能。在用4千公斤汽油焚烧燃出的堪与“亚特兰大城大火”相比美的熊熊火海中,高速镜头拍下了革命志士前仆后继的英姿,他们一排排英勇地冲上来,一个个缓缓地倒在硝烟弥漫的街垒旁、压在同伴们的血肉之躯上。这是一个沉寂的独特战场,不闻枪炮声厮杀声,只有悲壮的音乐自画外响起,震撼观众的心扉;还有那72具棺木一字排向天际的镜头,都给观众以强烈的情感震荡和心理冲击。在影片下集中孙中山的4位战友的死也都表现得不同凡响:在烟雨濛濛的旷野上,身着白袍的朱执信跃出壕沟大步向清军阵地走去,“我是朱执信”的微弱喊声在空中飘荡,突然他被击中。一个大远景的高速镜头记录下这一令人难忘的壮美时刻:朱执信慢慢地仰卧在大地上。丁荫楠以高度的主体意识对一段广为人知的历史进行自由的也是自觉的创造,把自己——一个现代人对过去辉煌岁月进行审视后的理解全部渗透于声光画色、空间造型等诸多电影手段时,使得历史的表现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叙述再现,具有很强的形式感和充分个性化,进而获得了观众的精神认同和审美认同。
然而编导的艺术追求并不仅限于对这历史表象充满造型感力度感的卓越表现,而是要刻意在这巨大的历史表象之上矗立起一个英雄——一个“通过悲剧来褒扬他的生存”的英雄。这才是历史巨片《孙中山》的主旨与真正的追求。
孙中山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地挑战奋斗的过程。他曾经与超越自己能力的对立力量进行殊死的对抗拼搏,明知难为而为之。因此他经历过一次又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奋战牺牲和失败,也不止一次地流亡日本,而这些磨难挫折又使他更渐强烈地感受到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增无穷力量。影片从这里开始:夕阳西下、一片血色,一个孤独而执着的身影走向落日。他缓缓地回眸凝视,那是中年孙中山忧郁深沉睿智的目光在审视这苍茫大地。这时导演剪辑了一组无序的积累镜头:一群神情木然瘦骨嶙峋的中国人如泥塑般站立;清王朝的黄龙旗迎风猎猎作响;刽子手的大刀、血泊中的烈士;隆裕太后的銮驾;挤满“猪仔”的外轮阴暗的底仓这些看似并无因果时空关系的镜头以其鲜明的对照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对观众形成巨大的视觉与情绪的冲击。由此激发起孙中山的非凡的抱负和勃勃雄心,立志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并为此奋斗终生。经过历时18年浴血奋战多次失败,终于赶跑了皇帝、废除了君主专制。但又有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陈炯明叛变、国民革命何去何从终因历史的局限和性格的弱点使他难以摆脱一再失败的悲剧命运,等到他决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改组国民党、想要“重新开始一次”时,生命的旅程却已到尽头,“壮志未酬身先死”。影片反复地揭示了一代伟人孙中山孤独悲怆悲壮的心灵历程。
在影片中,从孙中山孤独地向天际一片血红的落日走去开始,我们就不止一次地目送他的悄然独步:黄花岗起义失败、72具木棺一字铺向天边、孙中山扑向红色的灵柩失声恸哭,事业尚未成功,同志们却长眠黄花岗,然而,“不以挫抑而灰心,不以失败而退怯”。孙中山接过华侨捐款,举目苍天,然后孤独地走向景深这时的场面一片静默,静默中蕴含着爆发,气氛是悲愤的,悲愤里酝酿着再一次对艰难坎坷失败命运的抗争。
即使在他一生最为辉煌的顶点——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也依然摆脱不了那
浓得化解不开的悲剧气氛:孙中山身穿一袭黄色总统服站在穿衣镜前审视自己,满怀忧郁宿命般地问别人:“你看我像不像个大总统?”“我是个身无分文的总统。”“如果在一周之内筹划不到500万,就是被选上大总统也只好逃走。”朝午门前呼声鼎沸万众拥戴,但其后出现在画面上的并不是踌躇满志的大总统,而是满怀忧患的孙中山沿着铺满红爆竹纸屑的长廊缓缓走过3个月后,在袁世凯的逼迫和财政危机重重合围之下,孙中山被迫“南北议和”,辞去大总统一职。他又一次品尝到失败的苦涩,大总统办公室清清冷冷,他问马湘:“这些餐具带走吗?”马湘:“总统可以不当,饭总是要吃的。”孙中山重复:“饭总是要吃的”。然后走出,寂寞孤独地走向黄色的圆形拱门再一次留给观众一个写满忧伤与孤寂的背景。
影片对孙中山孤身奋战一生的悲剧性格与命运的揭示和对悲怆气氛的渲染营造,在结局时的北京前门车站广场的盛大欢迎的变形处理达到了高潮。前门车站广场上空像雪花一样飞舞的白色传单和人们挥动的白旗组成了一个白色的海洋,孙中山坐在藤椅里被人们拥托着走向前方。“孙中山向人群回眸,疲倦的眼神里充满了惜别和爱”。影片所构设出的无异于诀别的盛大的欢迎(旁白则显得多余)却比名符其实的欢迎更逼近现实的内核,它早已超越了现实的表象真实而切入现实深层的真实。观众深深地被这深沉大气独特的艺术表现所震撼所折服了。孙中山并不完美,他坚韧执著而又忧郁善感,不肯服输又有些急躁、富于激情常沉于幻想,他为革命奋斗了一生却始终与民众没有心灵的沟通,指望靠一纸约法来实现资产阶级议会政治。所以他一生经历了多次失败,孙中山的人格魅力也正在于此,他是在与远远超越自己能力之上的对立力量(这种力量既来自社会也来自自身,他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我)的意志较量中获得生命的确证与升华,并在衰迈之年依旧雄心不减,冯玉祥邀请北上,他准备“重新开始一次”,却终于壮志未酬抱憾而去——“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丁荫楠于是用白色构置出一个极具表现意识的“欢迎”场面,形式与内涵、画面与情绪的错位反差把影片悲怆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影片人物的语言自然蕴藉内涵丰富。孙中山探望黄兴时的顾左右而言他的对白就常为人称道,陆军总长黄兴为陆军缺饷闹事而“寝食俱废至于吐血”,病势沉重,孙中山来黄兴家中探视,二人曾因性情政见不和而多有矛盾,但毕竟为图反清大业共事十几载,情谊深厚。病榻前,他们谈起了儿子、下棋,似乎无话可说却又没话找话,实则却把黄兴对往日情谊的珍惜与孙中山面对病重老友的感伤痛惜矜持的复杂心情披露无遗。
丁荫楠是新时期崛起于影坛的中年导演,拍有《春雨潇潇》、《逆光》、《孙中山》、《周恩来》等影片,导演风格由细腻精致逐渐走向博大雄浑,注重形式美感。《孙中山》是他的代表作。该片曾荣获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最佳音乐、最佳剪辑、最佳服装、最佳道具等项大奖。
(方涛)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