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谣_电影故事梗概|评析与欣赏

1989年彩色音乐故事片

摄制:西安电影制片厂

编剧:芦苇朱晓平

导演:滕文骥

摄影:智磊

美工:杨钢陈欣

作曲:常宇宏

主要演员:煜林(饰当归)段岫(饰红花)迟蓬(饰柳兰)葛优(饰黑骨头)曹景扬(饰防风)刘雪艳李娟(饰樱子)孙鸿魁(饰柴胡)

【故事梗概】

黄河故道,驼铃声中,走着一队赶牲灵的脚户。他们边走边唱:“阳婆婆、月儿明”牲灵队领头的防风到了张家畔,把父母双亡的少女捎给她的“表舅”。一路同行,年青英俊善唱信天游的脚户当归看上了红花。在对歌声中,想不到露面的好嗓音对手竟是土匪里的黑骨头,当归赶紧用自己的羊皮袄蒙住了红花,躲过了一难,黑骨头因为一把牌赢了个名叫柳兰的女人,心情极好,这次只抢了脚户们一些办喜事用的年画。红花感激当归搭救,拿出鸡蛋塞进当归腰包,当归乘红花不备,偷偷吻了她一下。

红花到了铁匠营的“表舅”家,当归仍要赶路,两人难分难舍。当归约定回来时娶她。想不到当归走后,“表舅”把红花卖给了铁匠铺老板柴胡。柴胡年老有病,红花誓死不从,防风急人所难,决定救出红花。脚户们把她藏在空棺材里,抬着逃出铁匠营。可是走不多远,黑骨头带领土匪马队追来。黑骨头与柴胡是结拜兄弟,他抢走了红花,当场把当归打得鼻青脸肿。红花结婚之日,当归赶到铁匠铺,在喜筵门外,拿过乐手的唢呐,忘情地吹着,声泪俱下地高喊:“红花!”红花在新房中听到了当归的呼喊,只是呆如木石,泪如泉涌。

牲灵队还走在黄河故道中,这时的当归已入中年。他和防风为了躲开土匪的枪战,逃进一个废弃的院落,遇见干渴垂死的母女二人。当归毫不迟疑,立即杀死骡子,用骡血救活了她们。原来这个女人就是柳兰。柳兰感激救命之恩,让女儿樱子认当归为父。这时遇上瘟疫,防风病死,当归逃回,就和柳兰母女成为一家,相依为命。

春节将临,当归和柳兰兴奋地筹划着闹罢社火全家过黄河去过幸福日子。闹社火时,当归带领的红队,在扭秧歌,跑旱船,走高跷、打霸王鞭和擂鼓比赛中,一一战胜了黑队。黑队的伞头摘下面具,他竟是化了妆的黑骨头。黑骨头抢回柳兰,怒责当归霸他女人,还在当归锁骨上烫上一个铁环,扬长而去。

黄河依然滚滚东流,鬓发皆白的当归在黄河渡口送樱子的喜船过黄河去。成了囚犯的黑骨头已不能说话,也认不出当归。当归露出锁骨上的铁环说:“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咱们又见面了!”端过一碗酒,让黑骨头喝尽。那边樱子一声大叫:“大大!”当归和黑骨头同时转过头去。这时,动人心弦的歌声响起;“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喜船向着黄河对岸驶去。黑骨头在囚犯队伍中渐渐走远。
在黄河故道中,当归一声苍劲的吆喝,仍是一步步,赶着牲灵无休无止地走着,走着

【评析与欣赏】

《黄河谣》是滕文骥创作中具有阶段性的一部代表作。它把文人化的雅电影和大众化的俗电影有机地融合起来,成为一种新风格的艺术片。这部艺术片综合了雅电影的艺术性和俗电影的观赏性,使路子愈走愈窄的雅电影和愈来愈模式化的俗电影弥合鸿沟,面向更广大的观众。作为新中国建立40周年的献礼片,《黄河谣》获得了1989年的政府奖,在国内放映时的电影理论界和广大观众都有好评。1990年,此片参加第十四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这个奖项是我国影片在世界电影比赛中首次获得。在国际和国内,电影圈内外同时都得到成功的影片,《黄河谣》是最为突出的一部。

《黄河谣》的主要艺术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故事奇特、雅俗共赏。影片讲述了一个好故事。这个故事既是民族的,又充满着地域特点,而且富有传奇色彩。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在这一背景下,发生了一系列传奇性的情节:如抬棺材的众人救红花,脚户与土匪的女人成一家,冤家相逢闹社火,两个父亲送女过黄河等等。故事虽然传奇曲折,但与传统的故事片又有区别。这个在黄河故道上跋涉一生的脚户,从少到老,他的悲欢离合,他的恩怨聚散,不是皆大欢喜式的团圆,也不是凄凄切切赚人眼泪的结局。比如当归与黑骨头的冲突,不是简单的好人和坏人之间的争斗,也不仅仅囿限于善恶的终结。再如当归与两个女人的纠葛,按一般的故事结构,红花与柳兰可以合为一人。这样可以更有戏剧性,当归与黑骨头的冲突可以更加尖锐。可是《黄河谣》没有按老的套路,过分追求戏剧化和作封闭式的处理,甚至对红花和柳兰的下落和结局都不作交代。无论是在与主要对手的冲突中,还是在爱情婚姻纠葛中,当归的经历都是十分生活化的,没有人为的痕迹。故事让观众感到当归的一生,不管他有多少经历,有多少传奇故事,有几个女人,最终还是一个人在黄河故道上走。开放的空间,让人产生更多更广的联想。故事只是一个载体,借以引发思考。

二、主题多义,意蕴深长。影片的故事结束了,留下了两个独特的形象:一是不停地走着的脚户,一是干涸的黄河。这条干涸的黄河,两岸有着兀立陡峭的河壁,蜿蜒而来,曲折而去,无尽无际,绵绵不绝。这西部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貌景观,它特大的形象,恢宏的气势,令人不由得抬头仰望,肃然起敬。干涸的黄河又是一块枯竭贫瘠的土地。黄河九十九道弯,一年改一次道,尽管千道百弯,仍是黄沙依旧,干涸依旧。但干涸的黄河它又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生命力的历史见证,是炎黄子孙激越昂扬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就是这样的一块贫瘠的土地,却顽强地支撑着我们的整个民族。干涸的河床,屹立的岸壁,强烈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生存意志力。以当归为代表的脚户,他们世世代代跋涉在这条干涸的黄河中,年复一年,代复一代,不停地走,不停地唱,走尽了历史的沧桑,唱出了人生的苍凉。它象征着我们的黄土文化,犹如走不完的路程和不尽的故道一样,代代相传,辈辈延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过黄河的意象也是非常丰富的。影片中曾3次提到过黄河。第一次是当
归从柴掌柜手中救红花。红花束手无策,问怎么办?防风说:“逃!”当归充满信心地说:“我带你过黄河。”过黄河是他们逃出绝境的美好希望。第二次是当归与柳兰成一家。他兴奋地说:“闹罢社火,咱过黄河。黄河那边,没有黑骨头那些狗日的了。”柳兰激动地搂着女儿道:“樱子,咱过黄河去啦!”在他们的想象中,黄河对岸是福地,过黄河正是他们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可是,红花和柳兰她们都未能如愿过黄河。第3次,樱子终于过了黄河。她是黑骨头所生,当归抚育的后代。这时,画面也才第一次出现了滚滚东流的黄河。过黄河的理想虽然实现了,但是实现理想的并不是老一辈的红花、柳兰和当归。年轻的樱子走了,到了彼岸。此岸留下了悲凉的歌声。歌声里,当归还在干涸的河床中行走。在《黄河谣》中,黄河既是生存状态的禁锢,人们祖祖辈辈难于逃出的规范,同时,它又寄寓着跨过它的理想和向往,诉说着人对命运的不可抗争,以及人对命运的不屈抗争。

当归与黑骨头的冲突和结局,意味也是无穷。黄河故道上的两种人,脚户和土匪,他们都不安分。脚户在行走中求生存,土匪在流动中靠抢劫过活。他们是天敌,既相克,又相生,脚户是土匪的衣食父母,所以土匪从来不杀脚户。黑骨头懂得这个道理:“杀死赶脚的,拦路的拦谁?也得饿死。”可是,黑骨头也不轻易放过当归。他夺走了当归的心上人红花。当他发觉当归与柳兰一起生活时,咬牙切齿地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并在当归身上烫上了铁环。待至影片结尾,黑骨头已成阶下囚,而且噪音全失。当归释然地对他说:“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咱们又见面了!”同时端给他一杯酒。当归的这杯酒,对历尽的沧桑已不在话下。这里既有善与恶的对立,也有道德力量的惩戒,还有杯酒释恩怨的微妙心态。几十年的冤家对头,如今已是风烛残年,往日的恩恩怨怨全都是过去的事了,留下的只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感情。其中的意蕴远远超出故事的本身。

三、音画兼美,回肠荡气。音乐创作在《黄河谣》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浓烈的西部特色音乐充溢着每个章节,段落,造成引发意韵的立体氛围。影片中的音乐主调,基础是我国西部的民间音乐,融合了西北各地的民族音乐旋律。经过再度创造,它既不像当地民歌那么粗犷野气,也不是那么柔弱委婉,而是表现出一种宽阔、昂扬、苍劲、挺拔的音律,熨贴地奏鸣出中华民族坚毅顽强的精神。影片中安排有五段歌唱,从音乐的调子到歌词的内容都有机地流贯入总体艺术结构。经过精雕细琢的音乐语言成为影片的灵魂,衍化出回荡全片的气韵。五段歌唱的歌词,在开头的主题歌“阿婆婆”中,唱出了“走”的主题:“梦里头寻下个好光景,精沟子落得穷欢乐,一辈辈走南又闯北,天边边打下个安乐窝,就这么走,这么过。”唱出了走的执著和向往。有两段是当归与黑骨头的对唱,一段在路上,一段闹社火,那是土匪与脚户两种人生态度和处世思想的碰撞。还有一处是画外旁唱,唱的是言在意外的”说不清,说不清,说不清”片尾的高昂悠长的“谁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作结。这是一段人生和历史的的咏叹,唱出了人生经历的艰辛,唱出了历史岁月的沧桑,苍凉而凝重,挺拔且昂扬,余音缭绕,音乐为人物的命运抒发了未尽之言,不了之情。

影片的摄影和美工也相得益彰。摄影机选择了以黄河故道为核心的空间,苍黄的故道,陡立的河壁,形成恢宏宽广富有深远感的活动场景。在色彩上,选取了暖黄的色调作为全片的符号,体现出昂奋、坚毅而又苍凉的基调。由于反映的时间跨度大,活动的环境和色彩单一,就在总体把握上使不
断变化的环境得到统一,同时又在单一色彩中寻找出变化。在画面造型上,当归的青年段落采用较长焦距的镜头和尽量广阔的背景,把人物融进背景,显示自然界的宏大宽阔。当归的壮年段落在造型设计上增加了环境蛮荒的色调,以人生的艰辛反衬人物的坚强。老年段落在情绪上突出一种辉煌的感觉,在造型的色彩和调子上尽量加强画面的亮度和力度。

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使《黄河谣》的音乐、音响、歌唱和画面,造型,色彩交相融汇,形成回肠荡气,音韵深长的艺术效果。

(顾象贤)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作为故事本事参与叙事

作为故事本事参与叙事   电影叙事即是用电影语言讲故事,叙事即讲故事,而故事需要“故事本事”,所谓本事即本文故事材料对象的原始事件,可以使现实中实际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也可以是推论出的作为本文故事的背景和依托的虚..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