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_电影故事梗概|评析与欣赏

1989年彩色片

摄制:北京电影片厂

编剧:王朔、叶大鹰

导演:夏刚

摄影:李恬

演员:罗钢(饰张明)纪玲(饰吴迪)解雷(饰胡昳)

【故事梗概】

在公园绿草如茵的草地上,一位美丽的少女正在低头看书,站在水边的张明被这宁静的美景所打动,悄悄出现在她身后,好奇地看着那本使她入迷的书,他们就这样聊上了。这位少女是个大学生,她叫吴迪,张明的玩世不恭和幽默的话语使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张明一伙平时靠敲诈勒索那些在饭店里玩女人的港商和外国人为生。自那以后,他们在天安门广场约会,在餐厅里神聊,张明侃侃而谈,吴迪静静地听着,很快吴迪便对张明萌发了爱情,并且在张明家过夜。在同居的日子里,吴迪发现了张明一伙的犯罪活动,既震骇、恐惧,又难以割舍与张明的感情。吴迪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给了张明,然而张明只不过逢场作戏,吴迪来电话或者亲自来找他,张明都很冷淡,可是吴迪的感情已经不能自拔了。

吴迪放假回家后,张明一伙的女孩亚红出狱了,他们一起狂欢乱跳,张明早把吴迪抛到九霄云外,又开始重操旧业。一个月后,当吴迪归来时,她发现张明正在同亚红一起鬼混,她歇斯底里大喊要宰了他,把可乐泼了张明一脸,他们分手了。

张明再次遇到吴迪时,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张明一伙又一次冲进客房进行敲诈时,发现床上的女人竟是吴迪,她一边起身慢慢穿上衣服,一边冷笑地看着狂怒的张明。从此,吴迪开始成天和这些渣子一起鬼混,方方说这姑娘已经完了。满腔的愤怒促使张明一次又一次的作案。一天他回家倒在床上,听到一个女人低声啜泣,她就是吴迪,她紧紧抱住他,哀恸的抽泣,她拧亮台灯凝视张明,接着她绝望而凄楚地一笑,关灭了台灯走了。不久张明一伙事发,他被关进了监狱,后又因病改判监外执行,片警告诉他吴迪切腕自杀了,他知道她是因爱他无望而死的,他的精神垮了,又住了一个月医院,出院后便去海边休养,期望能摆脱噩梦的折磨。

在轮船上,他认识了一个叫胡昳的女孩,他们一起看海水和日出,在海滨浴场玩沙、游泳,在海岛的尼姑庵里烧香,张明始终不能摆脱过去的阴影。胡昳认识了两个来追女孩子的小瘪三,可她相信他们就是两个青年作家,答应他们约她一起去游夜泳的要求,张明告诫她慎重点,可是她坚持去了,一夜没回来。张明在空旷的海滩上发现胡昳在独自哭泣,头发和衣服都是湿淋淋的。她对张明说:“我完了。”张明说:“想开点,现在刻骨铭心的惨痛,过几天就会烟消云散怎么来的,怎么回去,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胡昳听话地点点头,第二天张明送她上船。随着回程的开始,她又回到旧有的她所熟悉的另一个世界去了。

送走了胡昳,撕碎了胡昳留下的地址,张明又去了寺庙。海天佛国,寺庙里还举行隆重的法事祭奠。晚上他在隐隐传来的钟鼓和颂歌声中安然
入睡了。

【评析与欣赏】

1988年,王朔的4部小说被搬上银幕,它们如同一捆集束手榴弹在影坛上炸开来,其中《顽主》得了“金鸡奖”最佳影片的提名,《轮回》荣获了“金鸡奖”最佳摄影的提名,《大喘气》参加了法国“戛那”的“金摄影奖”的角逐,而《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也在影坛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因此,有人把1988年的影坛称之为“王朔年”。为什么王朔的作品引起人们这么大的兴趣呢?应该说他在电影界的走红绝非个人选择的结果,而是时代情绪在电影界的反映,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活和艺术已经融为一体,王朔影片中的怪异现象大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王朔的小说多以无业、个体青年为主角,多少都与黑道沾点边,王朔的成功不只在于他写出了这样一批特殊的、过去不曾在作品中出现过的青年形象,这样一种独特别致又有些神秘的生活,更在于他借这些人物说出了或做出了人们想说想做而又难以说出或做到的话与事,因此普通老百姓尤其是青年人觉得王朔的活法儿和写法儿特痛快、特开心、特解气、特过瘾!王朔像一个在恶作剧中亵读了十字架之神圣的顽童,将一些所谓不配登堂入室的“街头青年”、小人物以正面描写的方式堂而皇之地载入作品,以调侃、嘲弄、挖苦、“游戏人生”的放肆面孔出现,一种若有若无的焦虑与厌倦取代了传统艺术的理性与政治性内容,一种玩世不恭的戏谑取代了社会批判与思考,新旧交替时期的躁动不安的观众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了一种宣泄,一种满足,一种抚慰,因此我们有必要带着极大的兴趣来关注和研究王朔的作品。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如同《轮回》和《大喘气》一样,都是写一个颓废或步入黑道而本性上不乏善良的年轻人有过一番痛苦的经历后萌生出悔过自新的愿望,展示了灵魂对纷乱世界的忏悔。因此,那种把根据王朔作品改编的电影称之为“流氓特色”和“痞子文艺”是极不公平的,王朔的作品很自然地使我们想起法国的新浪潮电影,想起西方的那些“垮掉的一代”或者“愤怒的一代”,他们对政治的失望与诅咒正是他们天真、热情的反馈。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度的人同样有烦恼和阴暗面,如就业、婚姻、家庭、分房、调资、评职称,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分配不公平等等。列宁说:“无政府主义是对机会主义的惩罚。”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王朔式的调侃与嘲弄自有他的合理性,至少比起那些粉饰生活、掩饰矛盾的作品要强上百倍。事实上,我们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所展示的冷峻的现实中,我们不是强烈地感受到影片编导的忧患意识和理想之光么?!张明虽是一个以敲诈为生的不轨青年,可是他们专宰那些来中国大陆寻花问柳的“文明人”,这种行为既有罪恶的一面,也有打抱不平的侠义的一面。他在同吴迪的交往中,表面看去是一个已经麻木的痞子,可是内心深处仍然保留着许多美好的东西,当他与吴迪一起开怀唱歌时,那短暂的欢快中闪露过对生活的热情,当方方打算让吴迪充当亚红的角色时,他坚决反对;当他发现吴迪同外商鬼混时狂怒不止,发了疯一样地作案,反映出他极不愿吴迪的美好形象受到摧残的心态;当他出狱后听说吴迪自杀的消息,他的内心深深地震撼了,精神上彻底垮了,开始了浪迹天涯,颇有点宝玉最后出家的味道。而他与胡昳的交往中,一直没能摆脱吴迪的阴影,在她面前更多的是以“长者”的姿态出
现,吴迪的死和胡昳的受辱像重重的一击,终于唤醒了张明的良知,使他的灵魂经历了一次“净化”,所有这些难道不正是影片创作者理想的光芒和对美好的呼唤么?!

张明像王朔小说中所有的人物一样,既不是英雄,也不是魔鬼,他们都具有冷漠嘲讽的心境和激烈反叛的行为,传统思想和道德规范对他们缺少约束力,成天奔命于物质,但却真正受累于精神,那些往往被人们认为最玩世不恭的地方,恰恰是他们最痛苦的反应。这是一群实实在在的大活人,是善与恶、美与丑的统一体,或者说“半是魔鬼半是天使”,或者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虽然这种性格与我们传统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大相径庭,却有着真正的艺术生命力,因为艺术家毕竟是在写人,而不是造神或造鬼。影片的另一重要人物吴迪虽然思想意识上很开放,但在心态习惯上却还是传统的拘谨的,她是在这种心态与思想意识的撕裂的痛苦中死去的,很大程度上,这正是我们当代青年文化的一个缩影。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结构仍属传统的经典叙事构型:完整、闭锁的情节链,流畅的叙事语言,个体鲜明的人物,这种叙事模式很容易引起大多数观众的认同,因此王朔有时又直言不讳地说“传统没什么不好”。他的作品的另一特色是炉火纯青的对话。他的语言一反中国传统的影射含蓄,嬉笑怒骂、无所顾忌、痛快淋漓,用他自己的话说:“一落笔就不能容忍哪怕一页平淡无奇,要么有激情、要么有悬疑、要么有机智、要么有幽默”以往我们经常听到外国影片中的叫人啧啧称赞的对话,今天我们惊喜地发现,中国电影的对话也能写得很棒!王朔影片中的那些极为精彩的对话,促使人们考虑我们过去在探索电影本体时是不是过多地强调“造型意识”,其实,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在电影手段中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像《无极之路》这样的电视片甚至几乎全部由语言元素构筑而成,不是给我们以莫大的启示么?!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上映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有的认为这类玩世不恭地嘲弄生活的形象的出现,决不是思想解放和艺术进步的健康成果,而是某些社会思想畸形发展的畸形结果,艺术形象可以写痞子,但不能用一种同情的眼光展示精神失落者。更有甚者,有人把银幕上的这种以“游戏人生”和“游戏政治”的调侃、嘲讽为特色的作品斥之为“痞子文艺”。这种看法未免过激而失之公允,但却提醒人们必须很好处理艺术中的“度”的问题。有篇文章说王朔成功的奥秘在于为自己涂抹灰暗色彩的同时,没忘记刷添些亮斑,即所谓“八分负值,二分正值”的理论。虽然我们的党存在一些不正之风,我们的社会还有不少阴暗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党的主流仍是好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精华大部分都在党内,因此,在这一基本事实的前提下,再用“八分负值,二分正值”的标准来表现今天的中国社会的现实,调子必然就会显得有些灰暗了。
(邓烛非)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作为故事本事参与叙事

作为故事本事参与叙事   电影叙事即是用电影语言讲故事,叙事即讲故事,而故事需要“故事本事”,所谓本事即本文故事材料对象的原始事件,可以使现实中实际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也可以是推论出的作为本文故事的背景和依托的虚..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