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霸王花_电影故事梗概|评析与欣赏

1990年 彩色片
摄制:八一电影制片厂

编剧:构颖

导演:龚艺群王晓民

摄影:蔡抒南王卫东

演员:邹倚天(饰欧霞)张敬(饰文丽)闵朝辉(饰田娥)黄莉(饰谢蓉蓉)李侠(饰方化强)前明华(饰吴戈)

【故事梗概】

欧霞、田娥、谢蓉蓉、文丽4位年青姑娘进了“武警擒敌大队”,当上了令人羡慕的武警队员。没有想到的是,第一天她们就被剪去了秀发。紧接着是严格的训练,从走正步到跑步到压杠铃下蹲以增长腰腿肌的力量。一项接着一项,累得她们疲惫不堪,叫苦连天。进入对抗阶段时,队长兼教练员吴戈告诉她们:“要想摔倒别人,先得学会挨摔。”果然,男队员们一个个虎背熊腰,上来以后,就把她们无情地摔倒在地。这时,姑娘们开始懂得,“这里只有军人,没有女人。”经过反复的锻炼,姑娘们自己都感到了惊讶,她们柔弱的体内,居然蕴藏着那么大的韧劲与忍耐力!

又经过武装拉练,五项训练等,她们逐渐进入了“自觉训练”的阶段,变得成熟、坚强起来。在最后的追捕被通缉的要犯中,她们终于以出色的表现,证明了自己是一名合格的武警队员。

【评析与欣赏】

很明显,这是一部强动作性的“类型片”。经巧妙地借助于武警队员的职业训练,铺排情节,编织故事,以引人入胜。严峻的警员生活、神秘的训练过程,与柔弱、文静的姑娘之间,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似是两个截然无关的天地。然而,由于某种特殊的需要,而使一群姑娘来到了这座严肃的军营;那么,这里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正是利用这样一种好奇的心理,类似的职业片便层出不穷。

也正因为有着如此的创作动因,这样的类型片便非常注意充分地利用“生活”的素材本身,并往往以此作为叙事的主线。其中突出的是人物与职业训练要求的矛盾。这里既有一般女性特点与警员要求之间的矛盾;也有人物个性特点与警员要求之间的矛盾。前者为主,构成了类型片的基础部分;后者为辅,为一般性的描述增添了情节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影片的最大特点与好处是拍得规范严整、生动有趣。摄影机的镜头像是一个“隐身”的导游,带着我们走进了这座“武警擒敌大队”的大门;并让我们跟随着欧霞、田娥、谢蓉蓉、文丽几位姑娘,目睹着她们从入伍到毕业,从舍不得一头秀发,睡不惯上下铺,叠不好床被的普通姑娘成长为出色的武警队员的全部过程。

创作者抱着这样一个宗旨,认准这样一个目标,心不旁骛,目不斜视。所以,他们能够坚决删除那些不必要的内容,诸如具体的时代背景、复杂的社会矛盾,以及某些琐屑的生活困难。他们选取的,只是与警员训练、成长的有关的内容。这样,他们就做到了于“单纯”之中求丰富,求生动。与之
相应的,是叙事上的顺序式的叙述,它看似呆板,实际上非常得体,突出了朴实、逼真的审美追求。

因而,几乎是没有多余的镜头,影片一下子就进入了情境。从姑娘们的到来,到第一天的理发,到按军人的要求整理内务,到正式开始训练。全面按照“生活”的流程自然地展开。随着训练的难度增加,要求提高,情节也愈来愈紧张,故事也愈来愈动人。一般的故事片是通过人物矛盾的加深,人物处境“危机”的加重,来增加情节的紧张度的;但在这部作品中,它借用的是生活过程的本身,是把“训练”的内容与要求作为了推进故事的动力;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视之为“情境戏剧”,是人与自然、与环境的搏斗。尊重生活这是作品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事实也正是如此。如果说“理发”、“整理内务”之类主要只是转变人的心理与习惯的话;那么,“走正步”、“跑步”、“压杠铃”之类便是需要付出汗水与辛劳的人;而到了“武装拉练”、“五项训练”等时候,它简直就需要姑娘们以自己的全部潜能与毅力来进行拼搏了。从经得住对手的打击到能够打败对方,姑娘们要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啊!朴实并且生动地表现出这一切的作品,不能不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尽管在题材的选择和叙事方式与风格的确立上,它可以更多地借用生活的原有素材与形态;但作为一部故事片,它依然要创造形象,塑造形象。否则,它就可能流于“纪录”,而不成其为“故事片”。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里的人物形象有着一种特殊性:她们具有类型化的特点,是“类型”与一定“个性”的结合体。

这可以说是“类型片”对人物形象刻划的特殊的要求。“类型片”在更大的范畴内属于“通俗艺术”。而“通俗艺术”是一种适应一般观众需求的艺术,它不必像“艺术影片”、“严肃艺术”那样刻意追求人物形象的深刻性与独特性。也正是依靠着“类型”性,它们具有了一种概括的力量,实现了人物“普遍性”的品格。同时,一定的“个性”又能使之具体可感,从而具有了艺术形象的特征。在“类型片”中,适应广大观众欣赏需求而准确、妥善把握人物“类型”与“个性”的关系,往往是作品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

在《中国霸王花》中,这一课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具体地说,它既注意到了,并牢牢把握住了4位姑娘的“女性”的类型;也注意到人物适度的个性化。因而,它让谢蓉蓉带上了“傲气”,使文丽持有了“娇气”,而使欧霞深情、机敏,并患有“恐高症”。

更难得的是这些性格都是在情节的发展中完成的。女性的柔弱与军营生活的严格要求的矛盾,是作品情节发展的主干,姑娘们从不适应到适应,到完全的合格,可以说是重新塑造了自己。而不同的“个性”与客观生活的矛盾,则使情节更生动,更有趣,更具生活的血肉感。

比如姑娘们刚进武警大队,情节便按照人们可以猜想得到的逻辑展开。一切都不适应,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与做起。但是,突然之间,吴戈与谢蓉蓉却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原来,欧霞被任命为代班长,谢蓉蓉被任命为代副班长。“傲气”的谢蓉蓉很不服气:因为,在她看来,欧霞不过是个普通的姑娘,而她已有一定的武功基础,代班长非她莫属。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一番兴冲冲的表演,却被队长兼教练吴戈斥之为“花拳绣腿”,根本不被重视。于是,她就要求与吴比武,结果是一败涂地。作为姑娘们正式训练前的一幕“序曲”,它如同奇峰突起,生动活泼,极富情趣。这场戏所以成为
作品的一个有机的部分,就是因为它是人物性格的产物。它不但表现出谢蓉蓉稚拙的傲气,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全面训练将是多么的严酷。而且,它还告诉我们,在这样一个新的环境里,无论你自以为有多少“资本”,都必须从“零”开始。

“类型片”的最重要的技巧是对于欣赏心理的准确判断与把握。它不但要求艺术家能准确选择观众所感兴趣的题材;而且还要求你运用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并以鲜明的节奏调动、刺激观众,使他们把欣赏的兴趣维持到影片的结束。

“平衡——打破平衡——平衡”的往复转折是艺术节奏的基本手段与形态,在影片中,它被艺术家运用得非常纯熟。如果把姑娘们兴致勃勃来到军营视为一种“平衡”状态;那么,“剪发”、“内务检查”便打破了“平衡”;在姑娘们完成了这些工作之后,情节又处于“平衡”,然后吴戈的教育,比武获胜又使之归于“平衡”,在正常训练的关系“平衡”又被打破新的矛盾不断产生,新的情境不断展现,故事也就在这种鲜明的节奏运动中推进。它吸引着我们始终凝视着银幕,品味着姑娘们新的人生的展开。在平缓的生活流程中,它时有惊人之笔,艺术家在银幕节奏与观众心理的契合上,显示出了对类型片技巧的纯熟的把握。

最重要的,是作品在主题上的提炼。我们在形式表现上把它认定为一部“类型片”;但在思想内容上,我们却不能不说这是一部主题严肃的作品。它描写的故事是姑娘们从老百姓到武警队员的演变;然而在主题上它却通向了“人的成长”。

欧霞的第一人称的内心自白,以画外音的方式向我们点明了这一主题。在对抗训练结束后,欧霞的回忆旁白说:没有想到我们这些姑娘的身上,“居然蕴藏着这么大的忍耐力与韧劲呢!”一句“点睛”之言,不但总结了训练的结果;而且说明了训练对于人的成长的意义。它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对人的潜在能力的挖掘与开发,欧霞体会到了这一点,说明她通过训练,在人生的道路上已登上了一个新的阶梯。

歌曲的穿插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在五项训练时,文丽柔弱胆小,遇到了困难。歌声唱道:“一个人不能同时踏在两条征途,我选择了这一条,就要迸发出生命的全部光华”也把训练与人生联系在了一起,表明了姑娘们“成长”的决心与意志。

最令人激动的是欧霞在影片高潮中的表现。这位患有“恐高症”的姑娘,在10米跳台跳水的训练中几乎被淘汰;但在最后追捕要犯的斗争中,却在高空索道上与敌展开了顽强的拼搏,并最后克敌制胜,使罪犯掉下缆车摔死。仅仅认为她们学会了本领是远远不够的,姑娘们在军营中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大写的人”!看似“娱乐”的功能里,具有严肃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们使之融合了教育功能。这也就是该影片做到了寓教于乐。
(彭加瑾、张春如)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就是指相对于我们来说所存在的不同群体,也就相当于研究者对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进行全面的挖掘和研究,对区别于自身的文化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展示。而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他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