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彩色片
摄制:西安电影制片厂
编剧:张锐
导演:姚守岗
摄影:米家庆
美术:戈跃
作曲:李耀东
王栋
主演:金鑫(饰石头)胡兆峰(饰黑牛)陶虹(饰杏花)许还山(饰大把式)
【故事梗概】
20年代中期,黄河上游的山路上,恶霸戈四爷带马队正在追赶少女杏花,她是戈四爷抢去的13姨太,没入洞房就逃了出来。危急之时,筏子客黑牛搭救了她。
夜晚,石头在守滩,黑牛带着杏花来到滩上,石头告诉黑牛已经封滩了,因为封滩后女人是不能到滩上来的,石头就让黑牛把杏花带到野鸭滩暂避。
翌日清晨,黑牛见到杏花长得美丽,不能控制自己,用强暴手段占有了她。杏花羞恨难当,扑入黄河,被前来送饭的石头救起。
戈四爷多方查寻,终于打听到是马家镇的筏子客收留了杏花,他仗着自己的权势,断了他们的生计,并将筏子交给上河的筏子客,引起两地筏子客之间的争斗。大把式申明大义,从筏子客的共同苦难命运出发化解了这场恶斗。
此时,杏花为了不连累下河筏子客,只身来到戈府,凶残的戈四爷将她带到荒郊,要凌辱并残害她,被追踪而来的石头解救。戈四爷在与石头撕打格斗中失足掉下悬崖,落入滚滚的黄河。
石头救了杏花,杏花深深地爱上了他。石头也在默默地爱着杏花,但他知道,杏花是黑牛带回来的,黑牛以他的方式也在爱着这个姑娘,为了与黑牛的兄弟情义,他拒绝了杏花
这一切被大把式和欠奶奶得知,他们商议,只有天断姻缘解决这一难题。月夜,杏花亲手把一枚铜钱塞到糕里,黑牛和石头谁吃着铜钱,谁就娶杏花为妻。可是,这次月老似乎没有断出姻缘,两人谁也没有吃到糕里的铜钱。
戈四爷失踪,马管事又把筏子交给大把式他们,筏子客们又开始了闯滩走峡。半路上遇到了土匪枪击,又碰到险滩急流,为保住筏子及众筏子客的生命,石头不幸殉难于鬼门关,黑牛在他鲜血淋淋的胸口,看到了那枚珍藏的铜钱。
河滩上,黄河边的人们为石头举行公祭,高高飘扬的招魂幡庄严肃穆,激越的太平鼓震撼人心,寄托着对死去亲人的崇敬、思恋和深情。
正在这时,被人救起的戈四爷带领马队冲到河滩,妄图抢走杏花。
在紧张的对峙中,大把式慷慨陈词:“自古以来,女人上筏,冲犯河神,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忌讳。今天,我要破祖辈的规矩,要带苦命的杏花离开马家镇,敢豁上命的,跟我上筏!”说着拉起杏花上了大筏
戈四爷等在愤怒的人群面前束手无策,惊恐不安。
筏子载着大把式、黑牛、杏花越行越远,眼前只看到滚滚的黄河激浪。
【评析与欣赏】
影片《筏子客》是以20年代为背景,表现黄河上游一带一群以筏运为生的穷苦百姓在生活中与恶势力和险恶环境进行拼搏和斗争的故事。以大把式、黑牛、石头为代表的穷苦筏子客从恶霸地主戈四爷魔爪下救助一个弱女子杏花,作为故事的主要贯穿线索。其间描写了黑牛、石头和杏花3人之间的爱情纠葛,表现了上河和下河两地筏子客之间的矛盾等情节。从这一群一贫如洗、浪迹天涯、敢爱敢恨的筏子客身上,显示和张扬了西部人——我们民族那种如黄河一样的不屈不挠、慓悍刚强的秉性、气度和觉醒,表现了我们民族勤劳、善良、宽厚的优秀品质。因此,评论界一致认为《筏子客》是一部富有新意的西部影片。
影片的新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影片借救助杏花逃出魔爪的行动,展示了筏子客们非同寻常的崇尚仁义、扶危济困的品格特征
影片开始,当大把式知道杏花确实被他手下的筏子客藏匿时,他的确震怒了。他举鞭狠命抽打石头那一幕是触目惊心的。大把式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筏子客救助杏花的举动,不仅要得罪戈四爷,危及他们的生计、生存,而且是与他们坚信和恪守的道德规范、祖辈禁忌相抵触的。筏子客祖祖辈辈信奉在走筏之前,要祭奠神祗,驱赶阴气,封滩后女人和一切雌性动物不得上滩的信念。即或如此,当戈四爷的狗腿子要当着大把式的面带走杏花时,他仍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你们抓人到别处抓,我们筏子客不卖人!”前后看似矛盾的戏真实地反映了事件本身的严峻和在大把式内心引起的激烈冲撞。正是由于有了上述描写,影片结尾,他在戈四爷的枪口底下亲手拉杏花上筏,并喊出:“杏花,跟我上筏去今天,我就是要破一破老祖宗给咱们留下的规矩老天爷要降灾降祸,我这把老骨头担着!”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影片的编导者通过救助行动的刻划不仅展示了筏子客们的正义品格,而且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与思想观念的变化,记录他们挣脱沉重的精神枷锁的历程。进而表现了筏子客们在经受了激烈的善恶之争后的觉醒和对传统中那些落后愚昧的观念的超越。
二、影片通过黑牛、石头和杏花的爱情纠葛及上河和下河两地筏子客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化解,展示了劳动人民善良、宽厚、真诚大度的优良品格影片中,石头与黑牛是一对生死相依的兄弟,杏花的出现同时激起了他
们心头的感情波澜。他们爱的方式各不相同,石头内向深沉,黑牛放荡不羁。然而,为了成全对方,他们又都痛苦地压抑着自己。一位长期居住在美国的台湾女作家杨美惠看了《筏子客》后说,她不明白,两个男人同时爱上一个女人,为什么却让来让去,最终还得通过吃铜钱这种近乎赌博的方式来决定这个女人的归属。因为她生活在金钱社会,很难想象中国人宽容、大度、讲义气和自我牺牲精神。
由于恶霸戈四爷的从中作祟,再加上黑牛的简单粗暴,上河和下河的筏子客一度矛盾发展到激化程度。大把式按照规矩命令将黑牛捆杆沉河,让河神爷定命,那真是令人回肠荡气的一场戏。大把式义肠侠胆,黑牛舍生陈情。他们终于以生命作代价,感动了上河的筏子客。于是,上河的筏子客毅然上滩,而下河的筏子客在自己已经断顿的情况下,却忘不了对上河穷苦兄弟解
囊相赠。这种古道热肠,侠骨丹心,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真实写照吗!
在走筏中遇到了土匪的袭击,恰巧又在险滩急流之中,为了保住筏子和筏子客们的生命,石头不顾个人安危牺牲在河滩上,当黑牛前去救他时,才在他的胸前发现了那枚定婚的铜钱。石头这种正直善良、宽厚待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都不无教育作用。
三、影片通过情节的叙述和人物的描写,向观众展示了大西北的风土人情和古老的民俗文化,丰富了影片的思想内涵
《筏子客》也和其他“西部电影”一样,以较多篇幅写了画部特有的自然景观、乡风民俗,令人赞赏的是这种描写不是特意展览,也不是“贴”上去的,而是与情节的发展,人物情绪的展示结合在一起。如咬铜钱定姻缘的戏,有内涵,有悬念,有情趣,十分传神地刻划了石头、黑牛、杏花3人的心态特征。石头为救众人,命丧河滩,人们在黄河滩为他公祭,高高飘扬的招魂幡庄严肃穆,激越的太平鼓震撼人心,既渲染了石头的灵魂不灭,精神长存,又把众人对石头的崇敬、痛悼之情推向了顶点。从这里不难看出编导的艺术追求与功力,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影片的不足主要有两点:一是表现筏子客在黄河上行筏的艰险,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场面和镜头太少;二是对女主角杏花这个人物的性格刻划不够准确,她为了反抗戈四爷的欺压,逃了出来,说明她的性子刚烈,然而她被黑牛强暴后,在性格刻划方面却没有什么变化,这是不符合她的性格逻辑的。
(焦思温)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