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彩色片
摄制:台湾
原著:亦舒
编剧:万仁
导演:万仁
摄影:杨渭汉
演员:苏明明(饰杨之俊)吴佩瑜(饰杨陶陶)陈俊生(饰叶台生)
林翠(饰外婆)曾江(饰叶成秋)
【故事梗概】
杨之俊在台北一家装璜公司,她17岁时候,一位叫英念智的老师给她辅导功课,产生忘年师生恋,英念智移居另娶,之俊生下陶陶。
陶陶长到17岁,无拘无束。一天之俊陪成秋打网球,成秋告诉之俊他有一幢房子,要之俊来装璜,顺口说陶陶要参加选美。之俊回到家追问陶陶此事,之俊母亲说这有什么不好?当年在上海如果有选美,她也会参加的。
回到家里,陶陶对妈妈说:叶叔叔不错,跟妈妈蛮配对。之俊说那是不可能的,台生小她四五岁。之俊再三嘱咐不准陶陶参加选美。陶陶说要像叶台生叔叔那样,到美国学服装设计,要妈答应她向叶叔叔学英文。之俊说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
之俊在电视中见到陶陶参加选美,回到家里对陶陶说因为看父亲外科手术没去陪她,向女儿道歉。女儿反唇相讥,要妈妈不要管她,说妈妈生下她每分每秒都在后悔。之俊说:“17年前没后悔,17年后也不会后悔。”突然女儿告诉之俊,自己怀孕了,是跟母亲不认识的人,之俊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女儿对妈妈说自己已拿掉了不用耽心,之俊翻开陶陶被褥想看,陶陶拉起棉被把自己身体裹得更紧。
之俊与母亲、叶成秋送陶陶上飞机赴美国工作,外婆交代陶陶到了美国见到她爸爸要打电话回来。之俊的母亲坐进成秋的轿车而去,当之俊钻进自己的轿车,传来台生的活动电话,说找那老的一位杨小姐,又不言语。之俊的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北行,台生的轿车紧跟,尔后是红色敞篷的轿车,3位提琴手拉着抒情的音乐
【评析与欣赏】
万仁自1987年导演《惜别海岸》之后,有4年时间没作品,经过两年时间的资金筹措和人事器材的筹划,中影在万仁获得台湾电影事业基金费资助下,让他导这部影片。万仁,本名万仍,原籍福建晋江人,生于1950年,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外文系,是美国加州哥伦比亚影艺学院电影硕士,执导作品有:《儿子的大玩偶》(第三段)《苹果的滋味》、《油麻菜籽》、《超级市民》、《惜别海岸》、《胭脂》。
《胭脂》由万仁亲自改编自香港作家亦舒的同名言情小说,原著叙述香港社会一个没有男子的女性家庭,祖孙三代,人生道路各不相同,爱情波折出人意外。34岁的杨之俊,没有经过热烈的初恋,却在17岁生下女儿,自此后怨恨绵绵、对婚姻爱情心灰意懒,鬼使神差,偏偏碰上了颇具学识却是
花公子的叶世球,两人恩怨悲喜,若即若离,叶转而去追求她的女儿、港姐亚军杨陶陶。这位新一代的少女,先与男模特儿两心相悦,后与许导演两情缱绻,最终与风流倜傥的叶世球联袂而去,正式向杨之俊求婚的竟是母亲几十年来的老情人叶世球之父、大商家叶成秋。万仁一直被认为擅长描写社会中下层面小人物的生活,而在《胭脂》中,他将原著的时空背景由香港改为台湾,当代台湾祖孙三代女性,跟一对父子之间复杂微妙的感情关系,具有爱情通俗剧的元素。万仁一反以往的作品,《胭脂》的故事纠葛于两对母女、纵横三代人之间,其情节反映时代变迁,又不同于万仁以前的作品中《油麻菜籽》的传统和宿命。女主角杨之俊夹在代表传统的母亲与代表现代的女儿之间,她既来不及攀住传统的尾巴,又抓不住下一代的新潮,要吃力背负上一代的包袱,又要努力调适下一代的重负。她代表最尴尬的一代。影片以中产阶级、生活条件不错的单亲家庭为故事中心,并对男女之间的感情刻划较以往细腻。藉女主角与其母其女、三代间的爱情与家庭,爱与恨,矛盾与谅解来描绘90年代台湾都市新女性。导演依然延续他过去的艺术风格,电影里的人物自觉或不自觉地身处于困境之中,并努力地调整在这种困境下的心情和感情。编导刻意用清淡雅致的方式来说故事,抛弃了一般同类影片的煽情滥情,企图藉此提高全片的文艺层次。
《胭脂》是一部对爱情、亲情与友情都有另一种解释的故事,同时对现代都会单身贵族、单亲家庭及不婚妈妈的现象提出危机与转机。编剧以闪回的方式铺陈三代母女为主轴的感情世界,再以副线人物与主轴线构成网状,心理层面关系复杂,每个人都承受来自他人爱情事件所衍生的压力,情绪随事件渐层发展,收放自如且简洁有力。这部难缠的女性故事,是台湾现实中产妇女家庭样态的取样,它表现的还是整个台湾社会。
影片以之俊和台生的情感发展为主线,以之俊意识流回溯她与家庭教师的恋情,以之俊继母的回忆、台生父子的回忆叙述交代杨家和叶家老一辈的爱情纠葛,恩恩怨怨。导演把一个完整的故事,通过追叙、闪回,故事里又有故事等套层多重结构,交代一个祖孙三代女性和一对父子的情感交结,各自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说明到80年代以后,被传统束缚的台湾上下代,已摆脱了宿命的包袱,找到了她们生活的价值与方式,而年轻一代永远不受拘束自有主张;最尴尬的反倒是三四十岁的那些人,夹在时代嬗变中,被动地随着潮流走。剧中未婚妈妈杨之俊在单亲母亲的教育下,长大后自己也因为一段不成熟的感情,成为单亲的妈妈。面临为人母、为人女的深刻感慨,个性好强果决独立自主,而情感又纤细,为生活把自己包装于感情之外,努力为自己挣得一片天空。她无法挣脱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非常无奈。有一天,她母亲当初的情人叶成秋和他的独子叶台生突然出现,使得祖孙三代的3个女人,陷入感情的困境。杨之俊和她的女儿陶陶情不自禁地喜欢上这对父子,但叶成秋父子,却都喜欢上杨之俊。
之俊的母亲(陶陶的外婆),当年与男友分手后,从上海来到台湾,一手抚养大与杨又章生的女儿之俊,虽然历经了大富大贵与流离颠沛、起起落落,但仍然不改当年在上海时的小姐的娇贵和追求幸福的努力。
之俊的女儿陶陶,这位有着集外婆和母亲的宠爱于一身的少女,是这个家庭青春与快乐的来源,但是,从小在一个没有男主角的家庭中成长,虽然外婆、妈妈的爱弥补了父爱的不足,但是这个家庭似乎受到某种引起残缺爱情的诅咒,在外婆的老情人及他的独子出现后,这对风度翩翩,气质不凡的
父子档,爱上了她的妈妈,而她对叔叔辈的、妈妈情人的叶台生倚恋,使得原来地基已不稳健的城堡——三代祖孙女性家庭,为之地动山摇。最后她到美国求职,去见生身父亲,追求自我生活价值。
影片采用意识流手法,杨之俊潜意识闪回的黑白回忆片段:一、之俊生日在公司办公室外,台生刻意安排3个提琴手演奏生日快乐时,她回忆起头靠在家庭教师念智后背美好的情景;二、是在台生家研究装璜,台生安排3个提琴手演奏,之俊与台生相搂曼舞时,她回忆起念智抚摸自己的肩膀;三、是台生到之俊家里教陶陶念英文,之俊回忆念智教她英文,之俊头靠念智的肩头;四、是她去医院探望父亲回来与母亲争吵后,回忆她生下陶陶后,小刀割腕自杀倒地。叙述之俊对念智的难以忘怀的感情,在母亲的压制下产生的爱情悲剧。这种黑白回忆片段与现实生活中,之俊和台生之间恋情的发展,交叉并行,使用段落并列蒙太奇剪辑,细腻地刻划之俊处于传统世俗、与现代观念之间,内心感情的挣扎,对过去与教师的师生之恋是强烈的,但又很模糊,现实中对台生的感情由共事的晚辈看待,触及感情由排斥、徘徊,到容纳,其情感色彩由淡渐浓。过去时空、现实时空交替,以及台生的回忆、继母的回忆交代,使得这部电影三代母女与一对父子的感情纠葛繁而不乱,清晰明了,在台湾电影中的同类题材,其娴熟手法实属少见。影片整体风格而言,注重写实主义,人物是现实取样,场景呈现出都市生活样貌,包括整个台北新老繁华的街区、高速公路、机场,诸如台北的车潮、快速的台北都会生活节奏,社会生活的现代感、流动感,拍得比以前通俗。加上诸如3个提琴手在之俊生日、给成秋装璜房间之俊和台生曼舞、送陶陶离开机场后在敞篷轿车上演奏音乐,都带有浪漫的情调,渲染角色情感色彩,增加艺术品味。
影片的另一艺术特色是,均衡的画面构图,和主要演员自然、生活化的表演,使此部影片呈现出万仁电影中少有的美感。如果在万仁的《油麻菜籽》里擅于用平实寓意象征的电影语言,以及长镜头运动的恰到好处,甚至如妙笔生花。那么万仁在《胭脂》中仍然维持着一种平和、朴实的艺术风格,在构图上讲究意象、均衡,主角位于画面的位置多与角色的内心情感相联。也表现了现代大玻璃室内与室外的隔膜,人际关系若近若远的疏离。
可惜影片对于故事本身的剧情架构仍采用一厢情愿的安排,并且对主要角色的心理状况也欠缺深入刻画,因此使这部拍得相当漂亮精致的影片,显得说服力薄弱。
(陈飞宝)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