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魅力_电影皇后胡蝶

胡蝶自幼性格开朗,喜好新鲜事物,对传统的表演艺术很是入迷。由于常年跟随父亲在铁路线上奔波,在大城市生活的时间远远少于在乡间小镇,远离大城市的生活显得单调乏味,因而特别盼望节日来临。每逢中国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乡间小镇的娱乐庆祝活动则别有一番热闹和情趣。父亲对胡蝶是宠爱惯了的,因而逢年过节,父亲总是带着胡蝶穿行于大街小巷,只要附近什么地方有戏曲演出,特别是儿童最爱看的木偶戏、灯影戏之类,更是不会放过。这些走街串巷的民间表演团体,说不上有多高的艺术水准,所演的故事,也不外乎才子佳人、神仙童话之类,但仍让胡蝶着迷。她尤其钟情于灯影戏,灯光透过皮影产生的效果,几分夸张,几分虚幻,比起实实在在的真人或木偶来,胡蝶觉得有了更多的想象的空间。看着布幕上一个个活动的剪影,胡蝶在她那小小的脑海里,为他们添上了生动的眉眼口鼻,真是兴味无穷。当她第一次观看电影时,则更为电影所倾倒,神奇的电影令她兴奋不已。

1922年的一天,14岁的胡蝶坐在广州的一家电影院内,急切地等待着影片的开映。影院内灯光渐渐隐灭,银幕上亮出了两个大字:《海誓》。这是由上海影戏公司拍摄的一部国产故事片。[2]

随着银幕上故事情节的展开,胡蝶的心被影片抓住了。年青英俊但家境贫寒的画家周选青与美丽的妙龄少女福珠相爱了,他们互相盟誓,永远相爱,如有负心者,必蹈海自杀。但福珠却没有能经得住富有的表哥的诱惑,竟毁前约,允诺了表哥的求婚。当她与表哥在教堂中举行婚礼时,忽然良心发现,幡然悔悟,逃离教堂,复投奔画家。画家正伤心不已,见福珠前来,遂痛斥其见异思迁,拒而不纳。福珠想起所立誓言,掉头奔向海边,欲蹈海自尽以谢画家。画家在福珠离去后猛然惊醒,急追至海边,救起福珠,有情人终成眷属。胡蝶的心情随着剧情的变化而起伏,直到影片圆满的结局,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其实,《海誓》这部影片情节很落俗套,风格又很西化,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没有什么长处,但这些文明戏中常见的场景在银幕上显现出来,对于胡蝶这个14岁的少女来说,仍感到说不出的新奇,女主角的扮演者殷明珠也令胡蝶钦羡。在封建意识十分浓厚的当时,女子是不能抛头露面的,即使是在广州、上海这些风气比较开化的沿海大城市,女人登台演戏也还是不可想象的,在标榜戏剧革新的新剧(文明戏)舞台上,所有的女角也无一例外的是由男演员反串,更不用说能把人的面部放大几倍乃至几十倍而使其毫发毕现的电影了。中国电影有史以来除了在1913年由黎民伟在香港拍摄的《庄子试妻》短片中,黎妻严姗姗饰演使女偶尔露了两面外(该片的女主角仍由黎民伟反串),一直没有女子敢于登上银幕,殷明珠是上海影坛最早的女演员之一,可谓开风气之先。

殷明珠于1904年出生于江苏吴江县的一个书香人家,其父是一位画师,在苏浙一带小有名气,但去世较早。其父去世后,家道中落,举家迁往嘉兴,不久再迁至上海。殷明珠就学于由洋人所办的上海中西女塾,饱受西方文化的熏染,学会了歌舞、游泳、骑马,甚至会开汽车,又生得美丽动人,被推
为校花。她喜着洋装,又常摹仿外国影星装束。她在交际场中结识了但杜宇,应但之邀,勇敢地走上银幕,《海誓》使她声名远扬而成为名符其实的电影明星。尽管有人对她嗤之以鼻,但她的成功为像胡蝶这样的后来者开辟了道路。

1924年初,胡蝶的全家又从广州迁回了胡蝶的出生地——上海。胡蝶入务本女中读书。这时的上海已成为中国电影最主要的基地,胡蝶有机会观看到更多的影片。年初的一天,胡蝶在上海观看了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孤儿救祖记》。

《孤儿救祖记》由明星影片公司于1923年底出品。张石川、郑正秋在分手10年后再度携手,联合周剑云、郑介诚(艺名郑鹧鸪)、任矜苹,五人于1922年3月共同创建了电影制片机构——明星股份有限公司。在拍了几部谐趣片后,“明星”于1923年倾全部资金开拍“长片正剧”《孤儿救祖记》。

该片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描写的是:富翁杨寿昌的独子道生不慎坠马而亡,杨翁之侄道培被立为嗣。道培发觉道生之妻余蔚如已有身孕,恐其生子后妨碍自己继承财产,遂诬余不贞,使其被杨翁逐出。蔚如返娘家后产下一子,取名余璞,蔚如含辛茹苦,育子成人。余璞年届10岁,入杨翁所建学校就读,好学上进,深得杨翁喜爱,但不识此少年即其孙儿。一日,道培赌输,向杨翁索款,翁鄙其劣迹,拒而不允,道培即欲加害于翁,适逢余璞来游,设计相救。杨翁感其救命之恩,延请其母相见方知实情,道培临死忏悔,更使沉冤大白。杨翁诚恳向儿媳道歉,祖孙翁媳,一家团圆。杨翁感念学校育人之功,拿出一半财产,兴办义学,使得平民子弟,皆受教育。郑正秋把故事编得有声有色,曲折动人,有悬念,有铺垫,有高潮,最后苦尽甘来大团圆;张石川在导演时匠心独运,弃文明戏演员不用而启用新人扮演主角,从而摒弃了文明戏演员程式化的表演,演得生动真实,加之影片的主题思想、故事情节和演员的服装、布景的设置都完全是民族化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看完《孤儿救祖记》,胡蝶已是泪流满面,她被深深地感动了。她在心中为这部电影喝彩,看着和她一起走出影院的泪湿前襟的观众,她被电影的魅力所震慑了。除了该片催人泪下的情节以外,女主角扮演者王汉伦也使胡蝶深感兴趣。胡蝶稍加打听,即知道了王汉伦不寻常的身世。王汉伦生于1903年,有着与胡蝶相仿的家庭,其父曾历任安徽招商局、制造局督办,王汉伦自幼即受到系统的西式教育,不幸的是,她16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因而不得不中断在上海圣玛丽女校的读书生涯,不久由兄嫂作主嫁了人。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她毅然离家出走,自谋生路,当过小学教师和洋行的打字员。当明星公司拍摄《孤儿救祖记》四处寻觅具有大家闺秀风范的知识女性来饰演余蔚如一角时,有人向张石川推荐了王汉沦。王汉伦在该片中,果然将惨遭丧夫横祸,又受谗言诬蔑,仍忍辱负重,育子成人的余蔚如的悲痛、愤懑和坚韧不拔表现得淋漓尽致。王汉伦一举成名,被誉为中国第一位悲剧女演员。王汉伦的勇气让胡蝶钦佩,而王汉伦的成功不由得让胡蝶心动。电影以其神奇的魅力,令胡蝶神往不已,而殷明珠、王汉伦等新一代的知识女性走上银幕,已使电影女演员这一职业始为思想较开化的人们所接受。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就是指相对于我们来说所存在的不同群体,也就相当于研究者对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进行全面的挖掘和研究,对区别于自身的文化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展示。而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他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