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初春的一天,一身春装的胡蝶跨入了明垦影片公司的大门,从此成为“明星”的正式成员。
在明星公司,胡蝶见到了“明星三巨头”张石川、郑正秋和周剑云。一年前在她的订婚喜宴上他们对她和林雪怀的热情祝福仿佛还在眼前,当时,胡蝶为“三巨头”的亲临兴奋不已,一种对“明星”的亲近感在她心中油然而生,同时也隐隐感到这是“明星”给她发出的一种信号。对于这个信号,她心领神会,在她的内心,是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加入“明垦”的。想不到,时隔一年,这个愿望就实现了,胡蝶心中充满了喜悦。
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以及在场的“明星”演职员们对胡蝶表示了欢迎。胡蝶看到,较之一年前,张石川还是老样子,高大而略胖的身材不失潇洒,方方的脸上,透出自信;而郑正秋则似乎老了许多,原本矮小的身子更加虚弱了,瘦削的脸上又凭添了几道皱纹,唯有那在深度近视镜后的双眼仍闪烁着奕奕神采;周剑云仍是那样深沉,但他那平静的脸上似乎隐藏着一丝忧虑。
胡蝶和“三巨头”虽说可算是老熟人了,相识至少已有一年,但胡蝶对“三巨头”的真正了解,并由了解到佩服,则是在进入“明星”之后。胡蝶深得“三巨头”的器重,在电影表演方面,得到郑正秋和张石川的指导尤多。胡蝶一直深以甫入“明星”即得名师为幸。胡蝶说:“我进入‘明星’,之后,很得郑正秋、张石川的教导,不仅在艺术修养上,在各方面得益也不少。”的确,张石川和郑正秋对胡蝶的前半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张石川生于1889年,原名张伟通,字蚀川,因“蚀”含有亏蚀之意,张石川在进入生意场后,为讳“蚀”而改为“石”。他是浙江宁波人,生于商人之家,其父张巨和乃蚕茧商人,但在张石川16岁时就去世了。张石川自幼聪颖好强,在父亲去世后,即随舅父经润三来到上海,在经任总经理的华洋公司当“小写”,即负责抄写的小职员。他不甘于寄人篱下,一面刻苦学习,一面寻找脱颖而出的机会。1913年,机会终于出现,美商依什尔聘请他做亚细亚影戏公司顾问,他慨然允诺,从此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
1913年,张石川与郑正秋合作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而成为中国电影的拓荒者。1916年他又与人合组幻仙影片公司,但不久即关门。1920年他得岳父资助而创办“大同交易所”,并不成功,乃于1922年重抄旧业,与郑正秋、周剑云等创办了明星影片公司。
张石川之于明星公司真可谓呕心沥血,费尽心机。作为一位电影实业家,他考虑最多的是如何使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在他的心目中,拍电影就是天公地道的赚钱的买卖”,“他拍电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一个字:‘钱’。他对拍进步电影的态度也很明确,就是利多多拍,利少少拍,不利不拍。”[4]这就使得他不可能十分看重电影“教化社会”的功能,也不能不有损于他对艺术的追求,达到较高的境界。但这不等于说张石川的作品不受观众欢迎,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张石川有时不惜牺牲对高雅品位的追求而一味迎合市民观众的庸俗的欣赏趣味,加之他对电影技巧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他的作品大多极受欢迎,带来可观的利润。
诚然,要使自己在相当长时期内的作品皆为多数观众所欢迎,决非易事,需要艰苦的努力,不断的寻求。张石川对电影事业是怀有一种献身精神的,
“他心里总共只有一件事:拍电影。除此之外,什么也吸引不了他。”最初,他对电影一窍不通,经过反复观摩外国影片,认真思考,反复实践,终于由一个门外汉而成为行家里手,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导演或编导的影片,大多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结构严谨,线索清楚,情节曲折,故事完整,同时又通俗易懂,轻松自如,幽默风趣,在摄影场上,他讲究效率,纪律严明,他不能容忍演员表演马虎不守纪律,出现这种情况,他往往会暴跳如雷,他很善于调动演员,他让演员笑,“有本事叫他们笑破肚皮,要演员哭,又叫他们止不住眼泪簌簌地流。”为了提神,他常吸鸦片,每当烟瘾过足,就显出过人的精力,“几天几夜在水银灯下拍片,喊叫起来,总是声震屋宇,讲起电影故事来,更是眉飞色舞,绘声绘色。”
张石川还很善于挖掘人材,使用人材,“他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费尽心机,多方搜罗,挑选来了杨耐梅、宣景琳,又从文明戏班里挑来夏佩珍,从穷苦的女工家里挑来了阮玲玉,又从‘大中华,挖来张织云。”但是,“他一生津津乐道的还是从天一影片公司手头把初露头角的胡蝶挖进明垦公司的大门。”[5]胡蝶是深感张石川的知遇之恩的。张石川从“天一”的影片中看到了胡蝶的潜质,亲自出席她的订婚仪式为她捧场,又作出决策将她挖至明星公司。胡蝶当时已小有名气。但在张石川眼中,她仍是一块璞玉,“天一”远未使她放出应有的光芒,他有心将她雕琢成材,张石川坦言:“她(胡蝶)最初加入的时候,演技却还幼稚得很。”[6]胡蝶和张石川都感到他们在电影事业上十分投缘。张石川在明星公司是以脾气暴躁出名的,在他导演影片时,很少有演员不被他训斥,胡蝶就是这很少中的一个。按说刚入“明星”的胡蝶,演技仍幼稚,该当受训才是,但胡蝶说:“张石川却从未向我发过脾气,原因是他每次向我讲解剧情,我都细心听,并领会其中精神。”的确,张石川已快就发现胡蝶“有一点特长,就是诚恳耐劳,对于事业有坚强的信心,这态度和张织云、杨耐梅诸人相反。”当时稍有名气的演员,免不了要摆摆明星的谱,摄影棚内也就不大听导演的调遣,而胡蝶的这一例外令张石川喜出望外,他大发感慨:“一个电影演员对于他(她)的事业没有坚决的信心,是决不会成功的,把当电影演员作为达到另一种目的的手段的这种观念,尤其是电影界进步的障碍。”[7]于是,张石川格外上劲地栽培胡蝶。
张石川以其纯熟的导演技巧和卖座极佳的影片使胡蝶很快声名大震,但张石川的“生意眼”毕竟阻碍了他在电影艺术上的进取,真正使胡蝶拍出留名青史的影片的是郑正秋。
郑正秋生于1889年,原名芳泽,号伯常,广东潮州人。“先世为潮州著名巨商,唯乃父改入仕途”,曾任三穗知府。郑正秋幼年时举家迁往上海,少年时代即“颖悟异常,长口才,富反抗性”。14岁肄业上海公学。父母热望他能承祖业,经商或入仕,但他于此两者皆不感兴趣,浅尝辄止,及时抽身,而对戏剧艺术兴趣日浓。身处清末乱世的郑正秋对民主思潮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有一份忧国忧民之心,十分看重戏剧对启发民众教化社会的作用。1910年11月开始以“正秋”为笔名,以“丽丽所戏言”、“丽丽所伶评”等为题,在于右任办的《民立报》上发表戏剧评论,以戏评家的身份开始了与戏剧界的紧密联系。
1913年,郑正秋应张石川之邀,首次涉足影坛,编写出了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难夫难妻》,虽不足3000字,但他后来形成的电影观念,于此已见端倪。然他心之所系,仍是新剧事业。此后10年,一心扑在新剧的创作和演
出上。他曾发下要振兴新剧的宏愿,但新剧由于其本身难以克服的弱点,走向没落已是必然,郑正秋回天乏力。1922年明垦影片公司的创建,使他在影坛上一展才华。
郑正秋创作的《孤儿救祖记》、《玉梨魂》以及一系列妇女问题题材的影片为明垦公司确立了在影坛举足轻重的地位。说郑正秋以其作品代表了这个时期中国电影的风格和水平并不过分,许多电影公司的创作人员的确是唯其马首是瞻,他的创作实践,为最初的中国电影传统定下了基调。
郑正秋能有如此作为,靠的是独具慧眼的题材选择和独具匠心的创作方法以及导演手法。他始终执著于人生问题尤其是妇女问题的探索,并由此构成他创作的主流,这在同时代的名编导中是罕见的。之所以能如此,与他始终坚持电影的教化社会的功能是分不开的。而这一认识,恰恰又基于他对戏剧功能的看法,萌芽于他从事戏剧活动年代的种子,在电影创作中开花结果了。他说:“为弱者鸣不平,这是我从事戏剧的一贯主张,所以我觅取题材,往往打从替穷人叫屈的各方面着想。”又说:“论戏剧之最高者,必须含有创造人生之能力。”[8]
郑正秋的创作方法是建立在对观众的深刻了解的基础上的。“他了解观众的思想、心理、爱好与水平,在题材选择上,他知道观众吃不吃懂不懂,欢迎不欢迎,欣赏不欣赏。尤其是词儿,他更有把握,说怎样一句词儿,观众二定会笑;怎样一句词儿,观众一定会哭;怎样一句词儿,观众一定会鼓掌;怎样一句词儿,一定会有一个满堂彩。所以后来明星公司很多无声片的字幕,都由他编撰。有好经验,好基础,来为电影服务,得心应手,事半功倍。”[9]郑正秋艺术上的追求始终是与抓住最广大的观众联系在一起的。他不仅了解观众,而且善于引导观众。1925年他提出电影艺术的发展要分“迎合”、“适应”和“提高与改良”观众心理三步走,而反对一味迎合。他的作品,充满人情味,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他把自己的感情溶进了作品、对弱者、被压迫者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他的作品,并没有对社会大场面的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小人物的悲惨命运,通过小范围的人际关系,折射出时代的气息,达到抨击旧制度、旧礼教的目的,他希望由此为改良社会出一份力。他的作品还富于浓郁的民族特色,走出了一条使源于西方的电影艺术迅速中国化的道路。他不是因袭西方故事影片的路子,而是借鉴了中国传统舞台艺术的特色,运用于电影创作,形成了他独有的风格。他的作品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在剧本创作上,择取典型民族化的题材,极重戏剧性冲突,故事有完整的结构,明确的因果关系,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巧合等等,使影片情节曲折,结构严谨,通俗流畅,章法有序,描绘细腻。
显而易见,在追求影片的思想深度和艺术趣味方面,郑正秋要高于张石川,因此,郑正秋编导的作品,更能造就高水平的演员。在发现培养演员方面,郑正秋也是位伯乐,他是非常器重胡蝶的,他为胡蝶编导了多部影片,而他呕心沥血的代表作《姊妹花》更是把胡蝶推向了她艺术生涯的顶峰。胡蝶对于郑正秋充满敬佩之情: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郑正秋——引者注)待人非常诚恳,没有架子,大多称他为“郑老夫子”,也称他为“好好先生”。他和张石川是绝然不同的两种性格,张石川脾气暴躁,动不动就要骂人,甚至骂粗口,所以很多演员都怕他;而郑正秋则不然,对待每一个情节的戏,每个镜头,都能不厌其烦地向演员解释、示范,使演员心里有数,心里不紧张,也就能自然地进入
角色,我在明星公司的时间最长,得到他的教益不少,直到今日仍铭感于怀。
1928年是胡蝶银海生涯中的又一个转折点,从此,她得以在影坛享有盛誉的名导演张石川和郑正秋的指点下拍片,辅之以明星公司的声望和大力宣传,通向一流影星的大门在她面前打开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