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香》与《劫后桃花》_电影皇后胡蝶

《夜来香》的续拍工作始于1935年7月24日,也就是胡蝶访欧归来半个月后。该片由程步高编导,1934年冬投入拍摄,在完成大半后,因主演胡蝶出访欧洲而被迫中断,所以胡蝶回国后在拍片方面的首要任务就是赶快拍完此片。

《夜来香》讲的是一个卖花女的悲剧故事。在城边一个村庄里,卖花姑娘阿香和老爸爸相依为命,他们的邻居在牛奶场做工的梅生和阿香是一对青梅竹马的伙伴,两人很谈得来,阿香的爸爸也有意招梅生为婿。村上的另一位姑娘阿金暗恋着梅生,梅生却毫不知情。阿香每晚都在城里的舞厅门口卖花,“夜来香,要买夜来香?”一声声甜甜的叫卖声吸引了不少顾客,舞场的常客阔少邹少祥常在阿香这儿买花,但从没正眼瞧过这贫穷的卖花姑娘。一天,邹少祥发现他的女友竟和别的男子来跳舞,乃恨恨地跑出舞场,正好阿香叫他来买花,他这才发现阿香其实很美,若打扮起来,要比他的女友出众得多,于是开始向阿香大献殷勤。阿香经不住虚荣的诱惑,常陪邹少祥游玩,恰好被阿金撞见,阿金将此事告诉了梅生和阿香的爸爸,他们闻知都十分气愤。阿香被爸爸赶出了家门,不得已与邹少祥同居,糜烂的生活改变了她的性情。邹少祥很快就厌倦了阿香,又去追逐别的女子,已怀着身孕的阿香芳帏空守,夜夜坐到天明,痛苦万分。邹少祥最终与她决裂,巨大的打击使她流产了,她这才认识到人生旅途上交织着多少痛苦与欺骗。走投无路的阿香只能回到村里,梅生已与阿金结婚,卧病在床的父亲仍不能原谅女儿,幸亏梅生说情,父亲才接纳了阿香。阿香与梅生彼此都未忘情,阿金嫉恨交加。不久,父亲病逝,侵略者炮火炸毁了村庄,阿金罹难。阿香没了家园,只得再去卖花,而买花的人越来越少了。一天,阿香看到舞场门口一辆小汽车中依稀坐着邹少祥,气极了的阿香拾起砖块砸碎了车窗,方知车中人并非邹少祥,阿香拿不出钱来赔偿,又亏了梅生自工头处借了钱来作赔。为还债,梅生日夜做工,不幸跌成重伤,阿香赶到医院,见到的却是梅生的尸体,这时候,阿香真是欲哭无泪,不知明日的路该如何走是好

按编导程步高1935年的说法,“《夜来香》一剧,在七年前,我曾和陈君寿荫计划过;在前年,我又和黄君子布(即夏衍——引者注)商酌过,一直到去年,旧事重提,找新材料,经好友之热忱帮助,才成此剧。”[114]从该片中不难看出《春水情波》和《盐潮》的影子,阿香是阿凤、阿毛之后又一位受难女子,而且《夜来香》抛弃了前两年影片中常有的“光明的尾巴”(当然,有些左翼影片的“光明的尾巴”是违背编剧者原意而强加上去的),影片最后,饱受富人摧残又被侵略者的炮火毁掉家园的阿香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胡蝶饰演片中的阿香,戏的份量虽重,但对胡蝶来说,只不过是阿毛、阿凤两个角色的继续,在饰演了这两个角色以后,对阿香情感历程的把握和表演已是轻车熟路。说来也巧,在《春水情波》、《盐潮》和《夜来香》中,饰演引诱天真贫家女的阔少的都是孙敏,孙敏那一副天生的少爷相在左翼电影兴起前倒也使他出足了风头,多是演为佳人所爱慕的才子,最不济也能演个落难公子,终了还会成一番气候。左翼电影兴起后,才子佳人的戏不再吃香,孙敏也曾苦练过哑铃,想把身体整得像个硬派小生,无奈练来练去,一副甜腻腻的面孔总也改不掉,好在左翼影片中也少不了富家子弟的角色,孙
敏自《春水情波》后就被套定在这类角色上了,且所演的少爷一个比一个可恶,他倒也把这些可恶的少爷的可恶之处刻画得入木三分,竟渐渐地露出直追“银幕第一坏蛋”王献斋的势头。但饰演坏人终究成不了主角,主角得有英气勃勃的“硬派小生”来饰演。

在《夜来香》中饰演男主角梅生的是影坛新星赵丹。赵丹原名赵凤翱,祖籍山东肥城,1915年生于江苏南通。父亲是一家影剧院的老板,故而赵丹自幼即受到电影和戏剧艺术的熏陶。上中学时,赵丹与好友组织了“小小剧社”,演出话剧。中学毕业后,赵丹考取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攻山水画,业余参加戏剧活动并改名赵丹。1932年,他应明星公司导演李萍倩所请,在其执导的《琵琶春怨》一片中担任角色,从此走上银幕并成为明星公司基本演员。曾主演过《上海二十四小时》、《时代的儿女》等片。在拍《夜来香》之前,胡蝶与赵丹曾有过两次合作,一次是《女儿经》,另一次是《空谷兰》,《女儿经》是部集锦式故事片,“明星”全体演员都参加了,但每个人戏都不多,在后一部影片中,赵丹饰演的是纫珠的哥哥陶时介,只有很少的镜头,因此,胡蝶对赵丹的戏路和风格并不十分了解,但《夜来香》几个镜头拍下来,胡蝶马上感受到了赵丹的实力。

一天,拍到了阿香投入阔少怀抱后,梅生想念阿香的戏。赵丹(梅生)坐在河边的树桩上,露着忧郁的面孔沉思着,路过的村人打趣道:“梅生,又在想阿香了吧?”梅生恨恨地答道:“哼!我才不想她呢,人家享福去了,我干吗还想她?”话虽这么说,可眼泪却止不住簌簌地流了下来,梅生爱恨交织的心情一展无遗。一个镜头拍完,在场的人都深受感染,连声叫好。导演程步高更是一口咬定:“赵丹,你一定失恋过。”“我失恋过?”赵丹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在旁的女演员舒绣文笑着插话:“赵丹正在恋爱哩,他有叶——”未及说完有人接着喊出“露——”“茜——”直把赵丹闹了个大红脸。胡蝶在一旁看了也不禁莞尔。

在《夜来香》中饰阿金一角的是后来成为著名影星的舒绣文。她生于1915年,安徽黔县人,幼年时随做中学教师的父母迁居北京,16岁时只身赴上海谋生。1931年入天一公司教国语,1932年加入明星公司,恰逢“明星”拍摄《女儿经》,全体演员齐上阵,舒绣文初来乍到,只在片中演了位连姓名都没有的舞女,这是在拍《夜来香》前与胡蝶的唯一一次称不上合作的“合作”。舒绣文参加《夜来香》拍摄时,只是位新进的女演员,而胡蝶已声名卓著,心中不免惴惴。舒绣文说,当得知自己将参加《夜来香》的拍摄,“十分的欢喜,因为,可以同我一向敬畏的胡蝶一块儿做戏,我可以藉此多多学习一些蝶姐的高深的表演艺术;同时我也十分的害怕,我怕我的拙笨与浅陋,影响到蝶姐表演天才的施展。因此我从《夜来香》的工作起,一直(到)

工作完结的时候,我无时无刻不在恐慌与忧虑,我自己失败倒也没什么关系,连累蝶姐的表演,那我真是罪该万死。”[115]

其实,胡蝶在续拍《夜来香》时也是忐忑不安的,“颇有战战兢兢的心情”。如果说她在出国前拍摄此片时是充满自信的话,那么回国后续拍时的不安并非源于自信的失却,而是担心观众对刚出国开过眼界的自己的要求提得太高了。不仅胡蝶,作为公司老·板的张石川和导演程步高也都有此担心,这毕竟是胡蝶归来后与观众见面的第一部影片,公司在续拍时特地追加了预算,在拍阔少邹少祥将阿香金屋藏娇时,尽量显其豪华,以与贫穷的农村形成强烈对比,并且增加了主题歌。尽管如此,在公映前胡蝶还是给观众打了
“预防针”:

我对于《夜来香》,不知不觉有了很大的好感,因为它可算是我欧游的纪念作品。

至于我在这片中的演技呢,我虽然更加用功,更加努力,却不敢自信有特别好的成绩。自然,我跑了一次欧洲,眼界广了许多,知识也增长了不少;但若说因为这次的游历考察,演技会在一时间突然进步起来,是不会的。我只有这样的自信:用我的生活经验,用我游历所得的知识,再加以诚恳的努力,使自己的演技能有一个新的进境。[116]

1935年9月,《夜来香》片成公映,明星公司全力宣传,而观众也已因胡蝶出国而多时未看到胡蝶的新作,因而都踊跃观看,连映20余天,成绩相当不错,胡蝶也松了一口气。胡蝶把《夜来香》的成功归于大家的努力,“不仅有导演的功劳,摄影师王士珍取景选角的技术也别具匠心。至于我和舒绣文、赵丹、孙敏,他们的演技也发挥得淋漓尽致,获得电影界与观众的一致好评。”

当《夜来香》刚刚开始续拍的时候,张石川选定了他将执导的下一部影片,即由洪深编剧的《劫后桃花》,女主角当然是用胡蝶,其实,这才算得上是胡蝶欧游回国后开拍的第一部影片。

洪深为《劫后桃花》倾注了许多心血,编写这部影片的契机缘起于洪深自家在青岛的祖产被日本人侵占的经过。他先写过一篇题为《我的失地》的散文发表于《太白》半月刊,继而才编成了电影剧本,题为《劫后桃花》。有声电影发展至此,剧本已趋向完备,与默片时代幕表式的剧本已不可同日而语。《劫后桃花》是先交由《文学》发表的,结构更为完美,被公认为洪深最优秀的电影剧作之一。

《劫后桃花》通过对青岛一官僚家庭人事沧桑的描写,折射出青岛自1897年被德国占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转到日本侵略者手中,至1922年才被中国北洋政府接收这段长达14世纪的历史变迁。影片开始于青岛德国人筑的炮台附近一所大宅的一片忙乱之中,原来该宅的主人清朝遗老祝有为正张罗着宴请德国总督,他想和总督拉上关系一切就有了保障,帮他从中牵线搭桥的是汪翻译官。祝太太亲赴厨房巡视,接着又去了花园。花园中桃枝初绽新芽,一身洋装身材高大的刘花匠正在修剪花枝。刘花匠曾受过教育,自家在炮台区也有座花圃,祝家小姐瑞芬放学归来在花园里玩。书房里教书的李先生正在教少爷世杰写字。祝有为的表侄余家骧不务正业,落魄潦倒,这天又前来祝府借钱,被逐了出去。是日夜宴,总督果然驾临,尽欢而散。刘花匠因出言顶撞了汪翻译官,他的花圃被德国人收了去,刘花匠流落他乡。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军占领了青岛,祝有为因与德关系密切被捕而下落不明,祝宅被日本侵略者霸占,变为东洋酒店,花园的桃树上挂满了日本灯笼。祝有为的恶侄余家骧投靠日本特务,成了汉奸。祝太太与瑞芬、世杰幸有李先生照料,但祖宅失去了。余家骧愿意代为索回房屋,但条件是祝太太答应将瑞芬嫁给他,被祝太太母女所拒绝。1922年,青岛终于被中国政府接收,刘花匠也回来了,他惦记着亲手栽种的桃花,也想念祝家小姐瑞芬。他好不容易在近郊一个村子里找到祝家,祝家人见了刘花匠都分外高兴,李先生向他介绍自己的新婚妻子,原来竟是瑞芬,刘花匠不觉呆了,嘴上说着恭喜,心里却怅然若失,他仍是孑然一身。由于祝太太拿不出祖宅的方单契约来呈验,祝府还是没能要回,而变成了督办公署职员宿舍。影片的结尾,
祝家全家人和刘花匠又来到昔日祝府门前,他们隔墙窥视花园,祝太太和瑞芬都看到,桃树上已开满了桃花,那些日本灯笼却没有了。

洪深在《劫后桃花》中将对人间沧桑的一种无奈的淡淡的哀怨与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人们在怀旧的同时警惕现时的危险,此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已暴露无遗。张石川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部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的优秀剧本,拍好了,还将具有票房价值。因此,他将该片列为公司重头影片,预算超过了一般影片的一倍,并配备了最强演员阵容:胡蝶饰瑞芬,舒绣文饰祝太太,高占非饰刘花匠,龚稼农饰李先生,徐莘园饰祝有为,王献斋饰余家骧,孙敏饰汪翻译官。应该说,角色配备得很恰当。

胡蝶饰瑞芬,自我感觉良好,并将“访欧对各国影业考察的所见所闻以及体会”溶入表演中,“自觉在深入角色、体会人物感情方面,《劫后桃花》较《夜来香》为佳。”除了舒绣文,其他演员所饰各角色也都大致对戏路,演得好也是很自然的事,而舒绣文这时刚满20岁,却要饰演片中胡蝶的母亲,而且戏的份量很重,至影片结尾时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舒绣文却很准确地刻画了祝太太的性格,将她的练达世故、精明能干却又无法左右自身命运的悲哀与无奈表现得清清楚楚,展现了她非凡的表演才华。

《劫后桃花》于1936年春节上映,为了该片的公映,明星公司想方设法,冲破了重重障碍,当时的影片,需接受国民政府电影检查机构和租界工部局的双重检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租界内的势力曾极力阻止该片上映,明星公司只得在送审时,将影片的最后一场剪掉,在放映拷贝上再接上,这样才得以放映。日本人获知后,又提出抗议,激起了上海人民的愤怒,日本人见时机未至,方才作罢。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就是指相对于我们来说所存在的不同群体,也就相当于研究者对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进行全面的挖掘和研究,对区别于自身的文化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展示。而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他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