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yú〗, 是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战国时代的齐宣王很喜欢听人吹竽, 而且喜欢听合奏, 每次都要三百人组成的乐队为他表演.有个南郭先生自称善于吹竽.齐宣王就让他参加了吹竽的乐队.其实, 这位南郭先生并不会吹竽.他每次只是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齐宣王却不知道, 给他的赏赐和给别人的一样多。
后来, 齐宣王死了, 齐湣〔mǐn〕王即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 他不喜欢听合奏, 而是要听乐师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 便偷偷地溜走了。
这个故事本是讽刺那些冒充内行骗人的人的; 同时也讽刺了那些不做认真调查考察, 随便听信别人的人.我们现在讲这个故事, 是用来说一下哲学上量和质的关系。
天下万事万物, 都有质和量这两个方面.有质就有量, 有量就有质.纯粹的数, 1、3、24、560……, 只是一些符号, 你在实际生活里是找不到的.任何人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一定的量, 都是和一定的质联系在一起的, 例如, 1 本书、2 枝铅笔、5 个人、20 年, 等等.质是事物自己的一种规定性.正是有了这种规定性, 人们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事物: 知道这是中文, 那是英文; 这是毛笔, 那是铅笔; 这是吹竽的乐师, 那是画山水的画家, 如此等等.什么是乐师和乐队?或者问乐师和乐队的质是什么?我们说一个乐师至少要熟练地掌握一种乐器.乐队则是由一定数量的乐师组成的.给齐宣王演奏的三百人, 就可算做一个乐队.可是, 这三百人中有了一位南郭先生, 他实际上并没有吹竽.从质上看, 这位南郭先生和其他吹竽者是不同的.乐队里有了南郭先生, 齐宣王实际上听到的, 只是二百九十九人的演奏.这么说来, 这个乐队的质是不纯的.但是由于真正的乐师占绝大多数, 或者说在量上占了绝对的优势, 那个充数的南郭先生就显不出来了.然而碰到齐湣王要听独奏, 要检查每个乐师的质, 南郭先生不会吹竽的质就再也掩盖不住了.从这个事实看, 质是比量更重要的东西。
我们无论看什么事, 不但要注意它的量, 更要注意它的质的规定.如果只知道一些不清楚是什么质的数字, 那就什么意义都没有.譬如, 我问你读了多少书, 你回答我"30", 这能说明什么呢?什么也不能说明.因为我不知道你读的究竟是30 个字、30 行, 还是30 页、30 本.又譬如, 你问我做这件事用了多少时间, 我回答说"5", 也同样不能使你明白, 我究竟用了5年、5 个月、5 个星期、或是5 秒钟。
所以, 当我们了解事物的量的时候, 一定要问一问是什么质的量.军队打仗, 固然需要兵多, 汉朝的名将韩信说过兵"多多益善"; 但是"兵在精而不在多"也是有道理的话.一般情况下, 三千个徒手的乌合之众, 肯定打不过一千个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战士。
学习中的情况也是这样.有的人读书十分认真, 读了还要用心思考, 还要照他们理解了的道理去做.他们读一本书就有读一本书的收获.另外也有人用同样的时间读了十本书, 可是没有好好动脑筋, 书虽然读完了, 头脑中什么也没有剩下.究竟是后面这十本多, 还是前面那一本多呢?
当然, 也不能把质强调得过分, 以至忘记了必要的量.如果把产品的质的标准规定得很高, 可就是生产不出来, 一件产品也没有.这种没有量的质又有什么意义呢?要知道, 任何质都要表现为一定的量, 不然它就不能存在.学习不得法, 花的时间再多也学不好.但是, 如果掌握了很好的学习方法, 却一次也不去用, 一本书也不念, 一道题也不做, 知识还是不会自己跑到你脑子里去.虽然自以为有了好的学习方法, 仍旧等于没有.把质和量统一起来, 我们的事情才能做好。
(故事见《韩非子·内储说上》)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