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使棒

北宋徽宗年间, 东京 (现在河南开封) 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 被新任殿帅府太尉高俅迫害, 逃亡在外.一天, 路过华阴县史家庄, 他看见九纹龙史进在那里使棒, 说了声: "这棒有破绽, 赢不得真好汉."史进恼了, 定要和王进比试.他把一条棒使得似风车儿转, 对王进说道: "你来, 你来! 怕的不算好汉! "只见王进拿棒站在那里, 史进便持棒直奔王进.王进却抱了棒便走.史进又抡着棒赶来.王进回身用棒一劈, 一搠, 一缴, 把史进打椡了。

这是《水浒传》第二回中的故事.还有《水浒传》第九回写洪教头, 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 也是连唤几个"来""来""来", 连续进攻, 被林冲在退让中看出他的脚步已乱, 把他一棒打翻。

在战争中也有为了进攻而退却的事.退却是对于原来进攻状态的否定.后来的进攻又是对于退却的否定, 叫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也是哲学中所研究的一条事物发展的规律。

否定, 这是事物发展的必要环节.不否定旧事物, 新事物就不会产生; 不否定旧状态, 新状态就不会出现.睡觉是对醒着的否定, 醒来又是对睡觉的否定.上课否定了下课, 下课又否定了上课.你今天是个中学生, 就不能同时还是个小学生; 以后你成了大学生, 就又不是中学生了。

哲学上讲的否定, 不是简单地说旧事物消灭了, 什么都不存在了; 更不是说新事物和旧事物是毫不相干的两回事.如果新事物和旧事物没有关系, 它就不会从旧事物中产生出来.战争否定了和平, 但是战争又是和平时期的政治的继续.如果没有和平时期的政治斗争, 战争不会无缘无故地打起来.你白天活动了一天, 晚上才会感到疲劳, 产生睡觉的要求.没有在小学里学到的知识, 你就不可能考取中学, 也不可能听懂中学里的课程.所以, 新东西里面有旧东西的因素, 不要以为这一定是不好的现象.我们建设社会主义, 就需要吸收人类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全部文化科学知识。

新事物也有它的发展过程, 它也是要被否定的.当它被否定的时候, 可能出现仿佛是回到过去状态的现象.久卧思起, 睡够了又要起床, 似乎又回到了没有睡觉以前的状态.战争结束又归于和平.那么, 否定之否定是不是周而复始地兜圈子呢?

不是的.麦芽否定了作为种子的麦粒, 又结出了更多的新的麦粒, 否定了麦芽.后来收获的麦粒已经不是原来的种子了.王进和林冲的退让, 否定了原来自己所处的地位, 取得了更加便于战胜对手的条件; 他们后来的反攻, 又否定了自己的退让.然而, 不只是回复到原来的地位, 而是取得了胜利.一个人从入学到离开学校, 经历了"不是学生--学生--不是学生"的过程.入学之前和出校之后都不是学生.但是, 这两个"不是学生"的情况是大不一样的。

懂得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人们就可以自觉地运用它.为了跳过一条小河, 人们往往先从河边后退几步, 才能跳得更远.为了保证边界的和平, 有时需要先打一仗, 教训一下不断来骚扰的敌人.做生意要先投一笔本钱.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才有充沛的精力学习.这次考试成绩下降, 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破除自己的骄傲情绪, 找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把学过的功课再好好复习一下, 来争取以后学得更好。

正像事物的任何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样, 否定之否定的实现也是有条件的.如果王进和林冲不去注意观察和抓住对手的弱点, 转入反攻, 而是一味退让, 就不可能取得胜利.如果学习成绩不好, 仍旧满不在乎, 或者自暴自弃, 当然也不可能得到优秀成绩。

(故事见《水浒传》)

为您推荐

围魏救赵

战国时候, 有一次魏国和赵国发生战争.魏军一直攻到赵国的都城邯郸, 把邯郸包围起来.赵国抵敌不住, 请求齐国出兵帮助.齐国派了田忌做将军, 孙膑做军师, 带兵去救赵国。 出发之前..

掩耳偷钟

春秋末年, 晋国有个姓范的贵族, 在政治斗争中被别的贵族打败, 逃到国外去了.姓范的贵族本来是很富有的.有个人便乘机到范家去偷东西.他偷到一口大钟, 背着走不方便, 就拿出铁锤..

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渴了.它看见一个水壶, 就飞了过去。 它伸着脖子往壶里看, 只见壶里虽然有水, 但是太少了, 离壶口太远。 它努力把脖子再伸长一点, 还是够不到。 乌鸦停下来想: "怎样才能..

疑心生鬼

真假儿子

春秋时候, 黎丘 (现在的湖北宜城西北) 地方有一位老人, 在酒店里喝醉了.回家的路上, 他遇到一个鬼, 变化成他儿子的样子装作来扶他, 一路上百般地捉弄他。 老人回到家里, 酒醒之后..

郑人买鞋

古时候, 有个郑国人, 想买双新鞋子。 上街之前, 他先找了根草, 量了脚的尺寸.可是出门的时候, 他匆匆忙忙的, 忘了把记尺码的草带上。 他走到街上, 进了鞋店, 拿到鞋子, 打算用那根草..

邹忌比美

战国时, 齐国人邹忌, 长得身材魁梧, 容貌俊美。 这天早上, 他穿好衣服, 戴上帽子, 正在照镜子的时候, 忽然想起人们都说城北的徐公长得漂亮.于是, 他问妻子: "我和城北徐公比, 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