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巧言治盐商

郑板桥是清朝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他不仅画画得怪,说话办事有时也怪,让一些歹人恶人吃了不少苦头。

有一次,郑板桥在扬州东关,见一位妇女哭泣,一问,原来因欠了盐商的钱,盐商竟把她家的祖传大龙缸抬走了.郑板桥安慰了妇人几句,便去追抢缸的盐商。

在扬州西街,郑板桥追上了那伙人,只见盐商挺着肚子跟着,家人吭哧吭哧抬着大缸走.郑板桥上前打躬,问道: "掌柜的,这缸卖不卖? "盐商一听,心想,我本来是要钱的,这缸虽好,抬回去也没啥用,倒不如多要几个钱,卖掉它.赶紧回话: "卖呀! "

郑板桥问: "请问一斤卖多少钱? "

盐商一听,怪了,历来缸只有论只卖的,怎么论斤? 细看郑板桥的打扮,倒像个书呆子,心想,这个人不懂行情,敢情耍耍他,便说: "五钱银子一斤."

郑板桥笑道: "啊,这么便宜,我要我要,快快快,抬到我家里去." 盐商心里一算,这缸少说也有两百斤,五钱银子一斤,还不得一百两银子? 这不跟天上掉下个大元宝一样吗? 他怕郑板桥耍滑,又紧着问: "你不反悔? "

郑板桥说: "一言为定! "

于是盐商让家人又抬着缸往东走.郑板桥装着脚上有鸡眼,一步挪不了三寸远,抬缸的压得受不了,让他快走.盐商急着做成这笔买卖,也不管人家受得了受不了,干脆让郑板桥坐到缸里,一齐抬着.到了东门外一个庙门口,郑板桥让停下,到庙里借把小秤出来,指着缸底说:

"老板,就在缸底上敲一块,称三斤给我! "

盐商一听,火冒三丈: "你这个混账,世上哪有把缸敲碎了论斤卖的? " 郑板桥不急不忙地反问他: "唉,我和你说的是论斤买嘛! 你怎么出尔反尔? "

盐商气急败坏地说: "我当你是买一只缸,一共多少斤重的."

郑板桥呵呵笑道: "啊呀,你真傻! 我要是买一只缸,又何必同你论斤! " 盐商气呼呼地要拖郑板桥去评理,郑板桥满不在乎地说: "我跟你走,打官司到金銮殿上我也不怕! "

这时,庙里的和尚出来了,听了原委,都说盐商不对,当初谈的论斤卖,并没有说得全买下;既然谈不成,缸还可以抬回去嘛。

盐商碰了一鼻子灰,只好叫家人把缸抬走,可这两个人连一点劲儿也没有了.和尚又打圆场,劝盐商论只卖了算了.盐商此时无计可施,只好按顶债的价钱,二两银子卖给郑板桥.郑板桥又让他们抬回到妇人家里.盐商一看,又羞又气,白白折腾了一天,费了千劲百力,一点儿好处也没落着。

为您推荐

祝枝山巧思辩对联

祝枝山是明朝的一位才子,他还在乡里读书的时候,就开始显露才气了.当时乡里有个财主,平日为富不仁,祝枝山很看不过去.临近年关,财主的妻子又生个儿子,可把财主高兴坏了,人前人后..

装糊涂难倒夫差

听说晏婴要出使吴国,吴王夫差便对大臣们说: "都说晏子虽然身材矮小,却十分善辩,我想试试他的舌头到底有多快." 晏子到了吴国,要拜见夫差,等了好久才有吴王的侍卫过来不冷不热地..

庄子鱼乐之辩

有一天,庄子和惠子一块儿游玩,来到濠水河边.庄子看见河里有许多鱼轻快地游来游去,便感叹道: "这些鱼在水里游得多么快乐啊! "惠子听了,反问说: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 "..

卓文君巧责负心郎

子贡纵横说列国

田常要在齐国作乱,但惧怕鲍晏,因此要发兵征伐鲁国,以分散大臣们对内政的注意力.孔子听说后,对他的弟子说: "鲁国是我们祖宗坟墓的所在地,你们谁去制止齐国的攻伐呢? "子路请求..

晏子不辱使命

晏子姓晏名婴,春秋时期齐国人。他博学多才,聪明过人,是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为齐国的富强做了很多好事。他还经常用巧妙的方法劝说齐国的国君——齐景公宽待百姓,留下了许多..

弦高智退秦师

公元前627年,春秋诸侯国中的郑国国君文公去世了,举国哀丧,穆公刚刚继位。 这一年冬天特别冷,二月里北风刺骨,寒气袭人。郑国商人弦高赶着12头肥牛缓缓走在通往洛阳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