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树与无用的鹰

  极度的悲观厌世,看不见未来的光明,这使庄周的人生态度十分消极。他想摆脱人世间的烦恼,把贵贱得失抛到九霄,去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图个精神上的愉快。为此,他轻视利禄,不图仕进。
  楚国国王听说庄周是个贤才,特意派使者带着钱财聘请他当宰相,结果被他讥笑了一顿,把使者轰走了。庄周的朋友惠施在梁国当着宰相,有一次庄周到梁国,惠施因庄周才高于己,躲起来不见。后来,终于相见了,庄周讽刺惠施说:“你知道凤凰吗?它起于南海,止于北海,飞过长空。它一路上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籽)不食,高贵得很。当它从一棵大树的上空掠过的时候,把树上那只正抱着一只死耗子的老鹰吓坏了,失声地惊叫了一声,以为凤凰会来夺走它的死耗子。”
  在这个寓言故事里,庄周以凤凰自比,而把惠施比作老鹰,把相位比作死耗子,讽刺意味甚浓,表现出庄周不为利禄动心的高贵品质。不入仕途,追求逍遥,庄周想忘记人世的一切,达到“忘物忘己”的最高境界,不悦生、不厌死,任性发展。不过,这是难办到的,尽管他有随遇而安的旷达态度,但他总还有不安的时候,不可逍遥的时候,躲不开人世间矛盾的时候。自己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抱有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放聪明一些好,还是装得糊涂一些好?他总是在考虑。
  一次,他和自己的学生到树林里去,看见有的树被伐,有的树没有被伐。学生问:“为什么有的树没有砍掉?”庄周回答:“因为不成材,没有用。”他们从树林出来,晚上借宿友人家。友人家有两只雁,一只能鸣,一只不能鸣,不能鸣的被杀来宴客。学生问:“为什么要杀不能鸣的那只呢?它不是没有用吗?”。学生感到大惑不解:有用的树被砍掉,而有用的雁却不被杀,那么一个人是有才有用好,还是无才无用好?庄周回答说:“都不好,最好是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为您推荐

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有一次,弟子问庄子:“先生一向乐观大度,今日为何悲歌哀叹?” 庄子道:“天下有至乐的国土吗?有可以养生健身的诀窍没有?身处当今乱世,干什么正当,不干什么无凶?住在哪..

“真人”的境界

有一天,庄子在和弟子讨论问题。 弟子问:“怎样才算了解大道的人呢?” 庄子说:“了解道的人必定通达于理,通达于理的人必定明白权变,明白权变的人才不会因外物而害累自己..

君子儒与小人儒

自夏代开始,中国形成了一套礼仪制度,这些礼仪制度把人们的行为约束在一定的规范之内,从而保持社会等级秩序的稳定,并且也从这些行为规范中,培养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习..

大盗与小盗

知子莫若父

陶朱公范蠡还住在陶时,曾生了一个小儿子。等到长大成人后,陶朱公的二子因杀人,被楚国拘囚起来。陶朱公说:“杀人偿命是应该的,但我听说有千金之家财,其子可以不被处死于..

儒学可以称为“儒教”吗?

由孔子所创立的学说,简称“儒学”。儒学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它是一门解释经典的学问。这些被解释的经典内容,是孔子以前中国传统文化中居指导思想地位的成分,即如何按照上..

儒学一二三

儒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杨雄、王充、王弼、孔冲远、韩愈、柳宗元、王安石、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黄宗羲、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