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缜的神灭论

  范缜(约450—510年),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泌阳羊册镇古城一带)人。18岁时,投沛郡相县(今安徽宿县)名儒刘献门下求学。

  范缜学习勤奋刻苦,学业优良,深得刘献器重;刘献亲自为他举行冠礼,以示优待。其同学多是达官贵人子弟,穿则锦衣,行则车马,而范缜安于布衣草鞋,以步代车。他深入钻研经学,尤其精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他性格直爽,敢于发表学问上的独特见解,《梁书》说他“好危言高论”,引起贵族子弟的敌视和疏远。26岁时上书王仆射,陈述改革政见,没有见到回音。范缜报国无门,壮志难酬,29岁已白发皤然,曾作《伤暮诗》、《白发咏》以自嗟!

  南朝齐建元元年(479年),范缜刚开始当上了主簿,后来一直做到尚书殿中郎。永明年间,齐与魏和亲,相邀有才学的人来往,范缜及从弟范云、内弟萧琛、琅琊人颜幼明、河东人裴昭明相继以“行人”的身份出访北朝魏,他们都名扬邻国。

  建武元年(494年)他升官做了领军长史,后出任宜都(今湖北枝城市)太守。当时迷信盛行,范缜下令废止祭祀神庙,劝民不信鬼神。永元二年(500年)萧衍起兵向建康(今江苏南京市)进军,路过南州,遇范缜,因与衍同为“西邸”旧友,故衍称帝后,任范缜为晋安(今福州)太守。梁天监三年(504年)被调回建康。按当时常情,地方官吏调进京师必拜朝迁大臣,而范缜却只拜见了已废为平民的前任尚书令王亮。其不趋炎附势的态度可见一斑。范缜因未获得卿相之位而常怏怏不快,和王亮的过从更加密切,后竟因此被贬到广州。

  齐竟陵王萧子良笃信佛教,而范缜却一直声称根本没有佛。萧子良质问范缜说:“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范缜答到:“人之生臂如一树花,……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一席话说得箫子良张口结舌。

  为说服信佛者,范缜作《神灭论》,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神灭论》以“形即神也,神即形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由形派生、形和神就像‘刀刃’和刀刃的‘锋利’一样不能分开的理论,批判了灵魂不灭、因果报应、贫富在天的宿命论观点。他的见解轰动全国。萧子良看辩不过范缜,就用功名利禄收买,遭到拒绝。

  范缜贬于广州数年,调回京城,任中书郎、国子博士,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范缜一生有许多著作,《梁书》谓有十卷,现存有《神灭论》、《答曹舍人》两篇。《梁书》、《南史》均有其传。



为您推荐

文学家、哲学家韩愈

唐代韩愈原在朝廷做大官,因写了一篇奏章劝皇帝不要迎佛骨,以免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皇帝看后很生气,就把他从京城贬到潮州做刺史。 韩愈上任时,正逢潮州大雨成灾,洪水泛滥..

花落在玉床还是粪坑?

范缜,是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其所处的时代,佛教在中国盛行。当时的竟陵王萧子良非常信奉佛教,到处邀请著名的大和尚来宣讲佛教的道理,有时候还亲..

祥瑞

由国家组织编写的正式史书,曾专设《符瑞志》一项,记载前代或历代出现的祥瑞。祥瑞之中,被认为最重要的是《河图》、《洛书》,它们被载入《符瑞志》之首。祥瑞又称“符瑞”..

不为情所动,就可成圣人

“宾客”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安史之乱后,父刘绪迁居南方,刘禹锡是在苏州诞生和长大的。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唐德宗时中进士,作过监察御史,..

“革命斗士”柳宗元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做柳州刺史,又称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永州八愚

唐代时的永州,荒凉偏僻,人迹罕至。但是,著名的九疑山耸峙在它的南面,盘绕在它北面的是衡山徐脉,绵亘在西南的有五岭山脉中的越城岭和都庞岭,奔腾的湘江和潇水横越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