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

  中国本土的传统观念中有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的说法,由于这种说法与佛教的因果报应说比较近似,所以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因果报应说便与这种说法混杂在一起而广为流传。但是这种说法与佛教的因果报应说毕竟有所不同:一是它不涉及三世轮回的问题;二是关于报应的原因,佛教认为因果报应完全是行为主体的自作自受,中国传统的看法则认为赏善罚恶是由冥冥之中某种超人间的力量(天)执掌的。另外,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也有很多人并不相信佛教的说法,他们根据历史的记载和现实的观察,认为人间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善有恶报、恶有善报,于是也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提出了质疑。
  佛教教义中有所谓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的说法。按照这个说法,众生的生命并不限于今生今世的一个周期,而是按照前世、现世、来世的时间顺序轮回周转,众生的一切善恶活动(因)都会招致相应的结果(果报、报应),而报应就通过生命的轮回体现出来,因此众生在每一次轮回中都根据自己前世作业的性质而相应地提升或降低其生命的层次。更具体地说,众生在现世遭遇的寿夭祸福与贫富贵贱,都是前世的作业引生的结果;众生在现世的所作所为,同样也会导致自己在来世得到相应的果报。这就是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为您推荐

缘起而不真

所谓“缘起”,就是说事物由因缘而起。因缘是指构成事物的因素和条件。佛教用缘起的观点说明世间一切现象,认为事物都是由一定的因素和条件凑合起来的结果,因缘聚合则事物生..

由苦入空

魏晋时期的佛教学者,从当时流行的玄学的背景出发,对讲性宽智慧的《般若经》和其他佛教经典作了五花八门的解释,形成了本无、即色、识含、幻化、心无、缘会六家,其中本无一..

偶入佛门

惠能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本于范阳宫,在惠能幼小的时候,被贬谪岭南,家境遂落,不久死亡。惠能本人目不识丁,24岁前一直在广东岭南山区砍柴,供养老母,生活贫苦..

顿悟成佛

佛性本来清净,烦恼掩盖佛性

既然人们本来具有智慧觉悟的本性,可是为什么会迷失本性而不能觉悟呢?禅宗从佛性与烦恼的关系回答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人心本来具有佛教觉悟的智慧,它就是人的本性;智慧觉..

风动还是幡动?

惠能继承衣钵后,辞别师祖弘忍南下。他在南方15年,有时跟猎人一起打猎,趁机宣讲禅法。猎人经常叫他守网,他常常偷偷地把猎物放走。每次煮饭菜时,他把青菜丢在煮肉锅里,有..

惠能受钵

有一天,弘忍把弟子们召到面前,当众宣布让每人写一首偈,说明自己对佛理的认识。谁能真正领悟佛理真谛,袈裟和佛法就授予谁,并让他当第六代祖。 当时弦忍门下有上首弟子神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