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盲童的不同命运

  北宋学者王安石在他的文章《伤仲永》中描述了一个神童不学而变平庸的故事:
  北宋时期,江西金溪这个地方出了个神童叫方仲永。方仲永出生于世代种地的农民家庭,父母都不识字,家里也没有什么与读书、写文章相关的东西。但方仲永天赋极好,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书写字,5岁时就用父亲从邻居那里借来的纸和笔写了一首诗,诗的内容是关于孝敬父母、和睦宗族的,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被他的天才惊呆了;秀才们看了这首诗,也禁不住啧啧称奇。打这以后,方仲永作诗一发不可收拾,只要别人说出题目来,他立刻能够写出合辙压韵的诗来,并且文采也不错。出了这样一个会写诗的神童,当地的人都很好奇,大家经常给方仲永的父亲送去钱财,请小神童当场写诗。可是,方仲永的父亲把他当作摇钱树,带着他成天表演写诗,不让他接受教育。所以,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方仲永还能写诗,但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等到方仲永长大成人,已经完全混同于常人,没有任何才气可言了。一个超常的天才就这样默默无闻地消失了。神童为什么变平庸,一句话,后天不学习而已。
  王安石记述这个故事之后十分感慨,在他看来,我们人类天赋的智力水平虽然有差别,但却仅仅是一个起点,一个人最终是聪明还是愚蠢,主要还是由后天的学习来决定。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的出现是极其偶然、少见的,可是,就是这样的天才,由于不注重后天的学习,也变成了一个庸人。由此看来,如果我们普通人不好好学习,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激发出自己潜在的能力,那就更可悲了!

为您推荐

神童、盲童的不同命运

北宋学者王安石在他的文章《伤仲永》中描述了一个神童不学而变平庸的故事: 北宋时期,江西金溪这个地方出了个神童叫方仲永。方仲永出生于世代种地的农民家庭,父母都不识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出自北宋著名儒者范仲淹所作的《岳阳楼记》。该文记载巴陵太守在洞庭湖畔修建了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市),是观看洞庭湖景色的好去处。作者由此想到,那些到楼上观看湖..

“我要复仇”

陈亮(1143—1194年)南宋政治家、哲学家、词人,才气超群。他一生主张富国强兵,反对忍辱卖国,在国家危亡之秋,力主抗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他的功利之学。 他的曾祖父死于抗金。..

立志遍读天下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当时明朝已经灭亡,随后是清朝建立。顾炎武认为,明朝灭亡,仅仅是..

黄宗羲锥刺阉党分子

明思宗即位时,黄宗羲才19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华。一日,他怀着满腔仇恨,带着铁锥进京为父诉冤。 他的父亲名叫黄尊素,是明熹宗时的御史,也是东林党的著名人物。由于他刚直..

无稽之言勿信

在批判宋明理学是非标准论的基础上,王廷相提出“无稽之言勿信”,提醒人们不要相信那些没有经过实践验证的空谈。他还以自己的实际考察、实际经验作为是非标准,对一些传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