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诂经精舍”的高材生

  在杭州西子湖畔,有一间书院叫“诂经精舍”。它坐落在风景幽雅的西湖弧山。清代著名学者阮元、王昶、孙星衍等曾居此讲学,盛名一时。
  光绪十六年(1890年),章太炎22岁时,父亲不幸去世。章太炎便离开家乡来到杭州求学,寄居在杭州城小塔儿巷外叔祖朱洁泉家里。当时主持诂经精舍讲席的,是著名的经学大师俞樾。对于那些慕名求见的青年,俞樾总是要用繁难的考问来决定取舍。章太炎拜谒俞樾,虽“陈说者再,先生率未许”。经过多方努力,严格考问,俞樾才把他收为正式弟子。
  在诂经精舍的七个春秋里,俞樾对章太炎的严格要求和严格训练,使章太炎打下了一生学问事业的基础。章太炎原来虽受过外祖父严格的教导,但那时毕竟年纪尚小,做学问的功夫还很浅,加上他读书贪多图快,急于求成,缺乏深刻细致的钻研功夫,因而他在治经方面仅能“通训故,知典礼”罢了。到他拜俞樾为师后,他心头才豁然开朗,开始懂得什么是做学问的真功夫,并逐渐转入到力求淹博精审的道路上来。从此,他以小学(文字学)为门径,以汉学为根基,踏踏实实地做学问,深得师道,成绩优异,是俞樾喜欢和器重的高材生。他把老师的“精研教训,博考事实”的告诫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这期间,他潜心学习和研究了《春秋左氏传》,他的许多“课艺”之作,对经籍文字音义作的注释,都很有见地。在学术思想上,他相信俞樾的见解,站在古经文学派一边,还刻了一枚“私淑刘子骏”的印章,表示对汉代古文经学派创始人刘子骏的仰慕。

为您推荐

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解释的新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是对外国人争平等的,不许外国人欺负中国人;民权主义是对本国人争平等的,不许有军阀官僚的特别阶级,要全国男女的政治地位,都是一律..

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1919年胡适发表了《新思潮的意义》,文中提出了评新文化运动的一种新态度——评判的态度,并具体论述其基本要求:(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

现代新儒学

所谓现代新儒学主要是指“五四”运动以后产生于中国的一股文化保守主义学术思潮。被指为新儒学的代表人物虽不尽相同,但大体说来不外乎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贺麟等等。这..

“我本来是满天飞”

一张桌子激发的梦想

1982年,他从中国石油管道学院毕业,如愿被分配到当时的国家石油部工作。那时的他,对这份工作感到很满足,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受到了领导的赏识,还被确定为单位重点培养的对..

偷懒与经典

史博是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音乐家之一,从小热爱音乐,18岁就进入了当时最为着名的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与交响乐指挥。当时的音乐学院每天都有两堂体力课,因为在这之前的100多年..

有播种就有收获

小时候家里比较穷,我上学的费用成了家里一笔不小的开支,每有学校要求缴纳学杂费的日子,便是我的难日。我用像蚊子哼哼般的声音向父亲说起,他就会皱起那浓浓的眉毛,厉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