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诅咒的赢家

  传说在公元193年,当时的罗马皇帝柏提那克斯被他的近卫军杀害,而想大捞一把的近卫军士兵对皇位进行拍卖,一个叫狄第乌斯的富翁拍得皇位并给了每名近卫军士兵一笔钱。然而还没坐多久,这位赢家便被从远方赶回的罗马军队赶下了台,并得到了“赢者的诅咒”———被砍头。

  在今天的市场经济里,“赢者的诅咒”是说在拍卖中,拍卖会的大赢家———夺标者,变成了最大的输家的事常常发生,赢者好像被“诅咒”了一样。

  19世纪50年代,美国拍卖海底油田,当时夺标厂商的开价高达2000万美元,而事后估计油田的市场价值约1000万美元,拍卖的夺标者不但没能实现预期收益,甚至还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日本三菱下属的房地产公司1988年以14亿美元买到了的洛克菲勒中心,最终亏损高达8亿多美元;松下1990年以61亿美元之巨买到的环球电影公司也在5年后贱卖给了希格拉姆公司;索尼还算幸运,收购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尽管没有贱卖,但由于管理不善,到1994年其账面资产就减值34亿美元。

  1996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准备拍卖个人通信服务所使用的频谱,最大投标人NextWave个人通信公司最终胜出,获得经营许可证,总共支付了62亿美元,但是两年后,该公司只能为它无法支付的账单而申请破产,NextWave公司赢得了拍卖,却输掉了市场。经济学家们收集了大量真实的数据,验证了在任何形式的拍卖中“赢者的诅咒”都可能发生。而且当拍卖的买家越多时,发生“赢者的诅咒”的机会也就越大。最大的赢家没能笑到最后,被“诅咒”的夺标者无法获得预期的利润,竞拍后的产品收不回成本,最终亏损累累。

  这是一种有趣的现象,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联合起来,试图搞清这些赢者被诅咒的原因。他们认为,这些赢者之所以被“诅咒”是来源于一种认知错觉,也就是一种精神作用,就如同泡沫产生的原因一样。

  在拍卖会上,为了赢得拍卖,你必须积极地出价,其他竞争对手会促使你不断地提高出价,拍卖价格在一浪接一浪的高呼声中水涨船高,随着血压的升高和心跳的加快,“赢者”举起的手变得越来越不理性了,过于自信放大了收益,缩小了风险,最终那个抑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举手者”成了最后的胜利者,与此同时,“赢者的诅咒”出现了———他的投标价格已经远远高于真实价值了,在赢得拍卖的同时,他必将输掉利润。

  在主流经济学的大厦中,“理性假设”是最不可动摇的那块基石。人真的是理性的吗?“赢者的诅咒”就说明,人们并不总会理性地理解和判断风险,人们可能会规避微不足道的风险,但有时也会进行一些接近疯狂的赌博。在“人类贪性”的作用下,自以为做着理性的选择,其实完全是“傻瓜”决策,自己还蒙在鼓里。

为您推荐

太想赢,就会输

和朋友相约去爬山。山不过三百米高,从山脚到山顶有一条山道,平时慢悠悠地上去,倒不觉得它陡峭。那一日,朋友向我挑战:咱俩换一种登山方法,不再慢走上去,而是沿着山道跑..

要有爱心

耶稣在迦白农讲道,有4个人抬了一个瘫痪的人来见他。因为人多,无法近前,他们就拆了屋顶,用褥子把病人缒下去。 耶稣看见了他们的信心,就医好了那个人的病。 寓意: 《圣经》..

让顾客给服务员发工资

回国第一天,对中国餐馆里服务员之多大吃一惊,紧接着,开始感慨美国跟中国餐馆服务质量之差别———最能反映其中差别的典型情况是,每当出现退菜,美国“小二”二话都不会说..

果断放弃你人生的7%

当众拥抱你的敌人

一间小杂货店对面新开了一家大型的连锁商店,这家商店即将打垮杂货店的生意。杂货店的老板忧愁地找牧师诉苦。牧师建议他:“每天早上站在商店门前祈祷你的商店生意兴隆,然后..

对自己要有信心

有一个人,经常与邻居发生争执,彼此之间嫌恶。有一天,这个人的牛丢失了,于是便怀疑是邻居偷了。他左想右想,越看邻居越像是偷牛的人。 过了几天,牛居然自己跑回来了。于是..

快乐是最好的财富

有一群猴子喜欢偷食农民的大米,农民就发明了一种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他们把一只葫芦型的细颈瓶子固定好,系在大树上,再放入大米。 到了晚上,猴子来到树下,就把爪子伸进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