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隐斟茶

    从前,有一位学士认为自己对禅的领悟已经到了很高深的境地,就想找一位当世高人,验证一下自己的深度。有一位在南山修行的禅师,由于他参禅的造诣很高,善于借助日常的事物对求教者加以点化,因此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信徒们都称他为“南隐”。这位学士听说之后,就前去拜访南隐,向南隐请教禅的含意。

    相互见礼之后,学士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南隐亲手拿起茶壶,很认真地向杯子里斟着,杯子里的茶已经满了,可是南隐还没有停手的意思。只看见茶水不断地从杯中溢出来,已经流到了桌案上。学士实在有些沉不住气了,就提醒南隐说:“老禅师,茶已经满了,流到了桌子上,请不要再倒了。”南隐像是刚刚醒悟似的,这才把茶壶放下,然后,他指着那斟得满满的杯子,对学士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已经装满了你自己的观点、想法。而我要说的是属于我自己的想法、见解。正像那些淌到外面去的水一样,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出来,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

    南隐斟茶道出了肯定与否定这对范畴的哲理。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是事物维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之中,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当否定方面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占主导地位时,事物就会发生质变。这时新事物就将取代旧事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否定是事物发展不可少的环节。但是,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既克服又保留”,也就是新事物在扬弃旧事物消极因素的同时,又吸收其积极因素作为自己进一步完善的“养料”。这样看来,否定又是新旧事物的联系的环节。


为您推荐

疑邻偷斧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     他看看那孩子走路的动作,鬼鬼祟祟,像是偷了斧头;瞧瞧那孩子脸上的表情,慌慌张张,像是偷了斧头;听听那孩子说..

带补丁的新装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有一位西洋人,长期居住中国。时间久了,衣服也破了,但却无处制作新衣,十分苦恼。没有办法,只得找到一个中国裁缝,问他能不能做西服?裁缝回答:“..

听言务尽

    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四库全书的总编纂纪昀(字晓岚),他在未任朝廷命官之前,是一个刚正不阿、刻苦读书、怜爱乡邻的学子。     一次,有一户豪门乡绅,要给自家老太..

驯驴

河中失石如何找

    清朝时候,沧州南面,有座寺庙傍河而立,寺门毁坏了,两个石兽也一并沉入河中。十多年后,僧人募捐重新修整寺庙,在落水处打捞石兽,却不见踪影。按老经验,众人驾了几条..

“金刚腿”

    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诏建造北京宫殿。一时间,北京集中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昔日,元朝的大都大兴土木,当时被称为“蒯鲁班”的蒯祥被选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

书呆子救火

    从前有个有钱人家,家有十几间房子。一天,他家忽然失火,火势很快蔓延到房顶,如不赶快抢救,全部家产就会被烧光。可是家里没有梯子,不能上房救火。他就让儿子去好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