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以愚困智

    北宋时期,有一个名叫徐铉的人,以博学多才名闻于世。一次,江南选派徐铉进京修贡例,朝廷要派一位陪同的押伴使。朝野上下文臣谋士都因没有徐铉的学问大,怕被耻笑而不敢前往陪行,宰相也委实感到有些棘手,于是,只得奏请宋太祖定夺。

    赵匡胤深知徐铉的学问和为人,便传下圣旨,要殿前司呈上一份不识字的殿侍人名单。宋太祖看了一眼名单,用笔随便点了一个人,说:“此人可以。”众大臣一见,颇感惊讶,皇上怎么派一个如此愚笨的人去陪同满腹经纶的徐铉呢?

    再说被点名陪伴徐铉的殿侍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被糊里糊涂地派到江南。他陪伴徐铉上路后,从渡江开始,徐铉便妙语连珠,语惊四座,令同船的人叹服不已,惟独陪伴他的殿侍默不作声,除了点头应是,一言不发。徐铉好生奇怪,不知这人学问深浅,便又饶有兴趣地与他攀谈,卖弄自己的学问,满以为这样会使对方感到自惭形秽。谁知押伴使仍旧点头称是,既不发意见,也不回答问题。这样一连几天,徐铉见押伴使无从酬复,渐渐地失去了兴趣。倦意阵阵袭来,徐铉便好生没趣地沉默不语养起神来。

    宋太祖以愚困智,封住了徐铉的口,折了他的傲气,使他乖乖地来到了京都。

    这个故事揭示了“有差异才有和谐”的辩证法哲理。不论任何事物,都是有差异、有对立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构成都是矛盾统一体,都是对立和同一的辩证统一。大千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整体。


为您推荐

孟氏二子的悲哀

    传说古代鲁国一位姓施的人,他有两个儿子,一个懂学问,一个通兵法。那个懂学问的,以仁义的道理去劝说齐国国君,齐国国君用他做公子的老师;那个精通兵法的到楚国,用兵..

孟母三迁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了不起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后人称他为“亚圣”,在人们心目中,他仅次于孔子。     但是,孟子小时候,也和一般..

赛马的学问

    战国时代,齐威王爱好骑马射箭,经常喜欢和别人比赛,并且十次有八九次能赢。有一天,齐威王又提出和元帅田忌比赛,并且以千金作赌注。     田忌很痛快地答应了。但是,..

人的价值

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主要在于人类创造性的生产劳动实践,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得以形成的基础。..

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作为社会历史观的范畴,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受着盲目必然性支配,特别是受着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的一种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社会..

文明

    文明相对于蒙昧、野蛮而言,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物质和精神生产、生活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