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二子的悲哀

    传说古代鲁国一位姓施的人,他有两个儿子,一个懂学问,一个通兵法。那个懂学问的,以仁义的道理去劝说齐国国君,齐国国君用他做公子的老师;那个精通兵法的到楚国,用兵法去劝说楚王,楚王很高兴,就用他做执法将军。两个儿子的俸禄,使他家很快就富足起来,邻里无不羡慕。

    施氏的邻居孟氏,也有两个儿子,也是一个好学问,一个好兵法,但家境很穷,因此,他便向施家求教致富的方法,施家便把实情告诉了孟氏。于是,孟氏的一个儿子去秦国,拿仁义之理去说服秦王。秦王却说:“现在诸侯们激烈斗争,最需要的是练兵和筹饷。你要用仁义来治理我的国家,是招致灭亡的道路!”遂给他用了宫刑,然后放他回家。孟氏的另一个儿子到了卫国,用兵法来劝说卫侯,卫侯说:“我们是个很弱小的国家,而且夹在很多大国的中间,对大国我要顺从他们,对小国我要安抚他们,这才是求得安全的办法。要是依靠兵法权谋,那我国的灭亡就在眼前了。要是让你好好地回去,再到别国去干事情,我国就可能受到灾难。”于是砍断了他的脚,把他送到鲁国。孟氏全家含悲忍愤,怨恨施家没出好主意。

    孟氏二子的悲哀在于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从实际出发,固守在搬用别人的死法子,没有一点灵活性。它的教训告诫人们,办任何事情都不能凭主观想象,让客观存在服从自己的想象,也就是说不能从框框、概念出发,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和模式,如果把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用想象去代替客观现实,不仅丝毫也不会改变事物的本来面目,反而会碰钉子,犯错误,遭至悲惨的结局。

为您推荐

孟母三迁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了不起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后人称他为“亚圣”,在人们心目中,他仅次于孔子。     但是,孟子小时候,也和一般..

赛马的学问

    战国时代,齐威王爱好骑马射箭,经常喜欢和别人比赛,并且十次有八九次能赢。有一天,齐威王又提出和元帅田忌比赛,并且以千金作赌注。     田忌很痛快地答应了。但是,..

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即人与人的价值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活动与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不能离开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离开个人同他人、同集体、同阶级、同社会的..

人的本质

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作为社会历史观的范畴,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受着盲目必然性支配,特别是受着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的一种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社会..

文明

    文明相对于蒙昧、野蛮而言,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物质和精神生产、生活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也称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是指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在内,它是对社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