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造型]

◎坛庙建筑/北京永定门大街东侧占地27万平方米 砖、石、木、琉璃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完成,清代改建,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之地。

由祭天的圜丘、祈祷丰年的祈年殿、皇帝斋宿的斋宫和为祭事服务的神乐署、牺牲所四组建筑组成。其中圜丘及祈年殿为其主体。

天坛建筑群有内外两重围墙环绕,外墙原只在西边辟两门。两重围墙的转角为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内坛南北中轴线偏东,建有一条长360米的神道,南端是圜丘,北端是祈年殿,中间有附属建筑皇穹宇等。神道将圜丘与祈年殿两组建筑连为一个整体,并象征着到达天廷的道路十分遥远。

圜丘,圆形,有三层石砌台面。每层台面及其台阶、栏杆、栏板所用石块数均为九或九的倍数。

古人称天为“阳”,九是“阳数(奇数)之极”,用此以示上天的至高至大。圜丘通体晶莹洁白,象征天的圣洁空灵。外有圆形与方形两重围墙,均很低矮,突出了丘台的高大,人立于台上似可与苍天对语。此图系祈年殿,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平面圆形,三重檐,攒尖顶。

三重檐顶原为蓝、黄、绿三色硫璃瓦,以象征天、地、万物;清乾隆年间均改为蓝色,与青天相呼应。光绪年间因焚于雷火而重建。该殿建在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须弥座上,须弥座占地5900平方米。殿身高32米,直径24.2米。殿身无墙体,由三圈柱子围构,外体由朱红色柱与隔扇花门组成。三圈围柱,外柱12根、中柱12根、内柱4根,共28根;喻为12个月、12个时辰、四季和二十八宿。

该殿为弧形梁枋,斗拱逐层内收,瓦垄成放射状,设计精确,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在色彩与细部的装饰上,配置在额枋上的匾额,底板为青蓝色,上书“祈年殿”金字,边框作浮雕饰金色,异常突出。

额枋的彩绘以冷色为主,极为繁丽,与下层朱红色隔扇门窗形成强烈对比。隔扇门窗采用几何镂雕,花格为三交六碗式,在朱红色上又加金色铜箍点缀,富丽堂皇。

天坛建筑群的各种艺术处理,集中表现了天的崇高;其周围广植翠柏,更增加了宁静肃穆的祭祀性气氛。总体设计的匠心,建筑艺术与环境的完美统一,建筑技术及工艺制作的高度水平,使建筑群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而祈年殿则成为古代木构建筑的典范。

为您推荐

袍俑头像[造型]

◎陶塑/秦 1978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出土 陶质/现存陕西省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号坑大厅 ●四个身穿战袍的陶俑头部,第一个(图上从右起)出土于1号坑T19方长廊,头小..

武士俑群[造型]

◎陶塑/秦 1978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T1方过洞出土 高187-194厘米 陶质/现存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号坑大厅 ●秦始皇陵兵马俑从葬坑始建于公元前221年。 秦王朝..

琉璃人物瓦脊雕塑[造型]

◎屋顶装饰/清 高1.6米 长31.6米/广东省佛山寺祖庙藏 ●佛山祖庙琉璃瓦脊人物雕塑,系佛山石湾窑烧制,为清代代表作。 正脊上的“群仙大会”塑大小仙人及动物300余个,分布于..

伏里土陶[造型]

钟馗嫁妹(局部)[造型]

◎彩塑/1924年 天津 张玉亭 高36厘米 泥、粉彩/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作取材于神话故事。 钟馗与同里杜平入都赴试,钟馗误入鬼窟,被鬼戏弄,形容变丑,因而落第,愤而自杀,被..

螭纹扁壶[造型]

◎文玩/明 高8.8厘米 径3×2.4厘米 黄杨木/上海市博物馆藏 ●扁壶形体仿青铜器。 口、足以错银丝回纹为饰。通体以浅浮雕刻双螭戏云图。双螭舒卷自如,流动如生,极富动势。..

紫彩大盆[造型]

◎容器/元 1955年河北保定东关出土 高10.9厘米 口径45.5厘米/河北省博物馆藏 ●此盆为敞口,折沿上斜,口唇上卷有如围栏,浅腹,腹壁明显内敛,平底。 此盆胎厚质粗,整个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