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蜡染花边[造型]

◎蜡染/清 布长29厘米 宽9.5厘米/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文物室藏

●这件蜡染作品以四个葵花瓣式圆形及两条点状菱形花边组成。

每个葵花瓣式纹样的圆心中央较实,给人醒目的感觉,外围轮廓又与里面花瓣形纹样相呼应。里外填以两条环状纹带,其一内饰“S”形、回纹和寿字纹,另一内饰半月纹。葵花瓣式纹样与点状菱形花边之间,饰以适合纹样的如意纹。

层次丰富,结构严谨,造成具有节奏感的装饰效果。

深蓝的底色配上白色的图案,清雅明快。西南少数民族上衣多见螺旋纹的装饰,衣袖通常是用八个圆形构成,这种图案构图大方,意境淳朴,成为一种历代沿用的民族化的纹样程式。

为您推荐

铜鼓十二调铜鼓与布依族文化

铜鼓是布依族文化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布依人称铜鼓为安您(音译)。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铜鼓的社会功能在不断转变着。早期出现的铜鼓主要作为乐器,也兼作炊具,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鼓又成为祭祀活动中的神器,兼作礼具,象征着社会..

蜡染②

  l'rǎn   蜡染   [wax printing;batik] 染布工艺。先用液状蜡将图案绘制在布上,再经染色后除去蜡质而成。我国一种传统民间印染工艺。用熔化的黄蜡在白布上绘制图案,染色后煮去蜡质,就呈现出白色图案。始于汉代..

傣族蜡染工艺品②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人口102.5万多人。   蜡染工艺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和发扬了传..

贵州蜡染②

布依族木雕②

  善雕刻,“泰山”木雕面具便是颇具特色的一种,这“”的作用,类似汉族的门神,高悬在住宅入门处,以辟邪镇宅保平安。“泰山”这种布依族的民间木雕,其造型富有一种狞疠之美;大黑眼珠鼓在眼眶外,炯炯有神,放射着威风慑人的目光..

蜡染冰纹②

  蜡染冰纹   蜡染的冰纹就是它让人们为之赞美不绝的性格特征。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不断的翻卷侵染中,蜡迹破裂,染液便随着裂缝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象冰花,象龟纹,真是妙不可喻,同样的图案的..

水溶花边②

  水溶版和普通版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象普通制版那样能“所见既所得”,它在机器上 完成以后还得经过一道“水煮”的工序,就是这一道工序使得载打水溶版时的针法处理 不同于普通制版。   水溶制版不需要很多的针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