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宋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第165号窟正壁左侧 高210厘米 泥质
●在佛教石窟艺术中,经常出现当代施主的造像,称为供养人。
这身供养人,可能是当地显贵的窟主造像。脸型长圆,细眉高挑,凤眼含威,仪态端庄。发型中分,梳理整肃,高髻上饰有华丽花蔓。内衣高领护项,外穿交领长袍,逶迤拖地;宽袖潇洒,露出内衣袖筒。腰系短裙,巾带长垂,下露小巧尖足。
体态修长,面目清秀,是多数宋代塑像的特征,再没有唐代流行的“丰肌肥体”了。
由“肥”而“秀”,反映了时代审美风尚的变化。这种变化还表现于宋代绘画之中,不过,宋塑不如宋画成就突出,这从一方面反映了佛教和佛教艺术的衰微。
为您推荐
【名称】:北宋太阴天子供养像
【类别】:
【年代】:北宋
【文物原属】:陪葬品
【文物现状】:现藏省博物馆
【出土时间】:1965年发现于温州白象塔的二层五面。
【文物简介】:
北宋彩绘泥塑。..
◎泥塑/宋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第165号窟正壁左侧 高210厘米 泥质 ●在佛教石窟艺术中,经常出现当代施主的造像,称为供养人。 这身供养人,可能是当地显贵的窟主造像。脸型长圆..
◎陶塑/北宋 高8.4厘米 陶/河北省定州博物馆藏 ●捧缸人头戴瓜皮帽,头发卷曲蓬松作旋涡状,脸面宽阔,相貌敦厚,浓眉狮鼻,好似西域人。 双手抱缸,头部向右转侧,姿态显得..
◎兵器柄/商代晚期 1980年河南罗山天湖商代12号墓出土 残片16.5厘米 直径约2.9厘米 木胎/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藏 ●此木柲出土时位于墓主人东侧,一铜矛置于木柲的北端,可知木..
◎铸铜/春秋早期 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出土 全壶通高125.7厘米 青铜/故宫博物院藏 ●立鹤方壶是春秋时期典型的青铜器具。 出土一对,另一件藏河南省博物馆。造型别致,铸造精美..
◎盛食器/明·嘉靖 口径31.4厘米 高4.4厘米 木胎/故宫博物院藏 ●此盘造型呈圆形,圈足较矮。 内外壁均采用攒犀工艺(即《格古要论》所讲“戗金人物景致,用攒攒空闲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