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酒器/北朝·北齐 1971年河南安阳范粹墓出土 高19厘米 口径7.5厘米/河南省博物馆藏
●此器直口微敛、圆肩,肩上有四支片状小孔系,圆腹,平底实足,上腹为覆莲形状。
口、底及四系造型取方形变化,与圆形器身形成对比,覆莲瓣饰取立势,使器形更具挺拔感。整体造型单纯洗练、饱满浑厚,为北朝瓷器中的精品。据文献记载,白瓷的出现为晋代,目前我们所见的最早白瓷即是北齐范粹墓出土的七件瓷器,此罐为其中之一件。器身施乳白色釉,釉层薄润。
白瓷的烧成,标志着我国制瓷技术的重大进步,自此我国瓷器的烧制以青白两大系统向前发展。
为您推荐
◎陶塑/五代·南唐 江苏江宁祖堂山李昇钦陵出土 高46厘米 陶/故宫博物院藏 ●李昪,徐州人,先为吴臣,执国政。 后篡吴,即帝位,国号唐,都金陵(今南京),史称南唐。 李异钦陵..
◎盛水器/商代后期 通高26厘米口长16.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器造型高峻、棱角毕现。 盖及纽帽均成四面坡形,并在四角及中间饰扉棱。器身直口、方唇、高颈、坡形肩。腹下敛..
◎挂屏/清 高163厘米 宽118.5厘米 木与金/故宫博物院藏 ●挂屏呈长方形。 以夔龙纹紫檀木为框,顶端置有一对如意状挂环。屏面以金箔锤成两棵枝叶繁茂、桂花盛开的桂树。 深蓝色..
◎文具/北宋 高8.5厘米 口径22.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器广口折唇、浅腹平底,三足呈云头形。 器腹近口沿处起一条凸弦线,上环列19个鼓钉,近底处有16个鼓钉。通体为凝重的乳..
◎盛食器/西周早期 1976年陕西临潼西段出土 通高28厘米 口径22厘米/临潼县博物馆藏 ●此簋侈口,小方唇。 腹下部稍膨,两侧各有半环耳。环粗壮,上饰立耳兽头,下有垂珥。 圈足..
◎木版印画/明 14×27厘米/王树村藏 ●佛经版画是随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兴盛而产生的,它常作为佛经扉页或插图出现在经书中,后逐渐独立出来成为版画的重要一宗,在中国木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