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纹绞缬[造型]

◎绞染/西凉 1967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85号墓出土 均宽5.5厘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绞缬(音协)是传统的手工艺,又称“扎染”。

这种小方纹的绞染方法是先在绢上点好花位,以针挑起花位处,将绢按十字折叠好,随手用线将它按疏密、松紧捆扎几圈,待全部扎好后,用清水浸透,捞起放入染液中浸染,染后凉干,拆除扎结线,便可出现具有晕染效果的花纹。

南北朝时期,缬织工艺已很普遍,据《二仪实录》中记载,染缬在“陈、梁间贵贱通服之”。在陶潜的《搜神后记》中还有这样的描写:“淮南陈氏在田中种豆,忽见二女子姿色甚美,着紫缬襦青裙。”由此可见染缬织物在当时产量较大,应用范围已很广泛。



绞染的艺术价值在于它的色味及晕味,或斑斑斓斓,或若隐若现,具有一种自然的效果。它的工艺虽简单,却需要精湛的技艺和修养。

为您推荐

匜[造型]

◎盛水器/西周晚期 1975年陕西岐山董家村出土 通高20.5厘米 长31.5厘米/岐山县博物图书馆藏 ●此件匝(音振宜)长圆。 器有平盖,盖前端作虎头形,有立耳、圆眼。器口沿与盖相吻..

彩绘木雕蟠蛇漆卮[造型]

◎酒器/战国早期 湖北江陵雨台山遗址471号楚墓出土 口径11厘米 通高20.9厘米 厚木胎/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此卮(音知)呈圆筒形,有盖,盖顶凸起,底平。 盖与身以子母口扣合,周..

五亭桥[造型]

◎桥梁建筑/清 江苏扬州瘦西湖畔桥长55.3米 石、木 ●该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是清代扬州盐商们为迎奉乾隆皇帝南巡而建。 平面为“工”字形。桥上中部由五个亭子构..

天龙八部(之一)[造型]

嵌瓷靠背扶手椅[造型]

◎家具/清 宽57厘米 深46.5厘米 座高47.5厘米 通高84.5厘米 紫檀木/故宫博物院藏 ●此为一件以圆材为主,通过粗细、曲直、疏密的线的变化,组合而成的南官帽形的扶手椅。 四腿..

吼狮[造型]

◎石雕/传世 福建寿山 长25厘米 ●这尊小型吼狮为福建寿山民间石雕,造型奇特,大狮头上又蹲一小狮,生动有趣。 石质棕黄温润,刀工细腻,首尾部的镂空雕凿部分和圆雕、浮雕结..

斗彩高士图杯[造型]

◎饮水器/明·成化 高3.4厘米 口径6.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杯为敞口、圆唇、深腹,腹壁弧度内收至底,卧足。 整体造型端庄稳健,敦实丰满。以白釉为地,采用斗彩工艺。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