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再则”,连词。
连用构成“一则……再则……”的关联格式,意义和用法跟“一则……二则……”相同,表示并列关系。例如:
①在那时,也有这样的青年:听他的议论,头头是道,看他的行事,世故深通,一则曰:“这是应付环境”,再则曰:“为了生活,不得不然”,真人面前说假话,放一个屁也要“解释”出一番道理来。(茅盾《一点回忆和感想》)
序数可以递增,说成“一则”、“再则”、“三则”……,表示多种原因或目的。
例如:
②“……你可说:‘孩子们多了我早知道早晚要有这一天,所以我早就给他们安排了!’这样一则可以表明你有远见,再则可以表明你大公无私……,三则可以省去你临时麻烦。”(赵树理《三里湾》)
“再则”可以单用,相当于“其次”、“此外”,表示在已经举出的项目以外,再有补充。例如:
③纠正的方法:主要是加强教育,从思想上纠正个人主义,再则处理问题、分配工作、执行纪律要得当。(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④应当计算,主要的是红军,再则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在整个反“围剿”斗争中物资需要的最低限度。(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再则”也可以换用“另则”。
例如:
⑤一则,他做饭这件事情本身,我们就于心不忍,禁止他做还不行;因此做好做歹,我们只好将就。另则,近几年爸爸的性格也有变化。
(母国政《我们家的炊事员》)
为您推荐
“若(如)”,连词;“也(亦)”,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也(亦)……”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如)”,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也(亦)”,表示类同,承接上文,说出另一种假设情况作类比,表示上文所述假设情况实现后将出现类..
“若”,连词;“总”,副词。
配对构成“若……总……”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总”表示无论如何结果必定是这样的。例如:
①这虽然近于劝人耐心做奴隶,而其实很不同,甘心乐意的奴隶是无望的,..
“若(如)”,连词;“还”,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还……”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多用于书面。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还”表示上述假设实现后,某种现象会继续存在或某种动作或行为会继续进行。
例如:..
“若是”,连词;“便”,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便……”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相当于“如果是”,表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便”,相当于“就”,承接上文,推出跟假设情况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
例如:
①不快跑若是对..
“若(如)”、“则”都是连词,配对构成“若(如)……则……”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则”,相当于“那么”,放在后边分句句首,承接上文的假设,申说后边的结果或结论。
用“若……则……..
“若是”,连词;“就”,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就……”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就”承接上文,表示结果自然会这样。
例如:
①他说今天许可借到一笔钱,若是借到了,他明后天就要上船到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