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又……又……】用法及造句

“又”,副词。

叠用构成“又……又……”的格式,表示并列关系。

“又……又…”连接动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表示几种动作、性质、情况等并存或累积。例如:

①显然林小姐的叫声也是异样的,林先生跳起来,又惊又喜,着急地想跑到柜台前去看,可是心慌了,两腿发软。

(茅盾《林家铺子》)

②茶花这东西有点特性,水壤气候,事事都得细心。又怕风,又怕晒,最喜欢半阴半阳,顶讨厌的是虫子。(杨朔《茶花赋》)

③他对集体举行结婚典礼也很赞成,说这办法又排场,又省钱。(马烽《结婚现场会》)

④只有村北那个张家坟园独自葱茏翠绿,这是镇上张财主的祖坟,松柏又多又大。(茅盾《残冬》)

⑤有几间房子着火了,火又盛,烟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并列各项前边一般都有“又”,但有时“又”只用于后面几项,第一项并不出现。例如:

⑥老崔是党员,又是书记,又是校长。

(王中才《龙凤砚》)

⑦她是老婆,又是老妈子,又是厨子,又是护士。(王蒙《相见时难》)

有时,可以叠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又”。

例如:

⑧一跌直到美国,那是第一妙事,又爽快,又新鲜,又免得坐飞机、坐船出事故的危险。(钱钟书《灵感》)

⑨这一截木料是截去两头、中间留下来的一段盘节,又粗又短又弯又扁,很不好转动。

(赵树理《套不住的手》)

有时,可以多组“又……又……”连用。例如:

⑩这时候,他心里头的滋味又象凄酸,又象壮烈;又象苦涩,又象热辣;又象空空洞洞地了无牵挂,又象纷洒倒乱地千头万绪;又象经历一次惨重失败后的悲伤,又象迎接一次激烈战斗前的兴奋;总之是酸、甜、苦、辣,样样都齐。

(欧阳山《苦斗》)

【辨析】

又……又……——既……又……(见“既……又……”条)

又……又……——一面……一面……(见“一面……一面……”条)

为您推荐

关联词【若(如)……也(亦)……】用法及造句

“若(如)”,连词;“也(亦)”,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也(亦)……”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如)”,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也(亦)”,表示类同,承接上文,说出另一种假设情况作类比,表示上文所述假设情况实现后将出现类..

关联词【若……总……】用法及造句

“若”,连词;“总”,副词。 配对构成“若……总……”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总”表示无论如何结果必定是这样的。例如: ①这虽然近于劝人耐心做奴隶,而其实很不同,甘心乐意的奴隶是无望的,..

关联词【若(如)……还……】用法及造句

“若(如)”,连词;“还”,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还……”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多用于书面。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还”表示上述假设实现后,某种现象会继续存在或某种动作或行为会继续进行。 例如:..

关联词【设若(设或)……就……】用法及造句

关联词【若是……便……】用法及造句

“若是”,连词;“便”,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便……”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相当于“如果是”,表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便”,相当于“就”,承接上文,推出跟假设情况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 例如: ①不快跑若是对..

关联词【若(如)……则……】用法及造句

“若(如)”、“则”都是连词,配对构成“若(如)……则……”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则”,相当于“那么”,放在后边分句句首,承接上文的假设,申说后边的结果或结论。 用“若……则……..

关联词【若是……就(那末)……】用法及造句

“若是”,连词;“就”,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就……”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就”承接上文,表示结果自然会这样。 例如: ①他说今天许可借到一笔钱,若是借到了,他明后天就要上船到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