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不止)……连……也……”是表示由浅而深的递进关系的关联格式。
“不只(不止)”用在前边分句,指出并承认一项已经如此的事例;后边分句用“连……也……”的固定格式把意思推到某种极限,强调不该如此的也如此。例如:
①看他那麻木的神情,他不只没有一丝一毫怨恨,甚至连陈文婷那种毅然承担罪责的高贵风度,他好象也竟然一点儿都没有感觉出来呢。
(欧阳山《苦斗》)
②红军英雄们,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千万里征战,身上本来是单薄的。而这时候,不止没有足以御寒的皮衣,就连单衣,也早已四分五裂,难以蔽体了。
(宋之的《草地颂歌》)
③如今不止那堆满一屋的雪花白米烟消云散,连那几口袋雪花银角子也烟消云散了。(欧阳山《苦斗》)
为您推荐
“若(如)”,连词;“也(亦)”,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也(亦)……”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如)”,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也(亦)”,表示类同,承接上文,说出另一种假设情况作类比,表示上文所述假设情况实现后将出现类..
“若”,连词;“总”,副词。
配对构成“若……总……”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总”表示无论如何结果必定是这样的。例如:
①这虽然近于劝人耐心做奴隶,而其实很不同,甘心乐意的奴隶是无望的,..
“若(如)”,连词;“还”,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还……”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多用于书面。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还”表示上述假设实现后,某种现象会继续存在或某种动作或行为会继续进行。
例如:..
“若是”,连词;“便”,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便……”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相当于“如果是”,表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便”,相当于“就”,承接上文,推出跟假设情况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
例如:
①不快跑若是对..
“若(如)”、“则”都是连词,配对构成“若(如)……则……”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则”,相当于“那么”,放在后边分句句首,承接上文的假设,申说后边的结果或结论。
用“若……则……..
“若是”,连词;“就”,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就……”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就”承接上文,表示结果自然会这样。
例如:
①他说今天许可借到一笔钱,若是借到了,他明后天就要上船到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