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连词,用在选择关系的后项开头,表示假设性的选择,相当于“如果继续不,那或者……”。
前边提出一种可能的情况,再用“再不”既对这种可能的情况作假设的否定,又引出与上文交替的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例如:
①当然,碰到大的批判会要召开,或者规定的游行、声讨和欢庆要举行,庄稼人也会被催促着,在正午过了好久才牵连地来到街上,再不就在严严实实的、无边无际的深夜里,突然有一阵零零落落的锣鼓敲响,那时街上也会显出几分喧嚷;但这喧嚷却透出一种追逼人心灵的紧张,使人一阵阵凄惶。(何士光《草青青》)
②那些夜晚,蛙声如潮,或者虫声如雨,风尖利地掠过纸窗,或是目光清亮地照着一树桃李,我满心疑惑地翻出一点什么来悄悄地阅读,再不就兀自地坐着,让各种踪迹在脑海里自来自去。(何士光《草青青》)
③如果哪个战士到了他们家里,阿妈妮们就会端出一铜碗一铜碗的栗子,再不就从鸡窝里慌张地抓出发热的鸡蛋,向你怀里乱塞。(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为您推荐
“若(如)”,连词;“也(亦)”,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也(亦)……”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如)”,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也(亦)”,表示类同,承接上文,说出另一种假设情况作类比,表示上文所述假设情况实现后将出现类..
“若”,连词;“总”,副词。
配对构成“若……总……”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总”表示无论如何结果必定是这样的。例如:
①这虽然近于劝人耐心做奴隶,而其实很不同,甘心乐意的奴隶是无望的,..
“若(如)”,连词;“还”,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还……”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多用于书面。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还”表示上述假设实现后,某种现象会继续存在或某种动作或行为会继续进行。
例如:..
“若是”,连词;“便”,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便……”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相当于“如果是”,表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便”,相当于“就”,承接上文,推出跟假设情况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
例如:
①不快跑若是对..
“若(如)”、“则”都是连词,配对构成“若(如)……则……”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则”,相当于“那么”,放在后边分句句首,承接上文的假设,申说后边的结果或结论。
用“若……则……..
“若是”,连词;“就”,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就……”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就”承接上文,表示结果自然会这样。
例如:
①他说今天许可借到一笔钱,若是借到了,他明后天就要上船到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