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而”都是连词,配对构成“固然……而……”的关联格式,表示转折关系。
“固然”用在前面分句;确认某种事实;“而”用在后面分句,转入正意,说出另一种情况。“而”的转折语气比“但是”轻。
例如:
①正面讴歌光明和鞭挞丑恶的作品,固然头等重要,而一些能够增进人民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观念,学习或者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之类的题材,也应该有所接触和表现。(秦牧《〈长河浪花集〉序》)
②生活向她展示着新的希望,失掉了(或可能失掉)自己倾心相爱的人儿,固然使人痛苦,而这个,决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
(周克芹《勿忘草》)
③牢狱固然是牢狱,而整个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乃是人民的一座无形的大牢狱。(马铁丁《不屈的人》)
有时,“而”后面还可以加副词“却”,构成“而……却……”的格式,用在后面分句,强调转折。“而”置于句首,“却”放在主语之后谓语之前。例如:
④青皮固然是不足为法的,而那性韧却大可以佩服。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为您推荐
“若(如)”,连词;“也(亦)”,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也(亦)……”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如)”,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也(亦)”,表示类同,承接上文,说出另一种假设情况作类比,表示上文所述假设情况实现后将出现类..
“若”,连词;“总”,副词。
配对构成“若……总……”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总”表示无论如何结果必定是这样的。例如:
①这虽然近于劝人耐心做奴隶,而其实很不同,甘心乐意的奴隶是无望的,..
“若(如)”,连词;“还”,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还……”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多用于书面。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还”表示上述假设实现后,某种现象会继续存在或某种动作或行为会继续进行。
例如:..
“若是”,连词;“便”,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便……”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相当于“如果是”,表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便”,相当于“就”,承接上文,推出跟假设情况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
例如:
①不快跑若是对..
“若(如)”、“则”都是连词,配对构成“若(如)……则……”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则”,相当于“那么”,放在后边分句句首,承接上文的假设,申说后边的结果或结论。
用“若……则……..
“若是”,连词;“就”,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就……”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就”承接上文,表示结果自然会这样。
例如:
①他说今天许可借到一笔钱,若是借到了,他明后天就要上船到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