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可是”都是连词,配对组成“虽……可是……”的格式,表示转折关系。
例如:
①养牡丹的虽多,可是能把牡丹养奇了的,就只一家。(严阵《牡丹园记》)
②芙蓉镇街面虽小,居民不多,可是一到逢圩日子就是个万人集市。(古华《芙蓉镇》)
③五百个钱虽是大数目,可是他想来倒还有办法。(茅盾《残冬》)
④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鲁迅《孔乙己》)
有时,前面分句并列叠用“虽”,表示先容认的事实不上一个。例如:
⑤脸上虽已不象病中那样憔悴惨淡,虽已搽了点脂粉,可是与从前比起来,颜色神气不知怎地就呆板多了,冷落多了,眼睛也是呆滞的,舌头也懒得使用。
(李劼人《死水微澜》)
为您推荐
“若(如)”,连词;“也(亦)”,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也(亦)……”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如)”,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也(亦)”,表示类同,承接上文,说出另一种假设情况作类比,表示上文所述假设情况实现后将出现类..
“若”,连词;“总”,副词。
配对构成“若……总……”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总”表示无论如何结果必定是这样的。例如:
①这虽然近于劝人耐心做奴隶,而其实很不同,甘心乐意的奴隶是无望的,..
“若(如)”,连词;“还”,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还……”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多用于书面。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还”表示上述假设实现后,某种现象会继续存在或某种动作或行为会继续进行。
例如:..
“若是”,连词;“便”,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便……”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相当于“如果是”,表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便”,相当于“就”,承接上文,推出跟假设情况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
例如:
①不快跑若是对..
“若(如)”、“则”都是连词,配对构成“若(如)……则……”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则”,相当于“那么”,放在后边分句句首,承接上文的假设,申说后边的结果或结论。
用“若……则……..
“若是”,连词;“就”,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就……”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就”承接上文,表示结果自然会这样。
例如:
①他说今天许可借到一笔钱,若是借到了,他明后天就要上船到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