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连词。
用于转折复句,表示让步兼转折。即先承认甲事为事实,然后语气一转,后面分句用陈述句形式说出与上文相反或不一致的乙事,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例如:
①外表虽然这样,人们从梁三走步的带劲和行动的敏捷上,一眼就可看出:他那强壮的体魄里,蕴藏着充沛的精力。(柳青《创业史》)
②社交的吃饭种类虽然复杂,性质极为简单。
把饭给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那是赏面子。(钱钟书《吃饭》)
③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
(鲁迅《战士和苍蝇》)
“虽然”一般用于前面分句,有时也用于后面分句,先说出乙事,然后用“虽然”引出甲事,作补充性的说明,强调让步和转折的意思。这种句式中的“虽然”应放在主语前边,前面分句不能用。
“但是”、“可是”等与之呼应。
多用于书面。例如:
④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的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钱钟书《论快乐》)
⑤我唱着情歌,虽然并没有情人;我觉得自己是凯旋归来的英雄,虽然并没有打过仗。
(唐弢《童年》)
⑥我哭了,不知为什么哭了,虽然他说的这些事似乎与我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王蒙《悠悠寸草心》)
“虽然”较少单用,通常跟后边分句的“但是、可是、却、而、其实”等合用,配对组成关联格式,表示转折关系。
【辨析】
虽然——虽说——虽则
三个都是连词,用于转折复句,表示让步,预示转折。“虽说”用于口语,“虽则”用于书面,“虽然”则口语、书面都常用。
虽然——固然(见“固然”条)
虽然——尽管——即使(见“尽管”条)
为您推荐
“若(如)”,连词;“也(亦)”,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也(亦)……”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如)”,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也(亦)”,表示类同,承接上文,说出另一种假设情况作类比,表示上文所述假设情况实现后将出现类..
“若”,连词;“总”,副词。
配对构成“若……总……”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总”表示无论如何结果必定是这样的。例如:
①这虽然近于劝人耐心做奴隶,而其实很不同,甘心乐意的奴隶是无望的,..
“若(如)”,连词;“还”,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还……”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多用于书面。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还”表示上述假设实现后,某种现象会继续存在或某种动作或行为会继续进行。
例如:..
“若是”,连词;“便”,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便……”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相当于“如果是”,表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便”,相当于“就”,承接上文,推出跟假设情况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
例如:
①不快跑若是对..
“若(如)”、“则”都是连词,配对构成“若(如)……则……”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则”,相当于“那么”,放在后边分句句首,承接上文的假设,申说后边的结果或结论。
用“若……则……..
“若是”,连词;“就”,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就……”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就”承接上文,表示结果自然会这样。
例如:
①他说今天许可借到一笔钱,若是借到了,他明后天就要上船到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