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连词;“那么”,连词。
成对使用,构成“既然……那么……”的关联格式,表示推论性因果关系。“既然”,说出原因、理由或事实;“那么”用在后面分句的开头,承接上文,引出结果。例如:
①唐先生亲自对我妈说:“你既然那样爱你的姑娘,望她做她那没有儿子的父亲底一个有出息的女儿,那么,你得送她读书了。”(田汉《苏州夜话》)
②可是,小春既然无病,而医生给开了药方,那么医生一定是在说谎。
(老舍《不说谎的人》)
③既然头发可以是绿的,那么眼睛也可以是绿的了,她的眼睛一定如同一潭明澈见底的碧水。(航鹰《明姑娘》)
有时,“那么”跟“就(也就)”连用,组成“那么……就(也就)……”的格式,用在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就”、“也就”放在主语后谓语前,起强调作用。例如:
④商务馆制板,既然自以为未必比北京做得好,那么,成绩就可疑了,三色板又不相宜。
(鲁迅《致许钦文》)
⑤我既然是个班主任老师,那么,他来了,我就开展工作吧……(刘心武《班主任》)
⑥文字既然含着尊严性,那么,知道文字,这人也就连带的尊严起来了。(鲁迅《门外文谈》)
为您推荐
“若(如)”,连词;“也(亦)”,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也(亦)……”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如)”,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也(亦)”,表示类同,承接上文,说出另一种假设情况作类比,表示上文所述假设情况实现后将出现类..
“若”,连词;“总”,副词。
配对构成“若……总……”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总”表示无论如何结果必定是这样的。例如:
①这虽然近于劝人耐心做奴隶,而其实很不同,甘心乐意的奴隶是无望的,..
“若(如)”,连词;“还”,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还……”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多用于书面。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还”表示上述假设实现后,某种现象会继续存在或某种动作或行为会继续进行。
例如:..
“若是”,连词;“便”,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便……”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相当于“如果是”,表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便”,相当于“就”,承接上文,推出跟假设情况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
例如:
①不快跑若是对..
“若(如)”、“则”都是连词,配对构成“若(如)……则……”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则”,相当于“那么”,放在后边分句句首,承接上文的假设,申说后边的结果或结论。
用“若……则……..
“若是”,连词;“就”,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就……”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就”承接上文,表示结果自然会这样。
例如:
①他说今天许可借到一笔钱,若是借到了,他明后天就要上船到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