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连词。
单用于因果复句的后面分句,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而产生的结果。例如:
①事变是发展得这样快,以至使很多人感到突然,感到要重新学习。(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②芙蓉镇街面不大,十几家铺子、几十户住家紧紧夹着一条青石板街。铺子和铺子是那样的挤密,以至一家煮狗肉,满街闻香气;以至谁家娃儿跌交碰脱牙、打了碗,街坊邻里心中都有数;以至妹娃家的私房话,年轻夫妇的打情骂俏,都常常被隔壁邻居听了去,传为一镇的秘闻趣事,笑料谈资。(古华《芙蓉镇》)
“以至”有时说成“以至于”。例如:
③这自然不是说,他可以随便由着女儿胡闹,以至于嫁给祥子。(老舍《驼骆祥子》)
【提示】
“以至”,作连词,还可以表示递进关系。
【辨析】
以至—以致
两个词都是连词,都可用于先因后果的因果复句中,表示结果。
“以至”表示由程度形成的结果,“以致”表示由原因而引出的结果。“以致”后面表示的结果大多指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出现的,“以致”所引出的结果无所谓好坏。“以至”可以说成“以至于”,“以致”不能。“以至”还有表示递进关系的用法。
以至—甚至 (见“甚至”条)
为您推荐
“若(如)”,连词;“也(亦)”,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也(亦)……”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如)”,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也(亦)”,表示类同,承接上文,说出另一种假设情况作类比,表示上文所述假设情况实现后将出现类..
“若”,连词;“总”,副词。
配对构成“若……总……”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总”表示无论如何结果必定是这样的。例如:
①这虽然近于劝人耐心做奴隶,而其实很不同,甘心乐意的奴隶是无望的,..
“若(如)”,连词;“还”,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还……”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多用于书面。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还”表示上述假设实现后,某种现象会继续存在或某种动作或行为会继续进行。
例如:..
“若是”,连词;“便”,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便……”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相当于“如果是”,表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便”,相当于“就”,承接上文,推出跟假设情况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
例如:
①不快跑若是对..
“若(如)”、“则”都是连词,配对构成“若(如)……则……”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则”,相当于“那么”,放在后边分句句首,承接上文的假设,申说后边的结果或结论。
用“若……则……..
“若是”,连词;“就”,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就……”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就”承接上文,表示结果自然会这样。
例如:
①他说今天许可借到一笔钱,若是借到了,他明后天就要上船到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