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关联短语,由连词“所以”加助词“之”构成,用在前边结果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提出某种结果,并暗示后面分句要说明原因;后边分句开头用“是”表示对某种原因的判断。
这种先果后因的结构形式,是判断句式的活用。一般用于书面。
例如: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毛泽东《实践论》)
②从前我们那些同志之所以向这些同志也大讲其“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一方面是没有分析对象,一方面就是为着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③她之所以痛恨她那旧主人,这也是一个原因。(茅盾《残冬》)
“之所以”还可以跟“因为、是因为、是由于、是为了、在于”等合用,组成“之所以……是因为……”等关联格式,表示因果关系。
【提示】
“之所以”有时用在主谓短语的主谓之间,不是表示词语、分句的逻辑关系,而是直接表示“……的原因”的意思。例如:
④他现在有点懂得林先生之所以被捕了。(茅盾《林家铺子》)“林先生之所以被捕”,是“林先生被捕的原因”的意思。
为您推荐
“若(如)”,连词;“也(亦)”,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也(亦)……”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如)”,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也(亦)”,表示类同,承接上文,说出另一种假设情况作类比,表示上文所述假设情况实现后将出现类..
“若”,连词;“总”,副词。
配对构成“若……总……”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总”表示无论如何结果必定是这样的。例如:
①这虽然近于劝人耐心做奴隶,而其实很不同,甘心乐意的奴隶是无望的,..
“若(如)”,连词;“还”,副词。
配对构成“若(如)……还……”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多用于书面。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还”表示上述假设实现后,某种现象会继续存在或某种动作或行为会继续进行。
例如:..
“若是”,连词;“便”,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便……”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相当于“如果是”,表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便”,相当于“就”,承接上文,推出跟假设情况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
例如:
①不快跑若是对..
“若(如)”、“则”都是连词,配对构成“若(如)……则……”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
“若(如)”,相当于“如果”,用于书面;“则”,相当于“那么”,放在后边分句句首,承接上文的假设,申说后边的结果或结论。
用“若……则……..
“若是”,连词;“就”,副词。
配对构成“若是……就……”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就”承接上文,表示结果自然会这样。
例如:
①他说今天许可借到一笔钱,若是借到了,他明后天就要上船到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