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部分是主体, 收入作者临写汉碑代表作之一《张迁碑》的完整内容, 全面展示作者对于该碑的研究、体会和心得, 特别是临写中如何在尊重、深入原碑的前提下, 展示个人的笔调、笔性、线性、线质等。第二部分收入作者以张迁碑笔意为主创作的数十幅新作, 体现了作者书法探索特别是隶属创作上的*新成就。本书不仅为当代中青年书家深入临写名碑名帖提供了一个样本, 也为广大书法学习者、研究者提供了一份值得参照和思考的资料。书籍特色
王金春,字推之,号菜根道人、山阴樵客。斋名洗心斋、半就斋、日损斋。祖籍江苏兴化,1962年5月生于江苏昆山。曾任昆山市文物管理所负责人、昆山市图书馆馆长、昆山市常委。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昆山市文联副主席、昆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昆山书画院画师。1981年参加昆山文化馆书法培训班学习,从程振旅先生习楷书和隶书,又先后拜陆家衡、庄希祖、张继、王学岭诸先生为师,得亲授。曾进修于青岛陈振濂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武汉简帛研究所、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创研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等,得陈振濂、言恭达、华人德、曾来德、刘文华、洪厚甜、赵山亭、汪永江诸先生指点。王金春,字推之,号菜根道人、山阴樵客。斋名洗心斋、半就斋、日损斋。祖籍江苏兴化,1962年5月生于江苏昆山。曾任昆山市文物管理所负责人、昆山市图书馆馆长、昆山市常委。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昆山市文联副主席、昆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昆山书画院画师。
1981年参加昆山文化馆书法培训班学习,从程振旅先生习楷书和隶书,又先后拜陆家衡、庄希祖、张继、王学岭诸先生为师,得亲授。曾进修于青岛陈振濂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武汉简帛研究所、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创研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等,得陈振濂、言恭达、华人德、曾来德、刘文华、洪厚甜、赵山亭、汪永江诸先生指点。
五体皆习。楷由唐人入,欧、褚、颜、柳均涉。后上溯北魏、二王、钟繇,又心仪当代瓦翁,曾试图将钟繇《荐季直表》与瓦翁小楷相融。行书初喜沈尹默,继攻米芾,又旁涉黄道周、苏轼等,一段时间迷于东瀛小坂奇石书风。近年转习《圣教序》《兰亭序》及右军手札。既神往蕴藉的帖派行书,又喜作朴拙的碑性行书,随时而迁,适性而定。隶初习端庄秀逸之《乙瑛碑》,继旁涉疏宕超逸之《石门颂》,率意质直之《苍山画像石题记》,方整古拙之《张迁碑》《鲜于璜碑》,疏瘦硬朗之《礼器碑》,宽博正大之《孟孝琚碑》《衡方碑》《郙阁颂》,倔强劲健之《西狭颂》,混沌朴素之《三老讳字忌日刻石》,超迈高古之《封龙山颂》等各类风格,尤以《张迁碑》用功*勤。兼习秦汉简牍帛隶书,自先秦至汉末多有涉猎,如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马王堆帛书、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武威汉简等。习隶主张以东汉碑刻为本,以秦汉简牍帛为辅,以清人隶书为鉴,并身体力行;篆书兼好小篆、金文和楚篆。小篆学秦刻石,汉《袁安》《袁敞》以及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折服吴昌硕。吴从《石鼓》来,故又学石鼓文。近年又喜临《秦诏版》《祀三公山碑》及齐白石书法等,婉通之外,尝试方折一路。金文于西周早、中、晚期诸名拓所临不下百余种,着力较多者为《毛公鼎》《散氏盘》《大盂鼎》《曶鼎》《颂壶》《虢季子白盘》《此簋》等。楚篆主习《郭店楚简》和《长沙子弹库帛书》。草书曾习《急就章》、智永《千字文》、孙过庭《书谱》以及黄庭坚、祝允明等人的作品,因殊乏草情,不敢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