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壬申初草册》作于嘉庆十七年,伊氏时年五十九岁,距其离世仅三年,算是极晚年的书作了。书法楷、行、草相间,结体略修长,不仅有颜真卿的筋骨,线条上更见韧性,笔、划间显露浓重的章草、隶书意味,古意盎然,确属晚年作品中的佳构。
书籍特色
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说: 伊秉绶是隶家正宗,康有为说他集分书之成,很对。其实,他的作品,无体不佳,一落笔就和别人家分出仙凡的界限来。 伊秉绶行书的奇逸浑厚与方正重拙的隶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伊氏行书于颜真卿《祭侄文稿》《送刘太冲序》用功*深,并于行笔中融入隶书的韵味,书风独具特色。《壬申初草册》作于嘉庆十七年,伊氏时年五十九岁,距其离世仅三年,算是极晚年的书作了。书法楷、行、草相间,结体略修长,不仅有颜真卿的筋骨,线条上更见韧性,笔、划间显露浓重的章草、隶书意味,古意盎然,确属晚年作品中的佳构。
作者简介
伊秉绶(一*四 一八一五),字组似,号墨卿、默庵,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清乾隆十九年出生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城关一个书香门第,其父伊朝栋历官刑部主事、御史、光禄寺卿。伊秉绶四体皆能,其书法融会秦汉碑碣,古朴浑厚,有 庙堂气 ,是清代碑学中隶书中兴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邓石如并称 南伊北邓 ,又与桂馥齐名。他将隶书的线条简单化,剔除了汉代隶书波折变化的部分,用笔圆浑,横平竖直,结体方正,毫不夸张,传递出质朴、重拙的意味。行楷书作品有颜真卿风神,博采广收,兼师百家,自抒己意,为时人瞩目。《国朝先正事略》云: 隶书愈大愈见其佳,有高古博大气象。 焦循《雕菰楼集》云: 公之起居言笑,蔼然君子儒也。时濡墨作隶书,如汉魏人旧迹。 梁章钜《退庵随笔》云: 伊墨卿、桂未谷出,始遥接汉隶真传。墨卿能脱汉隶而大之,愈大愈壮。 蒋宝龄《墨林今话》云: (伊秉绶)尤以篆隶名当代,秀劲古媚,独创一家,楷书亦入颜平原之室。 何绍基诗赞: 丈人八分出二篆,使墨如漆楮如简。行草亦无唐后法,悬崖溜雨弛荒藓。不将俗书薄文清,觑破天真关道眼。
为您推荐
内容简介▲ 该册通篇用笔凝练劲拔,既刚且韧,亦方亦圆。纵向笔画的收笔受《天发神谶碑》的影响,大量悬针,收笔飞白,多有石鼓文及钟鼎文的意趣。▲ 整篇结字趋于方正,上紧下松,字与字之间繁简有变,欹正互用,确能达到其自评的: 与..
内容简介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本社继*辑《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31本) 第25届 金牛杯 优秀图书银奖之后,现推出第二辑《历代名家书法珍品》(32本)。本套丛书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
内容简介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本社继*辑《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31本) 第25届 金牛杯 优秀图书银奖之后,现推出第二辑《历代名家书法珍品》(32本)。本套丛书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
内容简介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本社继*辑《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31本) 第25届 金牛杯 优秀图书银奖之后,现推出第二辑《历代名家书法珍品》(32本)。本套丛书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
内容简介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本社继*辑《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31本) 第25届 金牛杯 优秀图书银奖之后,现推出第二辑《历代名家书法珍品》(32本)。本套丛书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
内容简介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本社继*辑《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31本) 第25届 金牛杯 优秀图书银奖之后,现推出第二辑《历代名家书法珍品》(32本)。本套丛书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