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花笺上的书法《华翰品墨》,16开繁体竖排,是罗家伦珍藏的名家墨迹结集,收录蔡元培、于右任、白崇禧、钱锺书、胡适、顾颉刚等名家手札近百件,每件墨迹书法真性洒脱,花笺典雅古朴,并配有释文与注解,是书家与藏家不可多得的赏鉴珍品。明清至民国的数百年间,信笺制作繁荣至极。坊间的十竹斋、朵云轩、荣宝斋等等都是制笺名家,这些信笺玲珑纤巧,典雅古朴,刻画精美,染色砑光,饾版拱花,制工考究。如果能收到使用这样信笺书写的信札,无论任何人都会满心欢喜,赞叹不已,华翰一词就是对这种心境的 描述。
收藏欣赏名家的墨迹,尤其是把玩那些书写在优美华丽纸笺上,突显书者灵动飘逸书风的信笺早就被视为雅玩。郑逸梅先生曾收藏前至明朝王守仁,后至近代名流的信札近万通,并著书多卷,传后世,存墨韵。王树村先生则收藏花笺数千件,雅致精绝,亦著有专著,后世流芳。品读前人墨迹,体味文脉风骨,赏析华丽纸笺,感悟岁月传承。这就是《华翰品墨》的由来。
晴窗案头,翠竹荫里,沏一壶香茗,焚一炉梵香,展读一通前人书札。那墨迹真性洒脱,那花笺秀美轻盈,品味着前人的文墨风采、磊落襟怀。一时间时空静止,在茶香梵烟中,纯净心灵,忘却俗忧。
如果机缘不遇,不能一睹真迹,让我们翻开这本《华翰品墨》,那旧时名家的文采与率真,那尘封百年的笔墨与纸笺,追思怀古之风无不扑面而来,亦能涤心,亦能忘忧。正如宋人叶适诗云:“今日观来翰,如亲见古人”。
书籍特色
★ 16开平装,繁体竖排,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本书所收名人手扎:蔡元培、于右任、钱锺书、白崇禧、顾颉刚、陈独秀、胡适、丁文江、王云五、陈寅恪、朱绍良、冯友兰、徐悲鸿、傅斯年、张大千、凌叔华、台静农等
★ 笺纸书法以其书写者的书法底蕴及书写字体的随意,发乎情而止于书,表达出非凡的流畅与力道,是无意为之的 小品 ,更是才情与性情的双重记载
★ 本书从书法与笺纸欣赏的角度收录作品,是临池学书的珍贵范本和研究笺纸及书法历史的宝贵资料,也可作为收藏家们收藏的依据
★ 本书承载了巨大的信息容量,在题材上也几乎无所不包,是研究书写民国人物生平经历和当时社会精神风貌的珍贵文献
明清至民国的数百年间,信笺制作繁荣至极。坊间的十竹斋、朵云轩、荣宝斋等等都是制笺名家,这些信笺玲珑纤巧,典雅古朴,刻画精美,染色砑光,饾版拱花,制工考究。如果能收到使用这样信笺书写的信札,无论任何人都会满心欢喜,赞叹不已,华翰一词就是对这种心境的*好描述。
收藏欣赏名家的墨迹,尤其是把玩那些书写在优美华丽纸笺上,突显书者灵动飘逸书风的信笺早就被视为雅玩。郑逸梅先生曾收藏前至明朝王守仁,后至近代名流的信札近万通,并著书多卷,传后世,存墨韵。王树村先生则收藏笺纸数千件,雅致精绝,亦著有专著,后世流芳。品读前人墨迹,体味文脉风骨,赏析华丽纸笺,感悟岁月传承。这就是《华翰品墨》的由来。
晴窗案头,翠竹荫里,沏一壶香茗,焚一炉梵香,展读一通前人书札。那墨迹真性洒脱,那笺纸秀美轻盈,品味着前人的文墨风采、磊落襟怀。一时间时空静止,在茶香梵烟中,纯净心灵,忘却俗忧。
如果机缘不遇,不能一睹真迹,让我们翻开这本《华翰品墨》,那旧时名家的文采与率真,那尘封百年的笔墨与纸笺,追思怀古之风无不扑面而来,亦能涤心,亦能忘忧。正如宋人叶适诗云:“今日观来翰,如亲见古人”。
内容简介
信札笺纸之美近年来广泛受到关注,尤其是笺纸上的书法之美更加令人赞叹,笺纸书法以其书写者的书法底蕴及书写字体的随意,发乎情而止于书,表达出非凡的流畅与力道,是无意为之的“小品”,更是才情与性情的双重记载。本书从书法与笺纸欣赏的角度收录作品,是临池学书的珍贵范本和研究笺纸及书法历史的宝贵资料,也可作为收藏家们收藏的依据。不仅如此,此书还承载了巨大的信息容量,在题材上也几乎无所不包,是研究书写民国人物生平经历和当时社会精神风貌的珍贵文献。
书画艺术是中国国粹,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文化血脉。近百年中国跌宕起伏的岁月中,很多时代风云人物,留下了他们丰富的书法绘画作品,而书札尺牍则是众多书画作品中的奇葩。《华翰品墨》收录的墨迹足以使得当代读者在欣赏、研究、体会他们书法墨迹艺术的同时,从多个角度印证和求索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云。本书收入民国时名家的杰作,可作为研究他们足迹及思想文化传承的补充。每一通书札,几乎没有一个作者是为了纯粹展示书法而动墨,这样天然成趣的墨迹浑厚而洒脱,自然而平实。当年很多前辈也绝不会想到他们私下之间的通信、他们的日记、他们的记录半个多世纪后会公开亮相,这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读者在欣赏他们墨宝的同时,会更加了解到文化传承的光荣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