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共11章,内容包括西方建筑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的流行(1937~1949);近代的中国建筑师、建筑技术与管理机构等。书籍特色
★ 16开精装,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作者刘先觉(1931—2019),著名建筑学者和建筑教育家,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梁思成之弟子
★ 上半部分时间范围为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解放前,内容侧重于新建筑方式的发展与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过程
★ 下半部分时间范围为1949年建国后到20世纪末,内容侧重于新中国建筑发展过程、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成就。
★ 书中收入大量范例,以及照片与示意图,兼具专业性与资料性
友情提示:本书因年版久远,部分书页切口处有斑点,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全书时间线以1949年为界,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近代建筑艺术”,下篇“新中国建筑艺术”。下面分别就这两部分作简介:
【上篇“近代建筑艺术”】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内容,既包含传统建筑方式的延续与变化,旧城镇改造,也包括近代西方建筑方式的传入与发展,以及新兴城市的建设活动。在这一时期,传来了大量的西方建筑方式。新兴的西方建筑方式日益得到传播,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产生了严重挑战,并促使中国近代建筑逐步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从本质上讲,这一时期的建筑文化反映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也是中西建筑方式交融的过程。在这段时期,民族矛盾与社会矛盾非常突出,经济与政治形态变化很快,加上生力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所有这些因素终于打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戒规,使中国近代新建筑开始在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中逐步成长起来。它是一个混血儿,一诞生开始就具有异乎寻常的生命力;它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对解放后的新中国建筑事业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近代建筑艺术讨论的时间范围,主要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1949年解放以前,内容侧重于新建筑方式的发展与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过程。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近代新建筑的发展过程,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这是近代建筑发展的早期;第二阶段是从1912年到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这是近代建筑发展的盛期;第三阶段是从1937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近代建筑发展的后期。
【下篇“新中国建筑艺术”】
新中国的建筑艺术是在近代建筑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继承与革新的痕迹。由于建筑是物质与精神结合的创作成果,它必然要在原有建筑技术的基础上逐渐进步;在创作思想上也必然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既要满足经济的要求,也要符合一定的政治意图。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新中国建筑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动荡与变革,形成一种螺旋形上升的态势,为新中国建筑的发展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从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不论在创作体制方面,还是技术与材料的应用方面都已走向了国际舞台,在鼓励竞争的政策指导下,一批国际顶级建筑师已在中国设计了不少杰出的建筑作品,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本土建筑师的快速成长,这便使20世纪末的中国建筑作品大为改观,令人刮目相看,已远非50年前的建筑水平所能相比。这些在建筑创作与建筑技术上的巨大成就与快速发展已充分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也反映了新中国建筑师的进步。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许多城市进行了空前未有的规划与建设。不仅如此,还有一批新城市在新形势的促进下已拔地而起,为神州大地增加了新的亮点,广东的深圳、珠海,上海的浦东,新疆的石河子,四川的攀枝花,甘肃的山海关等新城市、新城区都已享誉世界。此外,北京的首都规划更是展现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宏图。
这一部分将就新中国建筑发展的过程、20世纪末的建筑特征、建筑师创作的倾向和典型建筑,以及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成就分别进行分析,时间范围在1949年建国后到20世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