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石湾陶塑的**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无论人物、动物或器皿,都致力于典型化的塑造,各种造型风格独具,较少雷同,达到“百物百形,千人千面”的艺术境界。**特色为胎壁厚釉层厚,目前釉色达近百种,这些釉色为石湾陶塑艺术增添了丰富的艺术美感。技法多样性为石湾陶塑的第三特色,体现在成型技法、造型技法、产品的施釉技术等多种不同层面的创作方法上,这里有对传统的继承延续和创新,而创新的部分则为石湾陶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石湾陶塑艺术经历了千百年的沉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6年,石湾陶塑技艺等6个项目入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湾陶塑技艺等8个项目入选广东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佛山石湾还获得“中国陶瓷名镇”、“陶艺文化之乡”、“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陶瓷名镇”等众多殊荣。由此可见,石湾陶塑正像燎原之火一样,其璀璨之光引领着佛山走向中国,引领着中国走向世界艺术之林。
书籍特色
《石湾陶塑》: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系列丛书,广东十大民间工艺作者简介
钟汝荣,1956年生于佛山石湾,祖籍广东肇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1981年和1994年分别就读于广翔美术学院雕塑系和中国画系研究生进修班。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美术陶瓷分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联谊会副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陶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佛山市禅城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佛山市工艺美术创作院副院长、佛山市工艺美术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美陶艺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广州大学客座教授、佛山市禅城区人大代表。
先后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地举办个人陶艺展、书画展。出版有《钟汝荣陶塑集》、《钟汝荣、冼艳芬陶艺作品集》及《钟汝荣画钟馗国两集》。有论文《广泛探索大胆尝试——略谈陶塑人物的创作》、《略论“中华之光”陶塑柱的创作理念》、《戏曲人陶之我见》和艺术评论文章发表于报刊。同时致力于将现代陶艺融入城市景观的探索和研究,运用陶材质创作室外大型装饰陶塑作品《中华之光》、《门神》、《风调雨顺》等。
2003年陶塑作品《乘龙钟馗》获“首届中国礼品设计大赛”金奖,《爷孙俩》获“中国陶瓷艺术展大师作品特别荣誉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淄博陶瓷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美术学院、佛山市博物馆、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等及个人收藏。
史鑫,1972年出生于山东青州。1988年参加工作,1994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从1997年起,先后在青州国税局、青州日报社、青州文学杂志社从事对外宣传与编辑工作,为《青州文学》发起人与创办人之一。2000年南下佛山,先后在《广东建设报·陶瓷周刊》、《中学生报》、玉龙盛世传播策划有限公司、《CHINA陶瓷》、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广东联络部、《中国建材报》等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编辑、策划等项工作。2004年受聘于某知名陶企,从事活动策划、广告宣传、营销培训、设计师渠道拓展等工作至今。
工作期间,分别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钟汝荣、留美陶艺家张温帙、现代陶艺家魏华等人进行专题报道。
自1991年起,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200余篇(首),入选文集10多种。
1999年,出版《一缕阳光》(与人编著),
2003年,出版《地中海之恋》(合著)。
2006年,出版诗集《史鑫诗选》。
现为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禅城区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