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交响曲-为22件弦乐器而作.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及逝世65周年而作

内容简介

简介   附盘  卓越网、淘宝网有售  第五交响曲名义上纪念鲁迅,以愤懑而压抑的弦乐音团和大提琴的深沉独白开始,是为慢板的**部分。音乐进入快板后,地方戏的伴奏音乐“绕弦”的核心动机加以交响性的多声部的叠加作为动力性的节奏背景,之后是大段落和大篇幅的来自地方戏音乐悲腔的散板式的旋律,加以层层展开推进。上述两个元素加以复调的大量对比和发展,组成交响性和戏剧性的长呼吸的整体布局,是为第二部分。尾声是用少见的倍大提琴的长呼吸的独白,再次深化哀悼和追思的情绪,并有强烈的爆发和沉重的凝思。作品把多声部赋格和多声部卡农大量地长篇幅地结合在一起,而它的音乐语言全部来自于传统的地方戏音乐。

书籍特色

《第五交响曲:为22件弦乐器而作、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及逝世65周年而作(作品40号)》:当代华人音乐经典。

作者简介

王西麟,1936年冬生于河南开封,祖籍山西稷山。1949年9月参军,加入解放军十一师文工团,在军中学习手风琴和铜管乐器的演奏,并自学乐理和乐队配器。1955年被保送至中央军委军乐指挥专科学校学习,1957年退伍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师从丁善德、刘庄、瞿维、陈铭志。在大学的最后两年,创作了弦乐四重奏(Op.1,1961)和第一交响曲(Op.2,1962)。1962年毕业后分配至中央广播交响乐团任驻团创作员。
1964年,王西麟因为批评当时的文艺政策而被下放山西,直到1978年才被调回北京,任职于北京歌舞团。《云南音诗》是其大学毕业后创作的第一个作品,18年后才得以问世,引起强烈反响,并于1981年获全国首届交响诗作品创作一等奖。此曲的终曲《火把节》备受听众欢迎,常被单独演出,迄今已在20多个国家60多个城市上演,是国内外演出最多的中国作品之一。
人生的经历影响王西麟的创作至深。《招魂——为女高音和交响乐队而作的哀歌》(Op.23,1986)是“作者由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招魂》、《天问》所产生的深切感触,表达了依然弥漫至今的似乎来自历史深处的游丝般的哀怨、呼唤和无边的愁苦”(王安国)。而《第三交响曲》(Op.26,1990)虽然是一部无标题作品,却被广泛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篇幅浩大的里程碑式的”的作品。在根据鲁迅小说《铸剑》创作的《黑衣人歌》(Op.28之1,1993)中,仅有的几次演出都由王西麟自己演唱,把它唱得神秘、豪放、潇洒,作曲和演唱把鲁迅这段中国现代文学中弥足珍贵的“天然歌词”诠释得淋漓尽致,是中国文学、艺术无与伦比的绝配。《第四交响曲》(Op.38,2000)、《第五交响曲》(Op.40,2001)、《第七交响曲》(Op.51,2007)都是充满了矛盾冲突,具有深刻的悲剧性、戏剧性和交响性的作品。
王西麟在国家改革开放后有机会接触到西方现代派风格的作品,他以坚毅的精神自学了勋伯格(A.Schoenberg)、巴托克(B.Bartok)、斯特拉文斯基(I.F.Strav.insky)、卢托斯拉夫斯基(w.Lu toslovski)、潘德列斯基(K.Penderecki)、约翰?亚当(John Adams)等人的音乐,毅然改变了自己的音乐语言和美学原则。1982年,他已将十二音技术运用于交响组曲《太行山印象》(Op.16)第四乐章《残碑》的低音线条中。在1985年献给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音诗二首》(Op.22)《动》和《吟》中,他对无调性语言的掌握已十分娴熟。1988年创作的《为钢琴和二十三件弦乐》(Op.25),以序列音乐原则为基础,结合了斯特拉文斯基(I.F.Stmvinsky)和梅西安(O.Messiaen)式的节奏手段;第三乐章更将序列技术与南方地区吹打音乐的节奏特征结合应用。2005年,此作在美国旧金山演出,受到圾大欢迎。1988年,王西麟开启了他对于潘德列斯基(K.Penderecki)技术的改造和运用,在《第三交响曲》(Op.26,1990)中尤为显著。1998年创作的《交响壁画三首——海的传奇》,见证了他有效地结合了约翰?亚当(John Adams)音块和简约派的技术。在他的近作《第六交响,曲》(Op.46,2004) 等,也可看到这两位作曲家的影响。但王西麟的成功,更在于他能把借来的技巧融于他自身的音乐语言中,以此去表达他所要述说的内容。
王西麟的作品不单受到国内听众的热爱,也得到西方音乐界的认同。如潘德列斯基高度评价其《第四交响曲》并写了推荐信:“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他的音乐建基于欧洲的先锋派技术和美学,它保持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澳大利亚国立音乐学院教授Jim cotter对《第四交响曲》也有以下评价:“这部作品是令人震惊的,其中传达的力量与激情是超乎任何期盼的。仅此一点,他就应被列入近五十年来国际作曲家们的前列,而这部作品可以被列入任何一个世纪的上乘作品的前列。”俄罗斯著名作曲家Sofia Gubaidolina对他的《四重奏》《铸剑二章》《黑衣人歌》作了以下的评价:“这是大师的作品,充满了戏剧性和交响性的矛盾冲突,喷发着激情的火焰。这样的音乐国际上也少有,因此是对世界音乐的重要的补充。”
迄今为止,他创作有交响曲7部,小提琴协奏曲、交响合唱、交响序曲、室内乐等不同体裁的作品50余部,影视作品40余部,音乐评论若干。举办过四次个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交响壁画三首——海的传奇》等三部作品获国家音乐作品一等奖,《第三交响乐》入选《二十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艺术歌曲《春雨》获国家一等奖。2007年,他被德国《MGG音乐大辞典?17卷》收录为中国作曲家条目。

为您推荐

《一八九五-二O一五-麒派唱腔琴谱集-纪念周信芳诞辰百二十周年》内容简介|作

内容简介  《麒派唱腔琴谱集:纪念周信芳诞辰百二十周年(1895-2015)》收编了京剧麒派艺术的创始人周信芳先生创作、演出的几十出经典剧目中的几十段优秀京剧唱段,这些唱段多年来广泛流传,脍炙人口,为方便广大京剧爱好者的..

《马派唱腔琴谱集-纪念马连良诞辰百一十周年(一九0一-二0一一)》内容简介|作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名派名家名段歌唱系列:马派唱腔琴谱集》作者李金铭先生和他的琴师呼少起先生痴迷马派艺术多年,他们利用三年多的业余时间,把马先生一生的重要代表剧..

《第五交响曲-为22件弦乐器而作.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及逝世65周年而作

内容简介简介   附盘  卓越网、淘宝网有售  第五交响曲名义上纪念鲁迅,以愤懑而压抑的弦乐音团和大提琴的深沉独白开始,是为慢板的**部分。音乐进入快板后,地方戏的伴奏音乐“绕弦”的核心动机加以交响性..

《1966-1978-嘹亮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优秀歌曲集-第6卷-(附1张MP3)》内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交响管乐作品精选-(附

内容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始创于1947年。1949年作为主力乐队参加新中国开国大典,首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52年经毛泽东主席提议扩编成立于北京。乐团现有各类专业人员36..

《一九二四-二0一九-何须信京胡伴奏琴谱集-纪念何顺信诞辰九十五周年-(卷上

内容简介  何顺信先生是著名京胡演奏大师、戏曲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与京剧大师张君秋合作几十年,其伴奏艺术炉火纯青,与表演艺术家的合作更臻妥帖,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何顺信京胡伴奏琴谱集(卷上)/名派名家名段歌唱..

《约瑟芬?铁伊推理全集(套装共8册)(逝世60周年纪念版)》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如果你仅仅知道阿加莎?克里斯蒂,那说明你只是侦破推理小说的初入门者,直到开始阅读约瑟芬?铁伊,你才有可能推开智力与人性的另一道门。 本套书结集了推理大师铁伊的全部经典作品,包括《时间的女儿》、《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