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鼹鼠之父——兹德内克•米莱尔(节选)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我国的八零后更熟悉《鼹鼠的故事》这一动画系列了。在那个还没有出现单词'萌'的年代,沉默寡言的小鼹鼠用它的可掬体态、好奇眼神和善良心肠,轻易俘获了无数小观众的心,成为了八零后集体回忆的重要部分。尽管如此,我们对鼹鼠背后的创作者兹德内克•米莱尔却了解不多。也许正像在他笔下藏匿于地洞中的鼹鼠,作为一个低调的创作者,他也喜欢把自己藏匿在作品之后。直到2011年11月30日,他去世于布拉格西南部的一家疗养院的消息,才重新把他带回了人们的视线中。
1921年2月21日,米莱尔出生于工业城市克拉德诺。毕业于布拉格工艺大学之后,他加入了动画大师吉力•唐卡的工作室,渐渐在动画业内打出了名堂。1954年,米莱尔也正是在那时被指派任务,要求拍一部向青少年展示裤子的制作过程的动画短片。米莱尔被这个创作概念所困扰,但他又不屑于抄袭当时流行的迪士尼画风来应付差事。一天在布拉格郊外的树林中散心时,他不小心被鼹丘绊倒,却得到了久违的灵感。于是,鼹鼠系列中的第一部动画短片《鼹鼠做裤子》诞生了。随着它拿下威尼斯影展的银狮奖,米莱尔一发不可收拾的好运也悄然到来,在接下来的四十多年中,他创作出五十部以鼹鼠为主角的动画短片,无论是时局更迭还是岁月变迁,都无法影响鼹鼠系列动画片在全球范围内的广受欢迎,米莱尔的一生也因此比许多其他的捷克艺术家来得更为平静安逸。
鼹鼠的故事
与其他几位捷克动画大师如唐卡、帕夫拉托娃或史云梅耶不同,米莱尔的《鼹鼠》系列中几乎从未涉及政治元素。与世无争的创作倾向,永远保持善意和童心的小故事,是《鼹鼠》系列广受欢迎的基本原因,而米莱尔将台词压缩到最少限度(Hello!),注重运用通俗简洁的动画技巧,则更进一步地让不同国家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轻易理解他的作品,并沉浸在那些诗意无穷的情境中。
不涉及政治元素,并不意味着《鼹鼠》系列对现实问题的忽视。身处捷克高速推进工业化的年代,社会生活的异化和自然环境的恶化,都让米莱尔生发出很多思考。在《鼹鼠与闹钟》里米莱尔借闹钟这一现代文明的产物,来思索自然文明与机械文明的差异,而《鼹鼠与鹰》中鼹鼠遍寻不到得以让受伤的小鹰歇息的树木,则是人类在城市化进程中面对的又一忧虑。然而即便在面对这些尖锐的现实冲突时,米莱尔也并未对工业化进程表现出决绝的对抗态度,也许在他看来,抵挡这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本质上于事无补。在《鼹鼠与推土机》中,鼹鼠和朋友们的家园遭到了推土机的侵入,这样的情境若在詹姆斯•卡梅隆或韦斯•安德森的处理下,定将变为一场钉子户勇斗拆迁办的精彩动作戏;然而在米莱尔这里,鼹鼠却仅仅是通过计谋改变了推土机的行进线路,从而保留了它苦心耕耘的一小片花园。这样的剧情处理也许带着些无奈和自嘲,却也的确是捷克民族性格的一种体现。
《鼹鼠》系列广受着全球观众的热爱,然而它的灵魂却始终根植在捷克的原野与森林中。正像那只鼹鼠虽曾游历沙漠,误入城市,在动物园里被关禁闭,甚至在现实生活中被钟爱它的NASA宇航员带进太空,然而经历一番折腾后,它最终总会回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森林中。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