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作品特点

书法


书法作品

李苦禅的书法与画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推崇'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李苦禅认为,中国写意画是写出来的,西洋画是画出来的,在这方面,中国比西方高出一筹。这表现在'融结果美'与'手段美'于一体,'融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于一体的变革。而书法与绘画相结合恰是这一变革的契机与关键。李苦禅说:'不懂书法艺术,不练书法,就不懂大写意和写意美学'。因而李苦禅在中国书法艺术之'画家字'方面独树一帜。李苦禅在数十年觅碑访帖之中自成朴雅、浑厚、风神、婉转的行草艺术。

绘画

李苦禅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技法,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有特色。有豪放,气势磅礴,形象鲜明的风格,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李苦禅用自己审美观点和表现手法,创造出许多艺术形象。李苦禅画花鸟,有一定写实的成分,不是对自然物象客观的描摹,是凝练后创造。随意中蕴含着朴拙之气,自然含蓄中蕴含阳刚之气。李苦禅的画幅越大越能自由挥洒。李苦禅晚年的作品达到了'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


荷花

'大'是李苦禅绘画显着的特点。如:巨幅《盛夏图》(荷花图),是用四幅丈二匹宣纸接成而画,面积达到22.04平方米。花如盆,叶如盖,梗如臂,盛开的荷花,山石,水鸟,组成了

庞大的画面。又如《墨竹图》:是用三张丈二匹宣纸拼接起来的巨幅。李苦禅作画喜欢用重墨,善用泼墨、焦墨,水墨晕章,用大笔画小幅作品。李苦禅谈笔墨时说'墨要厚才耐看。色也要当墨用,不论红还是绿都能达到墨分五色才厚'。如作品《劲节图》用笔凝重,别具一格。中国传统大写意画传统画法的布景层次较少,主要是一至二个层次。

李苦禅把山水画法的平远,高远之法,运用到花鸟画上,能达三四个层次。李苦禅利用了墨色的浓淡干湿、色彩的冷暖、黑白的相间来增加画面层次感,把观赏者的视线和感觉层层推向远方。如《盛夏图》,第一层是近岸,用浅赭石着色。第二层是用线和浓墨画茨菰、水草,第三层用淡墨画荷叶用红色画荷花。第四层是画面的画眼巨石和水鸟,第五层是举世后面的荷花,这样一层一层慢慢

递进。李苦禅的画境界平淡天真。如《绿雨清竹之乡》,描绘的是,在雨后的芭蕉叶下,几只四下张望的鸬鹚停住在浑厚朴拙的巨石上,神态各异,正在享受雨后的清新空气。鸬鹚头颈用朱色没骨画出,圆睁的双目使水鸟显得精神奕奕。四周景物围绕主题描绘,点明了鸬鹚的生存环境。笔墨自然,无矫揉造作,色彩单纯,造型简洁。又如《茨菇鹭鸶》,画中以江南水乡为背景,描写的是一只鹭鸶在大自然中悠然自得。李苦禅用粗朴、厚实的墨色画出芋叶、鹭鸶,用线条勾勒叶筋、水草。表现了江南的自然野趣。《荷塘翠鸟》图,一只翠鸟飞过微风轻拂的荷叶,露珠点点而落,在莲塘残叶之间,充满生机。


作品

李苦禅绘画选材独特,经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花、八哥、鸬鹚以及雄鹰等为题材作画。如《教子学飞翔》图,画了依附在老鹰背上、跃跃欲飞的鹰雏。方形眼眶,斧形的利嘴,强调鹰与雏的相对。斜三角的整体造型,向上飞去的整体动态。李苦禅画鹰多为'静态'的鹰,多为蹲视姿态。如《松鹰图》,数只雄鹰立于山颠,蓄势待发。

为您推荐

井士剑作品拍卖

1 1993年作我要飞越布面油画 60,000--80,000 - 2007-12-12 上海嘉泰拍卖有限公司 2 人体布面 10,000--20,000 24,200 2007-12-02 浙江中财拍卖有限公司 3 石榴布面 50,000--80,000 85,800 2007-12-02..

潘天寿主要作品

绘画作品品《露气》《雨后千山铁铸成》《记写雁荡山花》画册《潘天寿画集》、《潘天寿画选》《潘天寿画辑》、《潘天寿书画集》画史研究《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听天阁画谈随笔》、《顾恺之》《治印丛谈》、..

张晓刚作品行情

大家庭系列 《血缘——大家庭:全家福2号》于1993年创作,是着名的《血缘——大家庭》系列的第二张作品,也是市场现存最早的此系列作品。本幅作品其以标准的一孩家庭为构图,画中婴儿的原型乃张晓刚的二哥,技法上虽然有着早..

赵望云主要作品

王克举获奖作品

1981年作品《汛》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北京)。 1984年作品《大海潮》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北京)。 1984年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晌饭)。 1985年烟台美术博物馆收藏作品《大海潮》。 王克举老师郊外创作 198..

草间弥生作品特色

草间弥生的创作被评论家归类到相当多的艺术派别,包含了女权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原生艺术(en:ArtBrut)、普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等。但在草间对自己的描述中,她仅是一位'精神病艺术家'(obsessiveartist)。从她的作..

德沃夏克作品赏析

第八交响曲 第八交响曲于1889年夏秋之间、当作者在他的维索卡乡间别墅时写出。在德沃夏克所有交响曲中,这一部的内容同他个人牵涉最多,也最独特。在这里,象《第七交响曲》中那般集中的激烈冲击和感伤的悬念,可说是荡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