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祖光仗义执言

吴祖光说:'为消费者仗义执言,无怨无悔。'

吴祖光,本世纪中国在国际上影响最大、最着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人之一。江苏常州人。着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曾在香港电影界任编导,是香港文化界和电影界的先导者。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祖光先生1935年扬名文坛,自幼有神童之称。二十岁在戏剧界和文学界已负盛名。祖光先生一生着述颇丰,有戏剧、散文、政论和书法集五十余部,主要代表作有《风雪夜归人》、《闯江湖》、《花为媒》、《三打陶三春》和《吴祖光选集》六卷本等。

门庭冷落有话难言

'他现在很惨,不能说话了。'吴祖光多年的邻居与好朋友和宝堂先生一见记者,就说了这样一句话。去看吴祖光先生时,他仍住在朝阳区东大桥的民宅里,和小女儿吴霜住在一起。这是一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北京居民楼房,楼道很窄,很暗。经过狭小的客厅和一间堆满了书的书房,我们见到了坐在轮椅上的吴祖光先生。头发全变白了,但脸色还很红润,眼睛明亮。吴老已不能说话,但精神还非常好,思维还很清晰,别人与他交谈,他能听懂意思。一名小阿姨正在喂他稀饭,记者向他问好,他用疑问的眼神看着记者。

'前几年他还能说话的时候,每天他的家里访客有数十人,电话铃声不断,而现在不能说话了,就没有人来找他了,就连过年过节看看他的人都很少。'和先生对这一状况颇有微词。'就因为他不能说话了,不能利用他了,就冷落这样一位可敬的老人?'和先生与吴老先生已是多年的朋友与邻居。对吴祖光当年与国贸中心的官司、前因后果,他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按吴祖光的原话来说,这纯粹是一场滑稽戏',官司的起因是吴祖光针对我国首例消费者名誉侵权案写的一篇随感文章引起的。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91年12月23日,两位年轻女顾客倪培璐、王颖在北京国贸中心所属惠康超级市场购物,遭到两名男服务员无端怀疑,并受到解衣、开包检查,查实无辜始放行。1992年5月,两位姑娘以惠康超级市场侵犯人格、损害名誉,向法院提起诉讼。同年11月18日,经法院调解,被告国贸中心向两位原告道歉,并补偿精神抚慰金二千元。原告撤诉此案告一段落。

当时,首都多家传媒对此案作了报道,吴祖光是在读了《红颜一怒为自尊》这一报道后,写了一篇题为《高档次的事业需要高素质的职工》的随感,发表在1991年6月27日《中华工商时报》。文章刊出后,国贸中心常年法律顾问韩小京曾致函吴祖光,称吴文'内容失实,判断错误,并且采用了辱骂性语言……是对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有关工作人员的侮辱,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声誉'。1992年12月,国贸中心以吴祖光侵害其名誉权向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立案受理。

'当时知道消息后,吴祖光感到非常惊奇,国贸中心对他的起诉竟发生在对两位少女侵权事实被确认之后,而且告状不去找发布消息的报纸,而找一个发表杂感的个人,实在令人费解。而韩小京的解释是他们有选择被告的权利',和先生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对于成为被告,吴祖光先生虽气愤,但绝无沮丧。他说‘社会需要人来伸张正义,当然也需要一部分人做出牺牲,为此,我愿意竭尽全力。’'

'吴老的夫人新凤霞平时挺怕事的,但这次却坚决站在吴祖光一边,她说这件事教育了她,做人就是要有正义感,并写了一篇《官商告百姓》声援祖光。'消息传出后,吴祖光家里电话不断,询问的,压惊的,鼓气的都有。1992年12月16日,吴祖光收到了朝阳区法院的传票。很快,不少律师上门请求为吴祖光免费打官司,甚至我国香港及加拿大也有人打电话来,并称已组织了律师团,希望能免费为吴祖光打官司。吴祖光一一谢绝,只请最早找上门的竞天律师事务所的彭学军、许橙做代理人,王耀庭做法律顾问。

漫长诉讼八方声援

1992年12月26日,吴祖光在昆仑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原先通知的记者只有十几位,结果来采访者达到七十余人之多。吴祖光认为'向我起诉竟发生于国贸中心已在朝阳区法院当堂知错任罚之后,其‘捞点便宜,挽回点面子’的用心更加显然。'并认为这件案子'造成了我的名誉及其他方面的重大损失,我保留向原告提出向我赔礼道歉消除恶劣影响并赔偿损失的权利。'在吴祖光后来的《'国贸'案结束感言》文章中,吴祖光写道:'在1993年12月29日一审结束时,我提出了这一反诉要求,法院接受了,同时收了反诉费用,而1995年又驳回,我出于主观的原因,主动永远结束了这场官司。'

法律顾问王耀庭也认为,国贸中心的指控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我国法律规定,侵害名誉权有四个构成要素:主观过错、客观行为、侵害后果、因果关系。吴先生的文章是篇评论随感,其中对国贸中心的某些做法和言行提出了批评和建议,从主观上没有损害他人名誉的问题。从客观上,吴先生所涉及的事件内容来自报道,作为读者没有义务查证报道事实,因此不存在捏造。至于侮辱性语言,吴先生是对国贸中心有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和话进行评论,因此也不构成诽谤。这样,侵害后果和因果关系也不存在。

而惠康事件的原告之一倪培璐知道国贸诉吴祖光后,写了一篇《我也写个始末》,发表在《中华工商时报》。文章不仅证实国贸中心的工作人员确实将她们推进仓库,而且使用了极不负责和侮辱性的语言。她说:'没有想到为了替我们说几句公道话,竟把吴先生牵扯在内,心中十分过意不去。如果吴老需要我们出庭作证,我们责无旁贷,不惜再上法庭,对簿公堂。'吴祖光闻讯后'欣慰',他认为,从这个角度说,他'得到了最有价值的东西——社会的理解'。

深受影响无怨无悔

这场官司从1992年底持续到1995年5月才完结。吴祖光女儿吴霜告诉记者,'由于这件案子牵涉的双方都比较引人注目,法院判哪一边都觉得不妥,因此一拖再拖。'中央也很重视这件事,不少中央领导都到吴祖光家慰问。'在三年的案子审判过程中,他一直没有后悔过,他曾经说过,为消费者仗义执言,无怨无悔。'吴霜告诉记者。

在案子处理期间,吴祖光曾五次筹划举行画展,但前四次都由于种种原因流产,最后才在军事博物馆举办成功。画展规模很大,占了几个大厅,展会很成功,不少人闻讯专程从各地赶过来。

在《'国贸'案结束感言》中,吴祖光回忆道,1995年5月12日下午两点,吴祖光带着小女儿吴霜走到朝阳区法院出席最后庭审。原告及原告律师都没来,审判长告诉他说:'可能是由于天在下雨、路远,或者堵车的原因,所以原告不能及时赶到,但是我们不等了。'审判书有五页,只用了二十分钟,审判长就宣读完毕,官司落下帷幕。'最后庭审宣判时特紧张,但知道自己赢了后,吴祖光却一句话都没说。'吴霜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有关方面当时特烦媒体的参与,因此这次没有事先宣传。'中央电视台是第一个知道的

为您推荐

吴祖光领袖姻亲

尘世沧桑,百年一瞬。由于种种原因历史的真实常常会风消云散,需要后人补写。世人有所不知,90年前,毛泽东与这个吴氏家族曾有过一段很深的缘。 1919年,五四运动浪潮席卷全国,12月18日,26岁的青年毛泽东作为'驱逐湖南军阀张敬..

吴祖光往事略集

'二流堂'奇冤 对于自己的际遇,吴祖光在生前也有过检视和回忆。'二流堂'是他无法摆脱的创伤记忆。 1913年出生的画家黄苗子,80年代末旅居澳州近十年,担任昆士兰格里菲斯大学客座教授,他是二流堂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他在北..

吴祖光家庭成员

妻子凤霞 诞辰:1927年1月26日,农历丙寅年十二月廿三日 吴祖光与妻子凤霞 逝世:1998年4月12日,农历戊寅年三月十六日 评剧青衣、花旦。原名杨淑敏。天津人。中共党员。6岁学京剧,12岁学评剧,14岁任主演。1949年后历任北京..

吴祖光作品

吴祖光人物经历

青年时吴祖光 吴祖光的祖籍是江苏省武进县。一九一七年四月出生于北京。父亲吴瀛是做官的,但以诗、文、书、画闻名,又是一位文物鉴赏家。家庭的文化氛围给少年吴祖光以一定的熏陶和影响。在中学读书时,他不仅初试文学习..

杨凤一人物荣誉

1988年获首届北京市青年戏曲演员调演优秀表演奖。 1995年主演《夕鹤》获中国第四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 1995年获首届洪雪飞艺术基金奖。 1996年昆剧《偶人记》获新剧目调演优秀表演奖。 2006年3月,意大利中部文化..

蒋山青人物评价

魅力 蒋山青是一个有着深厚传统基础且不断努力创新实践,在学术上取得突出成就,并在法英美和意大利等欧美地区受到关注的当代水墨画家,他的作品抛弃了对自然物象的简单模仿,仅以艺术最基本的元语言——线条和色彩直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