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由于种种原因,正处于艺术人生巅峰时期的张建敏,毅然选择离开了充满掌声和鲜花的绚丽舞台,来到了曾经培养她的母校——金华艺术学校,担任副校长。
2004年4月,张建敏被任命为金华艺术学校的校长,这是她人生面临的一次新的挑战,张建敏备感压力。当时的学校正处于困境,老师们连吃饭都成问题。那时候,学校只有20多个学生,为了扭亏为盈,张建敏带领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自己埋头苦干,不计报酬,不拿岗位津贴,不发加班费、课时费。一方面她努力向上级反映学校状况,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利用社会力量,组织师生对外演出,在填补学校亏空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演出平台。这样的状况持续了5年,学校的局面才逐渐好转。而等学校有了盈利之后,张建敏又把所有的钱用在了增添教学设备上。
学校是在原婺剧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占地面积仅3.4亩,校舍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随着近几年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教室、寝室与教师的办公室均在同一栋楼。为了解决校舍问题,张建敏不辞辛劳,四处奔波,终于得到了解决。2010年,金华市政府决定把原金华五中的校舍作为艺术学校的办学场地。
在张建敏的带领下,2010年,学校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传承教学基地。2014年,金华艺术学校婺剧专业被评为市级重点专业,婺剧传承基地被评为省市级实训基地。婺剧专业作为金华艺校的品牌专业,为省内外艺术团体和各级艺术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尽管在行政岗位上工作繁忙,但张建敏还是把自己对婺剧艺术的满腔热爱,倾注在对未来一代的培养上。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可以来学婺剧,张建敏提出了免费培养婺剧学生的想法。2009年,金华艺术学校与义乌市政府、义乌婺剧团合作,免费为义乌婺剧团培养婺剧人才40名,学制6年,2009年和2010年各招收20名学生。这是迄今为止首次免费培养婺剧专业学生,对推动婺剧的传承和弘扬具有深远的意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04年以来,学校婺剧专业共获得了42个省级和国家级中国戏曲'小梅花'金奖。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